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恐懼給你的禮物

鎖定
《恐懼給你的禮物》是2018年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加文·德·貝克爾 。
中文名
恐懼給你的禮物
作    者
加文·德·貝克爾
原作品
The gift of Fear
譯    者
陳羚
出版社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8月
頁    數
334 頁
定    價
45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5823522
叢書名
可以讓你變得更好的心理學書

恐懼給你的禮物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奇書,書中的故事驚心動魄,跌宕起伏,有時還令人毛骨悚然,但所有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使用了真名。 [1] 
作者加文▪德▪貝克爾是世界著名的危險預測專家,美國總統的安全顧問。
他親身經歷的這些故事,可以讓我們對人性的瞭解更深刻,更鮮活,對危險的預測更及時,更準確。 [1] 
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從中學會如何運用直覺,看透人心,識別出追求你的那個男人將來會不會成為家暴男,你新僱的保姆會不會虐待孩子,那個熱心的陌生人會不會心懷叵測等。
相信你的直覺,接受恐懼給你的禮物,關鍵時刻,就可以提前捕捉到危險信號,拯救你和你愛的人的生命。 [1] 

恐懼給你的禮物作者簡介

加文·德·貝克爾,生長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特殊的經歷卻練就了他洞察危險的能力。憑藉首創的危險預測法,貝克爾三度被美國司法部任命為總統顧問委員會委員,曾擔任布什、克林頓和里根總統的安全顧問,還為麥當娜、湯姆·漢克斯等公眾人物提供暴力預測服務。 [1] 

恐懼給你的禮物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身處險境時
可怕的熱心人 002
危險真的猝不及防嗎? 009
安全,只能依靠自己 013
10歲那年的槍聲 021
第二章 直覺是最高的“科技”
思考是走,直覺是飛 030
關鍵時刻,直覺比知識更有用 032
所有“隨口一提”,講的都是真心話 035
相信你的直覺,答案就在其中 039
武斷否定直覺,很容易走黴運 043
這種情況下,直覺最容易失效 046
否認直覺的後果,我們往往無法承受 051
第三章 預測的大學堂
我們與“危險分子”的共同之處 056
“魔鬼”是怎樣誕生的 063
第四章 救命的信號
危險分子最愛用這7招 073
不堪一擊的“友好” 084
能救命的“黑色幽默” 088
直覺的信號 092
第五章 什麼樣的陌生人需要當心
如何讓“惡保姆”不進家門 096
從犯罪者的角度想問題 101
預測的意義,在於掌控結果 106
第六章 意外是如何被預測出來的
語言中透露的暴力信號 111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預測是準確的? 118
暴力什麼時候會發生? 123
第七章 被人威脅,我們應該怎麼辦
可怕的不是語言,而是情境 126
怎麼判斷對方只是説説,還是來真的? 132
誰是受益者,誰就是可疑者 136
被人敲詐,怎麼辦? 138
比匿名更可怕的,是署了名的騷擾 141
第八章 甩不掉的“牛皮糖”
糾纏你的人,利用的正是你的這些錯誤 144
與騷擾者當面較量,是下下策 151
不理會,是最好的回擊 154
公眾人物,是如何面對騷擾的 158
應對“牛皮糖”的錯誤演示 160
第九章 被人報復,應該怎麼辦?
想躲開報復,一定不要忽視這些信號 170
報復者的特點 175
儘早斬斷關係,謹防對方出現TIME症狀 179
職場反報復,要注意下列重點 182
怎麼將危險分子,預先擋在公司門外 185
掌握管理技巧,也能防止職場暴力 190
報復者,並不是惡魔 197
第十章 如何從家暴中逃離
緩慢的謀殺 205
為什麼被家暴的人,不願逃離施暴者? 209
家暴男是怎麼產生的? 213
逃離的方式不對,反而會讓暴力升級 218
你是為了得到安全,而不是公平 222
第十一章 委婉的拒絕,讓你難以擺脱麻煩
被鼓勵的跟蹤者 226
婉言拒絕,是最糟的拒絕 230
最佳的回覆方式,就是不回覆 236
你的追求者,可能正在控制你 239
第十二章 暴力中的孩子
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如此脆弱,又如此殘暴? 246
不完整的清單 251
缺少這七種能力,孩子就很危險 255
3歲孩子,為何成為兇手 257
見過“光”的孩子,不會輕易走入黑暗 260
第十三章 兇殺——聽着很遠,離得很近
喜歡你,所以要傷害你 269
兇犯的共同標誌:缺乏健康的親密關係 272
獸性凸顯,是因為失去了人性的支點 277
一次人與獸的心理較量 279
第十四章 極端危險下,我們如何安全逃生
最可怕的莫過於,自己是名單上的下個目標 284
關於眼睛的故事 287
最公開的犯罪,也是從最私人的問題引起的 294
第十五章 恐懼給你的禮物
珍惜內心的恐懼 302
恐懼的規律 307
我們為什麼最怕鯊魚? 310
擔憂與恐懼,並不是一回事 313
危險不會不請自來,只會乘虛而入 317
你一生中擔心的事情,大多數都不會發生 322
相遇並不總是危險,也可能是美好的事情 32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