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悲歌

(劉天華二胡曲)

鎖定
《悲歌》又名《處世難》,為劉天華於1927年創作。大凡悲歌之類,往往情緒壓抑怨憤,音調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無淚難以名狀。但此曲卻非一般,它不是個人或家庭遭受什麼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充滿關切的“大悲大憤”,是劉天華內心情感強烈表露的產物。
中文名
悲歌
別    名
處事難
創作者
劉天華
創作時間
1927年

悲歌樂曲簡介

《悲歌》又名《處世難》,是劉天華創作於1927年的一首二胡曲。該曲是劉天華內心情感強烈表露的產物,是對時局的不滿,悲傷之情的展示,表達了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充滿關切的“大悲大憤”,但悲憤之餘,又深感報國無門,深深地包含了五四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無奈和劉天華本人的憤懣之情,是一首悲涼之曲。 [1] 

悲歌創作背景

該曲創作於一九二七年冬,正值作者任教於北京大學、女師和藝專時期,當時軍閥混戰割據,奉系軍閥趕走了皖系段祺瑞,佔領了河北,進駐北京。軍閥張作霖手下政客劉哲充當軍閥政府的教育總長,大肆對教育事業進行摧殘,將北大,師大,工大,醫大,農大等9所不同類型的高校強行合併成一所不倫不類的“國立京師大學堂”,接着又以“音樂有傷風化,無關社會人心”為由,勒令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女大音樂系停辦,後經劉天華與音樂界及社會各界人士奔走呼告,女大音樂系才得以倖存。而蕭友梅主持多年的全國僅有的高等音樂教育就這樣被毀於一旦。在這種形勢下,劉天華先生悲痛欲絕,處事艱難之感尤其強烈。他説:“目睹藝專音樂系及北大音樂專科的停辦,凡我同人無不疾首痛心。”在這種極度悲憤的情緒下,他寫出了《悲歌》一曲,在生前一直反覆推敲修改此曲的板眼於弓法,知道1932年4月準備出版不久,劉天華先生卻與世長辭。至此,此曲樂譜的板眼和弓法未能定型。流傳的有兩種版本,是其弟子沈仲章和陳振鐸根據回憶和自己的理解記錄下來的樂譜。 [1]  [2] 

悲歌作者簡介

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薰陶。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於開明劇社,業餘加入萬國音樂隊,並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3-4] 

悲歌樂曲賞析

《悲歌》是劉天華創作的第四首二胡獨奏曲,如果説,前三首主要是“繼承傳統音樂”的產物,那麼,這一首則有明顯的借鑑西洋技法的印記。大量使用變化音(#I)(#5),甚至把五聲音階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變成大三度(3#5)(6#1),這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洋味,但聽來卻比較自然,並無怪誕彆扭的感覺。樂曲開頭幾小節象是西洋音樂的大調式,中間出現了"#5",又象是和聲小調。其實它的基本調式仍是中國五聲音階商調式。出現得最多的一個音“2”,是它的主音,樂句不論長短,總是圍着這個音轉,最後由鄰近音導入主音結束,全曲總體上仍保持着中國民族音樂的基本風格。

悲歌演奏技巧

劉天華一貫主張從“東西方調和與合作中,打出一條新路來”,這首《悲歌》正是他創作思想的體現。從作曲技法上看,這是一首單段體散板式的宣敍調,節奏很自由。它沒有引子,沒有鋪墊,一開始就單刀直入,進入了“角色”。旋律線隨着情緒的起伏上揚或下落,完全不受人聲音域的限制,而是十分“器樂化”的。此曲現存資料有兩種弓法,都是劉天華親傳。其實從此曲產生直至劉天華先生逝世,弓法一直未最後確定,甚至連小節線也是為便於初學者而勉強劃分的。這樣的情況,在二胡曲創作中可以説很少見,在十大二胡曲中是唯一的一首,這或許是由於此曲情緒跌宕,使作者很難確定一種唯一合適的弓法來加以表達。兩種弓法在連奏斷奏上有不同的處理,從而產生不同的呼吸和語氣。初學者可選擇一種,照譜練奏;成熟的演奏者則不必太拘泥,可以將兩種弓法加以溶和,自由運用和發揮。
參考資料
  • 1.    吳紅非.劉天華《悲歌》的音樂語言特色,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3,(4).
  • 2.    潘方聖.處世艱難的《悲歌》,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4).
  • 3.    胡志平.劉天華二胡曲樂音形態分析與探討(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3).
  • 4.    王麗美.淺談劉天華及其二胡藝術,學週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