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惠愛橋

鎖定
愛橋別名金肅門橋,俗稱舊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惠愛路的西門江上。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0年),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時曾毀於大火,清宣統元年(1909年),時任廉州知府的李經野捐出了一年的俸祿並號召鄉紳捐款重修,在清宣統三年(1911年)落成現橋。 [2]  [4] 
惠愛橋的橋樑結構和設計獨具匠心。惠愛橋為東西走向,為三鉸拱人字架結構,拱腳支撐在兩岸石砌的欖核形橋墩幄上,橋墩旁還設有磚砌弧拱式泄水孔,橋全部為木質結構。惠愛橋在當時屬先進木結構橋樑建設之一,對橋樑建築科學現仍有重要研究價值。 [1] 
2013年3月5日,惠愛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惠愛橋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惠愛路西門江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惠愛橋歷史沿革

惠愛橋,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0年)。
崇禎八年(1635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惠愛橋多次重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惠愛橋毀於大火。
清宣統元年(1909年),時任廉州知府的李經野捐出了一年的俸祿並號召鄉紳捐款重修。
清宣統三年(1911年),落成現橋。 [2]  [4] 

惠愛橋建築格局

惠愛橋由當地工匠蔣邑雍設計並組織施工。橋長36米,寬2.75米,台距18.4米,橋面至橋頂高5.64米。橋身全部用印尼產的坤甸木建成,結構形式為三鉸拱(設有下弦拉桿人字架),拱腳支承在兩岸石砌的欖核形橋墩上。橋墩旁還設有磚砌弧拱式泄水孔。 [4] 

惠愛橋建築特色

惠愛橋
惠愛橋(3張)
惠愛橋在建造之初,只有跨中的上下節點及拱腳節點設角鋼夾板,其餘部分均無任何鐵器,民國年間才在其他受力點加角鋼夾板。橋的上部是用四根方木構成兩個人字架,人字架的頂端各銜咬一根垂直下墜的木樁,形成兩個並列三鉸拱。木橋的接合採用燕尾榫、方榫等技術,不用一枚鐵釘。考慮到木橋建成後採取的保護措施,在人字梁頂節點旁和中間吊杆頂部都鑿有方形盛油孔,倒入生桐油使油滲入木頭防裂防腐;再在橋頂覆蓋綠色玻璃瓦,以防雨水從主杆件上端滲入。惠愛橋外觀渾厚古樸,設計巧妙科學。 [1]  [4] 

惠愛橋歷史文化

明朝時期,當地文人雅士將“合浦曉霞、廉山時雨、三洞天光、五池雲影、古寺靈鍾、石橋仙艇、海角春風、冠頭秋霽”評為廉陽八景,名稱於世,惠愛橋列為其一。
惠愛橋因李經野惠愛百姓而得名,可是在正式得名之前,它曾有過六度改名的歷史。最初在修建時稱為永濟橋,建於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到了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何御任廉州知府,在永濟橋上修建了一座門樓並在上面刻匾題寫橋名為“永濟”。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何御擴建廉州城,將西門擴大,西門外原是處決犯人的地方,又因秋天天氣肅殺,故將西門稱為金肅門,因此永濟橋又稱金肅橋,這是惠愛橋的第二個名字。
後來,有一位講究風水的知府到任,認為橋建在肅殺的西門,於風水有礙,於是下令將橋拆除,另在上游修建新橋,稱為上新橋,惠愛橋三易其名。
之後,又有一位知府到任,認為橋建於府城的西北角,在八卦中屬於死門,不利於仕途。因此,這位知府在原址上按原規模重新修建一座橋,取名“舊橋”,取修在原址之義,惠愛橋四度改名。
後來,隨着廉州古城的多次修建和擴建,惠愛橋一度被稱為西門橋。在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惠愛橋原橋毀於火焚,經過重修,因李經野而取名“惠愛橋”,至此正式定名。
抗日戰爭期間,陳銘樞將軍領導十九路軍發起了淞滬抗戰,北海、合浦人民紛紛聲援,為抗日戰爭而捐款。後來,為回報家鄉人民為十九路軍的援助,陳銘樞將軍個人出資,重修惠愛橋。惠愛橋重修工程落成後,為表示抗日救亡的決心和團結抗日的氣節,當時的合浦縣政府將惠愛橋更名為“民族橋”,民族橋成為惠愛橋的第六個名字。 [2] 

惠愛橋文物價值

惠愛橋是清末合浦工匠創造發明的中國本土桁架橋,在當時屬先進木結構橋樑建設之一,對橋樑建築科學現仍有重要研究價值。 [1] 

惠愛橋文物保護

1994年,惠愛橋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4] 
2013年3月5日,惠愛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惠愛橋旅遊信息

惠愛橋地理位置

惠愛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惠愛路的西門江上。

惠愛橋開放時間

全天。

惠愛橋門票價格

免費。

惠愛橋交通信息

從合浦縣人民政府步行160米到縣政府公交站台乘坐合浦2路,到印象台北站下車,步行960米至惠愛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