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恐同

鎖定
恐同 [1]  是一部原產奧地利的短片,短片類型為同性,上映時間2012年5月17日,片長23分鐘, 故事背景設定在同志備受歧視的軍營,講述一名下士的性向惶恐。
中文名
恐同
類    型
劇情 / 短片 / 同性
製片地區
奧地利
導    演
Gregor Schmidinger
編    劇
格雷格·施密丁格
主    演
Michael Glantschnig
Josef Mohamed
主    演
Günther Sturmlechner
Harald Bodingbauer
片    長
23 分鐘
上映時間
2012年05月17日
對白語言
德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2229908 [1] 

恐同影片背景

故事背景設定在同志備受歧視的軍營,講述一名下士的性向惶恐。
影片劇照
影片劇照(8張)
從開場虛實折射的“吞械”夢魘,到浴間的同僚挑釁與欺凌,再到森林對峙時的情緒失控,都湧動着觸目驚心的情感傷痛。全片的運鏡和音效尤其到位,劇情雖簡約但旨意深遠,最後駛向未知人生的澹愁鋼琴聲,給人以久久回味。接受自己終究是門艱深課程,要用一生來修習得證。

恐同劇情簡介

導演Gregor Schmidinger的敍事技巧比起3年前那部“隔壁的男孩”純熟了許多。“隔壁”多次借用小男孩之口用“怪獸”暗喻父愛缺失的心理恐慌,又以陪伴男妓折射現代成年人自身的焦灼空虛,創意雖好但流於矯情。這次“恐同”命題本身比較抽象,但Gregor通過層層拓寬“恐同”的界定,最終撐起了整個故事——
最初由於淋浴惡整和壁櫃暴力,我們很容易認定主角的戰友就是恐同的指向。但隨着劇情展開,我們發現他原來本性不壞,對同志也沒有太深的仇恨。而藉由誤打誤撞的曖昧,我們才知道原來恐嚇同志主角的是整個家庭背景。如果説戰友的態度代表暫時的現在,鄉鄰的誤解和鄙夷則是他從前和未來的長期生活態。從而讓我們對恐同的理解一下從具體個人放大到了社會範疇。然而電影並沒有在此停下,而是用前後照應的“吞械”情節帶出最深層的恐同:受環境同化後後植根於內心的自憎。如果説前兩種恐同可以通過時間(同儕可以慢慢加深瞭解)和空間(可以去別的地方重新開始)來化解,最後這種恐同則是凌駕於時空外力之上的悲哀,它給人帶來的傷害才是最刻骨銘心的。
契訶夫的原話:“假如不打算開火,就別讓一支上膛的來福槍出現。”
“恐同”儘管到最後也沒有扣動扳機,但那一槍——無論是否射出子彈——都毫無疑問的在主角心上留下了永久的空洞。

恐同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7.2
985
2023-12-1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