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情兼雅怨

鎖定
情兼雅怨(qíng jiān yǎ yuàn)是一個文化術語,由鍾嶸提出。 [1] 
中文名
情兼雅怨
提出者
鍾嶸

目錄

情兼雅怨解釋

詩歌既表達了詩人的怨苦情感,又不違背雅正的審美標準。這是南朝著名文學理論家鍾嶸(468?—518)提出的評判詩歌好壞的標準之一。鍾嶸從藝術角度評價曹植(192-232)的詩“情兼雅怨”,其意強調詩歌要抒發詩人內心的怨苦,但這種情感的宣泄一定要適度,符合雅正標準。對於“雅怨”的具體解釋,則存在不同看法:一種認為“雅怨”就是“雅正之怨”,重心在“怨”,説曹植的詩雖然抒發了受壓抑的怨苦,但詩風温厚平和,符合“雅”的要求;另一種認為“雅”“怨”是並立的概念,説曹植的詩同時兼有雅正與怨苦兩種藝術特點。不管哪種理解,鍾嶸的“情兼怨雅”説,既是對陸機“詩緣情”理論的發展,也是對傳統詩歌理論“發乎情,止乎禮義”所作的進一步説明。 [1] 

情兼雅怨示例

魏陳思王植詩,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羣。 (鍾嶸《詩品》) (魏陳思王曹植的詩可以溯源於《詩經》中的國風,格調氣魄極高,文采華麗繁茂,情感兼具雅正與怨苦,文采與內容統一,光輝燦爛超越古今,不與眾人為伍。)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國風》雖然描寫愛戀情慾,但是並不放縱;《小雅》雖有怨恨與批評,但並不煽動禍亂。至於屈原的《離騷》,可以説兼有《國風》和《小雅》的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