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悟空

(唐朝名僧)

鎖定
悟空(731年-812年),俗姓車,名奉朝,法號法界,唐代京兆雲陽縣(今陝西涇陽縣西北)人,祖上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貴族。 [1]  唐代高僧。 [2] 
悟空天資聰明,喜歡漢籍典章。唐天寶十年(751年),奉旨隨中使張韞光等一行人出使罽賓,沿“絲綢之路”中道,經安西逾帕米爾高原,終抵達罽賓東都犍陀羅,後卧病不起,無法與使團東歸。不久病癒,在犍陀羅寺拜三藏法師舍利越摩為師,剃度為僧,取法名達摩馱都,在那爛陀寺學經三年。悟空出家後即遍遊北天竺、中天竺各國,訪佛家遺蹟,學習梵文。曾到可敦寺。如此巡禮、遊歷四年有餘,後發願歸國。悟空經阿富汗興都庫什山、瓦谷函地進入新疆。後因戰亂,河西道不通,悟空轉赴北道,至北庭都護府時,因歸路不通,在北庭居住了10年,在此期間,會見了四鎮北庭宣慰中使段秀明等人。唐貞元六年(790年)二月,安全抵達京都長安。於元和七年(812年)圓寂。 [1] 
悟空畢生為弘揚佛法、印度取經、翻譯佛經、交流中外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有史記載唐代最後一位去印度取經的佛僧。 [1]  其參與翻譯了《十力經》1卷及《迴向輪經》1卷、《十地經》9卷。另外悟空在編纂《貞元釋教錄》過程中,圓照就悟空遊歷印度及來往於西域各地的活動,寫成的《悟空入竺記》一書,為研究當時印度和西域諸藩國佛教文化及與唐朝的關係,提供了較為翔實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古典名著《西遊記》還以悟空為模特,塑造出神化了的孫悟空,代代流傳。 [3] 
別    名
法界
悟空禪師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鮮卑後裔
出生地
京兆郡雲陽縣(陝西涇陽)
出生日期
731年
逝世日期
812年
主要成就
安撫罽賓,攜帶經文及佛舍利返唐
本    名
車奉朝

悟空皈依佛門

早年從軍,為小吏,自小天資聰敏,喜愛儒學,為人孝悌名聞鄉里。
唐玄宗天寶九年(750),罽賓遣特使赴長安,表示意願歸附。
次年(751),唐玄宗派中使內侍省張韜光及40餘眾護送罽賓使者返西域時,車奉朝任左衞涇州四門府別將員外置同正員
悟空 悟空
天寶十二年(753),唐使團啓程從罽賓返回長安,抵達罽賓國王冬天駐地犍陀羅。
至德二年(757年),車奉朝因患重病,不能如期隨團返中原,便留在犍陀羅養病。病中發願:如待病癒,願落髮為僧。時罽賓佛教盛行,高僧雲集,車奉朝病癒後便皈依佛門,師從犍陀羅三藏法師舍利越魔,舍利越魔賜車奉朝法號法界。此後,法界隨舍利越魔學習梵語,並隨其遊歷罽賓、天竺等國訪師問道,研學佛法。
廣德二年(764年),南遊中天竺國。

悟空後世紀念

陝西涇陽.悟空禪師塔 陝西涇陽.悟空禪師塔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高僧圓照編撰《貞元釋教錄》,其卷下《入藏錄》中新收的6部39卷經典中,就有悟空參與翻譯的《十力經》1卷(署勿提犀魚譯)及《迴向輪經》1卷、《十地經》9卷(上二部均署屍羅達摩譯);並將悟空在西域的見聞寫成《悟空入竺記》,作為《十力經》的序言,詳細記述了悟空在天竺罽賓的求佛事蹟。自此,悟空在印度、西域的經歷方被記入史籍。法國沙畹有法譯本。
唐元和七年(812年)正月二十三日,悟空圓寂於長安護法寺,歸葬嵯峨山二台之頂,建振錫寺和悟空禪師塔紀念。
宋代贊寧在《悟空入竺記》的資料基礎之上加以補充,在《宋高僧傳》“譯經篇”中,正式為悟空立傳。另外,贊寧的《宋高僧傳》裏,也為悟空立有《唐上都章敬寺悟空傳》。
參考資料
  • 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北庭鎮志編纂委員會編,北庭鎮志[M],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10.第207-208頁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陽縣委員會,陝西省咸陽市委員,咸陽歷代文化人物名錄,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12.第91頁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陽縣委員會,陝西省咸陽市委員,咸陽歷代文化人物名錄,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12.第93-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