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性澄

鎖定
性澄,元代僧人。據《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一、《大明高僧傳》卷一載,俗姓孫,字湛堂,號越溪。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中文名
性澄
性    質
元代僧人
籍    貫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性    別

性澄人物生平

至元十三年(1276)隨石門殊律師出家,專門學習律學。至元二十二年,依佛鑑銛法師習天台教義,不久又謁雲夢澤法師於南竺普福。因天台宗的國清寺由講寺易為禪寺,入京上奏,元世祖賜璽書復之。大德九年(1305)住杭州東竺,至大元年(1308)遷南竺演福。至治元年(1321)應詔入京,居清塔寺校正大藏。受賜“佛海大師”號。泰定元年(1324),住上天竺寺,後歸天竺雲外齋,又遷越州佛果。

性澄主要成就

以弘揚天台教義為主,並重視淨土信仰。著有《金剛經集註》、《心經注》、《消災經注》、《彌陀經句解》,並撰有《仁王經》、《如意輪呪經》等的“科文”。 [1]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8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