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恇是形聲字,忄為形,匡為聲。讀作kuāng,本意是害怕。
中文名
拼    音
kuāng
部    首
字    碼
U+6047
五    筆
nagg
外文名
Afraid of
含    義
害怕;驚恐,恐懼
筆    畫
9

字意

(1)〈動〉害怕;驚恐,恐懼 [fear;frighten]
恇,怯也。從心,匡聲。——《説文》
尺虛者,行步恇然。——《素問·通評虛實論》
時國無嗣主,內外恇懼。——《後漢書·張步傳》
又如:恇懼(惶恐不安);恇迫(恐懼慌亂);恇恇(恐懼的樣子);恇惶(恐懼不安);恇懾(恐懼);恇駭(驚慌);恇眩(惶惑)
(2)〈動〉料想 [expect]
我那裏恇郭成的渾家,這等生的風流,長得可喜。——元·武漢臣《生金閣》 [1] 

組詞

【恇怯】kuāngqiè
[timid and overcautious] 〈動〉膽小怕事;怯懦。
臨戰恇怯;貽誤戎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去王切《集韻》曲王切,𠀤音匡。《説文》怯也。從心匡聲。
恐也。《梁鴻·適吳詩》嗟恇恇兮誰留。
通作匡。《禮·禮器》眾不匡懼。《注》與恇同。
《五音集韻》丘往切。義同。 本作𢝎,省作恇。 [2] 

方言集匯

◎ 贛語:kwang5 兢兢恇恇
◎ 客家話:[客英字典] kiong1 [海陸腔] kiong1 [梅縣腔] kiong1 [台灣四縣腔] kiong1
◎ 粵語:hong1
◎ 潮州話:戈安1 [饒平]戈紅1(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