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怪房客

(法國、美國1976年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電影)

鎖定
《怪房客》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羅曼·波蘭斯基、伊莎貝拉·阿佳妮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76年5月26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位青年隻身到人地生疏的巴黎居住,被別的房客排擠,精神逐漸失常的故事 [1] 
中文名
怪房客
外文名
Le Locataire
類    型
劇情、懸疑、驚悚
製片地區
法國、美國 [2] 
拍攝日期
1975年11月-1976年3月
發行公司
CIC Video
導    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    劇
Gérard Brach
主    演
羅曼·波蘭斯基
伊莎貝拉·阿佳妮
茂文·道格拉斯
喬·範·弗利特
片    長
125 分鐘
上映時間
1976年5月26日(法國)
對白語言
英語、法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74811

怪房客劇情簡介

怪房客的劇照
怪房客的劇照(21張)
內向的波蘭裔青年塔爾科夫斯基羅曼·波蘭斯基飾)獨自來到巴黎,希望在此租住一間公寓。這間房之前的房客西蒙(Romain Bouteille 飾)不知出於何種原因跳樓自殺。在西蒙於醫院中氣絕身亡後,塔爾科夫斯基順利地成為了新的房客。
喬遷之喜並未給他帶來太多歡樂,周遭的壓抑氣氛無時無刻不在侵擾他的神經。這樁古老的公寓中住着許多古板沉悶的人,他們抱怨塔爾科夫斯基製造過多的噪音、聯名排擠其他房客。塔爾科夫斯基雖然小心應對,卻漸漸被他們逼向絕境。塔爾科夫斯基開始意識到西蒙自殺的原因,他同時發現,自己也正被這羣怪房客引向毀滅的終點 [1] 

怪房客演職員表

怪房客演員表

怪房客職員表

製作人 Alain Sarde、Hercules Bellville、Andrew Braunsberg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副導演(助理) Jean-Jacques Aublanc、Marc Grunebaum、Jean-Pierre Poussin
編劇 Roman Polanski、Gérard BrachRoland Topor
攝影 斯文·尼科維斯特
配樂 菲利普·薩德
剪輯 弗朗索瓦·博諾
藝術指導 Pierre Guffroy
美術設計 Claude Moesching、Albert Rajau
服裝設計 Jacques Schmidt
展開
參考資料 [3] 

怪房客角色介紹

  • 塔爾科夫斯基
    演員 羅曼·波蘭斯基

    塔爾科夫斯基是一名波蘭裔青年,性格內向極端偏執,並患有幽閉恐懼症。在看房子的時候,他就知道之前有位女房客在他租住的房子跳樓,因此心裏感到不舒服,但還是住下了。在搬進該公寓後,他不斷受到排擠,精神變得越發恍惚,最後身着女裝跳樓。

  • 斯特拉
    演員 伊莎貝拉·阿佳妮

    斯特拉是西蒙的一位女朋友,得知西蒙跳樓十分震驚悲傷,之後到醫院去看望她,並由此結識了塔爾科夫斯基,二人在酒吧喝了幾杯酒。後來她又遇到了塔爾科夫斯基,邀請塔爾科夫斯基到自己家裏做客。

  • 茲先生

    茲先生是塔爾科夫斯基的房東,在影片開頭房東與塔爾科夫斯基就租金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達成協議。後來塔爾科夫斯基因為和朋友聚會噪聲,導致房東夫妻一夜沒睡。第二天房東來找塔爾科夫斯基,提醒他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 西蒙
    演員 Romain Bouteille

    西蒙是之前住在塔爾科夫斯基租住的房間的女房客,因為未知的原因而跳樓自殺。在醫院裏臉上纏滿繃帶,塔爾科夫斯基和斯特拉前來探望她的時候,她突然發出奇怪的聲音。次日西蒙在醫院死亡。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  [4]  [5] 

怪房客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單項獎名稱
獲獎情況
獲獎方
1976年
第29屆戛納電影節
金棕櫚獎
提名
羅曼·波蘭斯基
1977年
第2屆法國凱撒獎
最佳製作設計
提名
Pierre Guffroy [6] 

怪房客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Marianne Productions S.A.(法國)
CIC Video(1987)
Marianna Films(芬蘭)
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1976)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美國)(2003)
上映日期
國家
日期
國家
日期
法國
1976年5月26日
西班牙
1977年4月16日
美國
1976年6月11日
丹麥
1977年5月2日
西德
1976年10月8日
瑞士
1996年1月19日
芬蘭
1976年10月8日
意大利
2008年11月21日
瑞典
1977年3月14日


製作公司、上映日期參考資料 [7] 

怪房客影片評價

《怪房客》是20世紀經典懸疑恐怖片 [8] (信報網評)
波蘭斯基在該片裏探討了世界的荒誕性。塔爾科夫斯基住進這個公寓,他所遭遇的一切,對他來説,都是莫名其妙的,沒有任何緣由的。如果非要追究緣由不可,那便是他選擇居住這個公寓,就是造成他悲劇結局的原因。這便是生活的荒誕。該片還在探討一個問題,那便是人與環境的關係。到底是人改造環境,還是環境改造人,這就要看哪一方的力量更大。人與環境如果產生衝突,而環境的力量又過於強大,那人的命運只能是悲劇。塔爾科夫斯基最初是想與環境融合的,但環境卻不接納他。這個病態的,但環境卻不接納他。這個病態的、神經質的、荒誕的環境使原本正常的塔爾科夫斯基慢慢變得不正常了。不正常以後的塔爾科夫斯基當然只會做出不正常的事,環境並不會因為他不正常而重新接納他,於是,他只有去死 [4]  (《大眾電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