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恆星內核

鎖定
在大爆炸中,恆星將拋射掉自己大部分的質量,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樣,在短短几天內,它的光度有可能將增加幾十萬倍,這樣的星叫“新星”。如果恆星的爆發再猛烈些,它的光度增加甚至能超過1000萬倍,這樣的恆星叫做“超新星”。
中文名
恆星內核
所屬學科
天文學
質量大的恆星步入老年,總有一天它會猛烈地爆發,拋掉身上的外殼,露出藏在中心的白矮星或中子星來。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稱為簡併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恆星。因為它的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恆星,主要由碳構成,外部覆蓋一層氫氣與氦氣。白矮星在億萬年的時間裏逐漸冷卻、變暗,它體積小,亮度低,但密度高,質量大。1982年出版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銀河系中已被發現的白矮星有488顆,它們都是離太陽不遠的近距天體。根據觀測資料統計,大約有3%的恆星是白矮星,但理論分析與推算認為,白矮星應占全部恆星的10%左右。
中子星(neutron star)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
絕大多數的脈衝星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是脈衝星,有脈衝才算是脈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