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恩榮宴

鎖定
恩榮宴,讀音是ēn róng yàn,漢語詞語,意思是科舉時代,殿試後,由皇帝親臨宣佈登第名次,隨即設宴招待新進土。唐宋兩代稱"聞喜宴"。宋太宗始設宴於瓊林苑,故又稱"瓊林宴"。元代賜宴翰林國史院,明清兩代設宴於禮部,均稱"恩榮宴"。
賜宴進士自宋之後,成為傳統習俗。至元代,改名為“恩榮宴”,設於翰林院;明宣德後,賜宴於禮部,清代因亡。 [2] 
中文名
恩榮宴
出    處
《清代科舉考試製度述錄》
拼    音
ēn róng yàn

目錄

恩榮宴解釋

科舉時代,殿試後,由皇帝親臨宣佈登第名次,隨即設宴招待新進土。唐宋兩代稱"聞喜宴"。宋太宗始設宴於瓊林苑,故又稱"瓊林宴"。元代賜宴翰林國史院,明清兩代設宴於禮部,均稱"恩榮宴"。 [1] 

恩榮宴出處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製度述錄》第三章第三節:“清制傳臚翌日於禮部賜新進士宴曰恩榮宴。是制仿於唐之曲江會。宋曰聞喜宴......元乃有‘恩榮’之名,賜於翰林院,明宣傳德八年賜諸進士宴於禮部,始著為令。清代因之。恩榮宴之日,讀卷大臣鑾儀衞使、禮部尚書侍郎,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護軍、參領、填榜、印卷、供給、鳴贊各官鹹與宴。”
明清進士宴設禮部,參加者除新科進士外,還包括從讀卷大臣到印卷、供給、鳴贊等執事人員。是日進士會聚於禮部,席備、光祿寺官請赴宴,排班拜贊如儀,司儀請進士簪花,精膳司視席,和聲署合奏。光祿寺官捧壺注酒。先獻主席三爵,及各就座,行酒供膳。樂奏《詩經·大雅·棫樸》歌頌天子聖明、取材得賢。清中葉以前,宴會很有排場,餚饌四十餘品,皆由御廚操辦,席用銀盤,三鼎甲用金碗,儘量取醉。 [2] 
至晚清,恩榮宴則更是徒具形式了,清光緒甲辰科探花述其所參加恩榮宴時,有如下記載:“果饌皆出裝飾,粗瓷竹箸,十餘席羅列堂下東西,形式極為簡陋。讀卷大臣,執事各官,亦無至者,除一甲三名外,其餘二三甲進士,寥寥無幾。是日派恭親王為主席,至時進禮部大堂倥傯一座,諸進士謝恩後,親王即起立出門。從前禮節固無一存……親王甫離席行,堂役閒人爭進,將宴會之盤、碗、杯、箸,搶奪一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