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情報檢索

鎖定
情報檢索指從存貯的情報中,為用户查找、選擇所需情報資料的工作。這一術語,由美國情報檢索專家穆爾斯(Mooers)於1950年首先提出。他指出,把情報檢索看作時間性的通信,即發信者發出信號後,並不立即傳給收信者,而是存貯起來,供日後某個時刻收信者發出提問信號,再將所需情報傳遞給收信者,它與即時的點與點之間的通信相區別。因此,情報檢索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存貯,即把大量的情報資料加以科學組織,使之成為有序化的文摘、索引等檢索工具;二是檢索,即運用已組織好的各種檢索工具查找出用户所需情報。存貯與檢索是相互依存的,存貯是為了檢索利用,沒有存貯,檢索利用就無法進行,而不檢索利用,存貯也就失去意義。情報檢索的基本功能,就是解決文獻量龐大與用户情報信息需求利用的特定性矛盾。情報檢索起源於文獻檢索,早期的情報檢索就是指文獻檢索。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的新技術在圖書情報工作中的應用,使情報檢索已發展成為計算機信息處理的分支學科。其檢索類型不僅有文獻檢索,還包括數據檢索、事實檢索等,而文獻檢索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情報檢索。情報檢索的技術手段有手工檢索和機械檢索。手工檢索是指利用印刷型檢索工具進行的情報檢索;機械檢索主要指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的情報檢索。計算機情報檢索是情報檢索的必然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的情報檢索正在從原先單純的手工檢索向機械檢索過渡。參見“文獻檢索”、“數據檢索”、“事實檢索”。 [1] 
中文名
情報檢索
外文名
Information Retrieval
釋    義
從存貯的情報中,為用户查找、選擇所需情報資料的工作
提出時間
1950年
提出者
穆爾斯

目錄

情報檢索目的

它又稱為“情報存貯與檢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rtrieval)。對於情報用户來説,情報檢索僅指過程的後一部分,即情報(信息)的查找過程(Information Retrieval)。情報檢索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特定的情報需求和滿足情報用户的需要。它根據檢索(查找)對象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文獻檢索、事實檢索和數據檢索。
指知識的有序化識別和查找的過程。雖然情報的查找早就萌芽於圖書館的參考工作,但“情報檢索”一詞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才出現。它是現代記錄下來的知識急劇增長而需要給以合理的存儲、人們查尋的着眼點更多地指向包含在文獻中的情報而不是文獻本身,以及電子計算機應用到圖書情報工作中來使人們擁有強有力的情報處理手段而導致出現的新名詞。因此,廣義的情報檢索包括情報的存儲與檢索,而狹義的情報檢索僅指後者。

情報檢索分類

情報檢索按其存儲與檢索的對象──不同類型的情報而分為:①書目檢索,例如“有關海底隧道有些什麼文獻?”(見文獻檢索);②事實檢索,例如“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是哪一條?”;③數值檢索,例如“某海底隧道有多長?”;④文獻全文檢索,所檢索出來的是有關文獻的全文,可能答例如“某文獻全文中有哪些句子提到了海底隧道?”的問題。
按其情報存儲的載體和實現查找的技術手段,情報檢索可分為:①手工檢索,即通過檢索者對印刷型的檢索工具進行手翻、眼看、腦子作出判斷而進行的。這種檢索方式的優點是檢索者可以邊查邊思考,隨時修改檢索策略。缺點是效率低。②機械檢索,即利用探針或檢索器件,對代表檢索標識的穿孔卡片進行選取。這種機械的掃描大大提高了檢索效率。③光電檢索,即把檢索標識變成黑白點矩陣或條形碼,存儲在縮微膠片(卷)上,利用光電效應, 通過檢索機進行查找。 ④計算機檢索,即把情報及其檢索標識轉換成電子計算機可以閲讀的二進制編碼,存儲在磁性載體上,由計算機根據程序進行查找與輸出。根據檢索者同計算機進行的不同通信方式,計算機檢索又可以分為脱機檢索、聯機檢索及多機網絡化檢索等。
情報檢索研究的範圍和內容,包括情報檢索理論、檢索語言、檢索系統、檢索策略及檢索服務等方面的研究。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