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憫解釋與辨析
編輯哀傷而同情
多用於佛家,儒家和道家
悲憫造句
編輯1、 真正的仁愛不是對好眾生的慈愛,而是對惡眾生的悲憫
3、面對暴戾犯罪,少些廉價悲憫。
5、他對戰爭懷有悲憫之心。
悲憫引證解釋
編輯亦作“ 悲愍 ”。慈悲憐憫;哀憐。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畫家工佛像者,近當以 丁南羽 、 吳文中 為第一,兩君像,一觸目便覺悲憫之意,欲來接人。”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 屈原 以悲憫之極,不徒厭今,而欲反之古也,乃直厭俗而欲遊於天。”
章炳麟 《序》:“其揮斥垢氛,解散維縶,悲愍眾生之念亦以勤矣。”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序目》:“《自畫像》……這是作者從許多版畫的肖像中,自己選給 中國 的一幅,隱然可見她的悲憫、憤怒和慈和。”
葉聖陶 《倪煥之》二十:“悲憫與寬容是一副眼鏡的兩片玻璃,具有這樣聖者風度的青年,也不是難得遇見的。”
悲憫名言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悲憫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08]
- 2. 曼德拉:用悲憫的目光看待世界 .中青在線.2013年12月10日[引用日期2015-07-06]
- 3. 梁曉聲:作家要有悲憫情懷 我是一個文化悲憫者 .中新網.2014年04月24日[引用日期2015-07-06]
- 4. 感受醫者的悲憫情懷 .人民網.2014年09月17日[引用日期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