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恰尼蟲

鎖定
恰尼蟲(Charnia)是最具代表性的埃迪卡拉化石之一,在阿瓦隆組合(距今約5.75-5.6億年前)、白海組合(距今約5.6-5.5億年前)、納瑪組合(距今約5.5-5.39億年前)三種面貌不同的埃迪卡拉生物羣中都有發現;其也是迄今為止研究得最多的埃迪卡拉化石之一。然而關於恰尼蟲親緣屬性、生長髮育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科學問題至今仍沒有一致的結論。 [1] 
中文名
恰尼蟲
拉丁學名
Charnia
動物界
恰尼蟲屬

恰尼蟲物種學史

恰尼蟲屬僅有其模式種梅森恰尼蟲(Charnia masoni)一個種。在前人的研究結果中,恰尼蟲屬曾有其他3個形態種,但是它們隨後要麼被歸入其他的形態屬,要麼被釐定為模式種的同物異名。因此,人們認為恰尼蟲可能在其延續的約三千萬年的時間裏都保持了較高的形態穩定性。但也有科學家認為是由於恰尼蟲化石保存的形態信息有限,使得沒有足夠的特徵數據(尤其是定量的數據)開展種一級別的細分工作。 [1] 

恰尼蟲形態特徵

具體而言,細長恰尼蟲具有更為細長且筆直的初級分枝,具有較小的分枝角度(≤20°);而梅森恰尼蟲的初級分枝為S形,通常具有相對較大的分枝角度(>20°)。因此,通過詳細的形態測量可推測,恰尼蟲屬不止包含模式種這一種類型,細長恰尼蟲可能在此前的研究中被忽略了。 [1] 

恰尼蟲棲息環境

石板灘生物羣中的細長恰尼蟲 石板灘生物羣中的細長恰尼蟲
恰尼蟲具有固着器的這一特點也與固着直立的生長習性相符合,雖然恰尼蟲保存固着器的相關化石證據很少。石板灘生物羣中有兩枚恰尼蟲標本保存了固着器結構,尤其是上述具扭曲莖的恰尼蟲標本,有一個較大的圓盤狀固着器,固着器上發育有絲狀結構。這可能是在水流作用下,大的固着器從沉積物中被拔出所造成的,這個解釋與該標本具有扭曲的莖以及石板灘段週期性的風暴沉積環境相一致。因此,石板灘生物羣的標本,支持恰尼蟲營固着直立的方式生長,而非倒伏生長於海牀上。 [1] 

恰尼蟲生活習性

來自石板灘生物羣的恰尼蟲標本亦表明了這種生物營底棲固着、直立生長的生活方式。儘管恰尼蟲被廣泛地視作一種底棲生物,對於它在海牀上的生長姿勢卻存在不同觀點。一些學者認為恰尼蟲是倒伏在海底上生長的,認為它們可能具有背、腹兩面,而化石保存下來的總是同一面;而更多學者則認為恰尼蟲營固着直立生活。此次在石板灘生物羣中發現了一枚恰尼蟲標本,其具有一個扭曲的莖,這很可能是該生物個體死前被水流影響所導致,從側面證明了恰尼蟲營固着直立生長的觀點。 [1] 

恰尼蟲分佈範圍

地理分佈
地理分佈(2張)
此次石板灘生物羣中恰尼蟲的發現,不僅進一步豐富了該生物羣的整體面貌,而且表明該生物羣是世界範圍內最年輕的恰尼蟲化石產地之一。研究擴大了恰尼蟲的古地理及古環境分佈,表明恰尼蟲是地層延限最大(距今5.74-5.39億年間,跨越了約三千萬年的地球歷史)、(地理分佈最廣)埃迪卡拉生物之一,它幾乎見證了整個埃迪卡拉生物羣的興衰歷史。 [1] 

恰尼蟲所屬亞種

產自我國湖北三峽地區埃迪卡拉系燈影組灰巖中的石板灘生物羣(距今5.5~5.43億年),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產於碳酸鹽巖當中的埃迪卡拉生物羣。經過十餘年的挖掘,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的科研人員在石板灘生物羣中,共計發現了12枚恰尼蟲化石標本,並展開了詳細的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古生物學期刊《古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 [1] 
通過對來自石板灘生物羣以及世界各地已發表的恰尼蟲標本進行葉狀體與各級分枝結構的形態測量,研究發現可將石板灘生物羣的標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可歸入模式種,即梅森恰尼蟲(Charnia masoni);另一種類型則歸入本次研究新建立的種——細長恰尼蟲(Charnia gracilis new species)。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