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Huizhou University
收藏
0有用+1
0
惠州学院(Huizhou University,HZU)为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属本科高校和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第二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 [11]
惠州学院创办于1946年,学校前身粤秀中学迁至惠阳丰湖书院,后改办为“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惠州教育学院、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基础上,成立专科层次的“惠州大学”。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惠州学院"。 [21]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占地约2422亩;馆藏图书(含电子文献)达448.01万册(件);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007名,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 [11]截至2023年12月,总建筑面积为44.84万平方米。 [40]
创办时间
1946年
主管部门
广东省人民政府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惠州学院
外文名
Huizhou University
简    称
HZU [22]
所在地
广东省惠州市
创办时间
1946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省市共建本科高校(2016年)
主管部门
广东省人民政府
现任领导
彭永宏(党委书记)王胜(院长)
本科专业
58个(截至2025年6月)
院系设置
19个二级学院(截至2025年6月)
校    训
阆苑储英,人竞向学
校    歌
《惠州学院校歌》
地    址
广东省惠州市演达大道46号
院校代码
10577
占地面积
2422 亩 [40](截至2025年6月)
教职工数量
1007名(截至2025年6月)
学生数量
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截至2025年6月)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学校前身

  • 惠州师范专科学校
校史沿革
1946年,学校前身粤秀中学迁至惠阳丰湖书院,改办为广东省立惠州师范颂奔讲学校。
1950年,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更名为危葛炒 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1959年,广东惠州师范学校更名为 惠阳师范学校。
1963年, 惠阳师范学校更名为 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1965年,广东惠州师范学校更名为 广东惠阳师范学校。
1970年,与广东耕读师范学院合并,更名为 惠阳地区师范学校。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 [21]
  • 西北纺织工学院惠州分院
1985年,旭日服装学校创建。
1987年8月,更名为西戏戒劝北纺织工学院惠州分部。
1988年7月,更名为西北纺织工学院惠州分院。 [21]
  • 惠州教育学院
1963年,惠州地区悼叠纸拜教师进修学校创建。
1980年1月,更名为惠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4月,更名为惠州教育学院。 [21]

合并组建

  • 惠州大学
1992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三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筹办“惠州大学”删体拒,并在惠州市区河南岸马庄征地150万平方米用作新校区建设用地。
1993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惠赠榆捉州教育学院、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基础上,正式成立“惠州大学”。 [24]
  • 惠州学院
2000年3月,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投票通过,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惠州学院”。 [24]
2016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与惠州市签署省市共建惠州学院的协议。 [25]
2017年6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惠州学院入选。 [28]
2020年1月,惠州学院增选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31]
2021年8月,惠州学院尝放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签署协议共建惠州市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34]
202道充2年12月,惠州学院与惠州日报社共建惠州学院数字新媒体产业学院 [26]
2024年3月22日,入选广东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高校。 [38]4月13日,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 [39]5月29日,惠州学院举行未来视听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同时举行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 [41]10月24日,惠州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揭牌成立。 [47]11月7日,惠州学院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大会举 [48]
2025年4月17日,惠州学院第六届IT人才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论坛暨AI+产业协同发展大会上,惠州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50]

地理位置

播报
编辑
惠州市惠城区演达大道46号。
惠州学院
图册参考资料 [51-52]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 [40]
惠州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功能材料、物理学(师范)
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地理科学(师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审计学
风景园林、建筑学、土木工程
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中外合作办学)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应用统计学
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园林
体育教育(师范)
英语(师范)、日语
汉语言文学(师范)、网络与新媒体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服装表演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
历史学(师范)、法学、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参考资料: [7] [46]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省重点学科6个。 [11]
序号
学科名称
类别
立项时间
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
2018年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
2018年
3
教育学
一级
2021年
4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二级
2016年
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二级
2017年
6
应用化学
二级
2017年
参考资料: [12]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57名,,其中教授91名、副教授233名;博士500名,博士占比49.65%;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拔尖人才29名;在职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8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南粤优秀教师”8名、“天鹅计划”领军人物1名、惠州市拔尖人才6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名、“双师双能型”教师371人。聘请了47名港澳台籍教师为我校专任教师、聘请了来自英美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7名。 [11] [40]
职级职称
名 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
南粤优秀教师
许玩宏、郦伟、陈益智、肖向明、刘国聪、李浩、王海青、徐宁 [10]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肖向明 [4]、张敏、郦伟 [9]、潘庆年 [19]
广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动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中国史教学团队、无机化学课程群团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建筑历史与建筑设计教学团队、中国文学教学团队、英语教育教学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内衣数字技术教学团队、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团队 [17]
广东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建筑历史与建筑设计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23]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省级各类优势专业32个;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学基地15个(国家级1个,省级14个)、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7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课1门,省级课程77门,包括省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高校创新创业金课1门,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优质课程35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 [40]
截至2025年6月,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4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省优秀教学团队,获国家级、省级以上优质课程近100门。 [11]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类 别
专业名单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旅游管理 [5]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汉语言文学
物流管理
生物科学
应用化学
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学
音乐学
法学
学前教育
英语
生物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土木工程
- [3] [5]
类 型
项目名称
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生物科学
应用化学
物流管理
汉语言文学
旅游管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广播电视学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惠州学院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内衣面料图案创意应用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
高危害重金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及在环境生态中的迁移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基于行业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数学应用拓展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
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服装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学与信息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播电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功能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惠州学院-罗浮山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旅游实践教育中心
嵌入式系统应用与设计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惠民社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西藏朗县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基地
惠州学院-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索尼精密
住润电装
住润电线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元点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公益法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大学生生物实践教育基地
惠州学院-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大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惠州学院-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财会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惠州学院-澳宝化妆品(惠州)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 [20]
专业类型
名 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 [20]
省级特色专业
建筑学、软件工程、音乐表演、物流管理、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审计学、英语(师范)、音乐学、学前教育、法学、生物技术、土木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历史学
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 [23]
精品课程
类 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资源课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新媒体概论、数据库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高等代数、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初等数学研究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诗歌导读、老房子的故事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运动解剖学、植物学、物理化学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钢琴即兴伴奏、人力资源管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概论、数字逻辑原理应用与发明、建筑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钢琴即兴伴奏、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数学、微生物学、建筑设计基础、服装数字化技术CAPD、高等代数、新媒体概论、地方立法学、历史教学论、数据库系统、司法社会工作、生活美学、自动控制原理、数学分析、遗传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家具设计、外国文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植物生理学、电脑图形处理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物理、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音乐教学论 [16] [23]
教学成果
截至20025年6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 [11]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40]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2021-2022学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23]截至2023年4月,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2012-2022年)总榜单前300”中,居全国第220位、广东省第10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广东省第1位。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100”中,居全国第26位、广东省第2位。 [11]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2个,其中创新训练项目31个,创业项目1个;立项建设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4个,其中创新训练项目77个,创业项目1个。 [40]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服务城市创新发展的地方高校工科类专业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地方高校“双进双培”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水土交融”理念的大土木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高校集群发展模式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工作室建设的“四维一体”卓越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学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与策略研究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四高”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U-G-S模式下县区初中数学教研结合、以研促教的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本文化引领的高职创新创业“双精准”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现代学徒制“三融合、一贯通、三进阶”建筑类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研制与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广协同、深融合”的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应用型音乐人才“三五协同、师生共进”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双转型三融入四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产教深度融合的服装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资料: [18]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同美、日、俄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近5年与14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承担社会委托项目609项,获经费1.21亿元;组建7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企业与乡村振兴,学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05件。 [11]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各类科研创新平台44个(含国际合作平台1个、院士平台2个、省厅级平台19个、市级科平台22个);高校创新团队37个。 [11]
类 别
名 称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14]
广东省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省荔枝与龙眼科技创新中心 [14]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特色农产品质量
广东省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服装与服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离子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惠州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35]
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阻燃金属功能纺织品及防护服应用创新团队
海洋贝类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创新团队
广东省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
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科研创新团队
先进材料涂层与表界面技术开发团队 [13]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
离子治疗癌症肿瘤装置 [13]
广东省社会学界联合会科研平台
惠州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惠州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惠州学院法治建设与公共决策研究中心 [14]
厅级科研平台
介质材料与器件封装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评价研究院
先进材料表界面工程技术中心
服装三维数字智能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广东省服装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14]
惠州市级科研平台
惠州市精密制造与先进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南药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城乡融合战略研究基地
惠州市中日韩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
惠州美育教育研究中心
惠州市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惠州市社会治理研究与评估中心
大湾区健康地理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惠州市光电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惠州学院·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联合研究院
惠州市LED光生物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精细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无线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重离子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电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地下结构非开挖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惠州市先进涂层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图像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新型纺织面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14]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187项(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407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突破1亿元;获国内外专利授权894件(含中国发明专利231件、美国专利授权2件);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3项。 [40]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近5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86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54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1.11亿元;获中国国内外专利授权467件(含中国发明专利169件、国外专利授权5件),实现专利转化42件;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21项;承担社会委托项目609项,获经费1.21亿元;学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05件,其中3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8件获市领导批示。 [11]
科研获奖
项 目
获奖类别
基于RFID的服装智能店铺应用研究
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0]
金属功能纤维与制品关键技术及多领域产业化应用
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3]
精密设备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
2019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2]
著作《一切权力归农会——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9]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分析维度和变迁趋势
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6]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含电子文献)达313.2万册(件),纸质图书210.8万册(件)(各类印刷型文献),2023年新增纸质图书21348册,生均纸质图书101.72册;拥有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102.4万册,电子期刊114.74万册,学位论文986.23万册,音视频30234小时。 [40] [53]
  • 学术期刊
惠州学院学报》设有“石油能源新材料产业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惠州研究、东江文化研究、丰湖论法、丰湖教育论坛、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特色栏目,学报先后获第二届广东高校学报三等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惠州研究”和“东江文化研究”栏目先后被评为“特色栏目”。 [15]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主体为校名英文“HuizhouUniversity”首写字母“H”、“U”,“H”呈书本状,象征学问、智慧,“U”呈玉璧状,以玉象征美德、道义,两者结合,寓意“德才兼备,文以载道”;主体环绕两同心圆环,两环之间置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惠州学院”居上半部分,字体为苏轼书法集字,英文校名“HuizhouUniversity”居下半部分,字体为大写的方正大黑简体字。校徽专用色为“丰湖青”:C100.M20.Y40.K0。 [1]
  •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为3:2,白底青标(“丰湖青”:C100.M20.Y40.K0),旗帜图标居中央,旗帜图标为校徽与中英文校名“惠州学院”、“Huizhou University”的左右标准组合,校徽直径与旗帜底宽之比为8:25。常用规格:一号旗:288cm*192cm二号旗:240cm*160cm三号旗:192cm*128cm 四号旗:144cm*96cm五号旗:96cm*46cm。 [1]

精神文化

  • 校训
敦重明辨、求真致用。
敦重。学校1921年发源于粤秀书院,1946年发展于丰湖书院。清代,惠州知府伊秉绶以“国家尊崇正学”,大规模修建丰湖书院。在院内大堂壁上题隶书“敦重”二字,并款识如下:“人需厚重也,重则威仪整,学问固。所以语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之谓乎。余故于厅内题‘敦重’二字以铭之”。
明辨。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强调为学之要在广博、勤勉、起疑、慎思、辨析与践行,取明辨以概括之。因为要明辨,须立足于博学、审问、慎思之功力。
求真。语出《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礼记·中庸》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含求真求是,信实不欺之义,这是教育的根本。
致用。语出《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强调知行合一,学用互摄。实践出真知,弘道向学,皈依在此。
“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意在弘扬丰湖书院传统,光大“敦重”之训导,强调为人与为学相统一,人文与科学相融汇,知与行相印证。提倡惠州学院人应该有的精神,即庄重朴实、慎思明辨、求真求是、学以致用的精神。校训书法专用字体为苏轼书迹集字。 [1]
  • 校庆日
校庆日为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22]
  • 校歌
《奔向未来》
由中文系集体作词、李彦作曲
1.情牵东江爱,罗浮入襟怀,丰湖书院今犹在,学子领风采,梦想插上翅膀,青春挥洒豪迈,传承薪火当道义,志存高远义澎湃,啊,阆苑储英,人竞向学,踏浪南海,奔向未来,啊,阆苑储英,人竞向学,踏浪南海,奔向未来。
2.金山燕城外,蓬瀛桃李开,不拘一格育人才,学子遍四海,理想扬起风帆,笔墨演绎精彩,书海泛舟听风雨,心系天下大气概,啊,阆苑储英,人竞向学,踏浪南海,奔向未来,啊,阆苑储英,人竞向学,踏浪南海,奔向未来。惠州学院 [22]
校歌

学校领导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惠州学院现任领导
职 务
姓 名
党委书记
院 长、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刘国栋郑文、魏晓慧
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惠州学院监察专员
张硕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6] [37]

历任领导

(截至2025年月)
师范学校时期
学校名称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
钟国鑫
校 长
1946.2—1949.10
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容 克
校 长
1949.10—1950.2
苗致信
校 长
1950.2—1951秋
周大洲
主任委员
1951秋—1952.8
傅 明
校 长
1952.9—1956秋
张 韬
校 长
1956秋—1958.7
惠阳师范学校
黄 民
校 长
1959.8—1961
王宜群
支部书记兼副校长
1961—1962
黄贻嘉
校 长
1962.9—1964
石 平
校 长
1964—1968.7
惠阳师范学校、惠阳地区师范学校
刘富贵
革委会主任
1968.12—1971.8
惠阳地区师范学校
黄 光
校 长
1971.8—1975.7
张文风
党委书记兼校长
1975.8—1978.12
参考资料: [2]
惠阳师专时期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张文风
校长、党委书记
1978.12-1982.8
任 洪
党委书记、校长
1982.6-1984.6
程 亮
院长(进修学院)
1980.1-1983.1
凌锡澄
党委书记(学院)
1983.2-1984.8
党委书记、校长
1984.8-1986.4
曾铁元
党委书记、院长、校长
1984.8-1992.11
陈优生
党委书记
1986.10-1994.7
参考资料: [2]
惠州大学时期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陈优生
党委书记
1986.10-1994.7
黄石生
校长、党委副书记
1994.7-2001.4
参考资料: [2]
惠州学院时期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陈优生
临时党委书记
1994.7-2000.9
刘卫国
临时党委书记
2002.12-2003.11
党委书记
2003.11-2006.7
张岳恒
院长
2001.4-2008.4
李秀峰
党委书记
2006.11-2011.1
杨海涛
院长
2008.4-2011.1
党委书记
2011.1-2015.4
刘晟
党委书记
2015.04—2018.03
参考资料: [2]

校友情况

播报
编辑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时 间
荣誉奖项
-
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45]
-
第二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45]
-
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 [45]
2019年
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43]
2021年
获批省“三全育人”试点建设单位、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44]
2023年
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42]
2025年1月17日
入选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49]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六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住宿费1500元/年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远(超3公里)
3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