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性少數羣體

鎖定
性少數羣體是指在性傾向、性別認同、性身份或性行為等方面上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同的羣體,也就是媒體中常説的LGBT+羣體。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跨性別、間性人等都屬於性少數羣體 [1] 
儘管在世界範圍內,性少數平權運動正在逐漸興起,但是性少數羣體的生存現狀仍然不容樂觀。性少數羣體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比他人更容易遭受暴力和不公正對待,且能見度較低 [2]  。他們面對的社會壓力,也導致性少數羣體的身心健康更容易出現問題 [3-4] 
在針對性少數羣體的權益保障方面,我國做出了國際承諾,並通過多項法律政策保障性少數羣體的選舉權、勞動就業、教育等多個領域的權益,但也仍然存在進步空間。 [5] 
中文名
性少數羣體
外文名
Sexual Minority
別    名
性少數
組    成
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無性戀、間性人等

性少數羣體定義

性少數羣體概念

性少數羣體是指在性傾向、性別認同、性身份或性行為等方面上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同的羣體,主要指的是性傾向非異性戀的羣體、跨性別羣體、非二元性別羣體等 [1] 
性少數羣體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即包含了媒體中常説的LGBT+人羣,也包含了一些自我認同既不是順性別異性戀,也不是LGBT+的人羣(如存在性發育障礙的人) [6] 

性少數羣體包括

性傾向少數
性傾向指的是一個人和自己不同性別、相同性別或不僅限於一個性別的個體具有深度情緒、情感和性的吸引,以及與之建立親密關係和性關係的能力 [6] 
目前,無論社會文化背景如何,當今世界的大多數人都為異性戀者,異性性行為也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性行為類型 [7]  。所以其它性傾向的個體均屬於性少數羣體,這些羣體有:
同性戀:對同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201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同性戀者可達7000萬,其中男女同性戀者的人數均在3500萬左右 [8] 
雙性戀:對同性和異性都能夠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6]  。根據美國的比例計算,中國大約有600萬左右女性和300萬左右男性為雙性戀者 [9] 
無性戀:對他人(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無法或者很難產生性的吸引。一項2006年的研究估算,全球約有1%的無性戀者 [10] 
以及其它不常見的性傾向,如疑性戀、泛性戀、多性戀等 [11] 
性別認同少數
性別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內心深切感受到的基於個人體驗到的性別,可能與出生時既定的生理性別一致或不一致 [5] 
目前,大部分人的性別認同均與自己出生時的生理性別相一致,即為順性別羣體 [12]  ;不一致的羣體即為跨性別羣體,即性別認同中的少數羣體。他們包括:跨性別女性和跨性別男性:分別指出生時生理性別為男性、性別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者和出生時生理性別為女性、性別認同為男性的跨性別者。根據北京同志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研報告》顯示,跨性別女性約佔跨性別羣體的33.7%,跨性別男性佔30.9% [13] 
性別酷兒:一種不認同與男女二元性別分類的性別認同。性別酷兒表達了對二元性別劃分的質疑 [14]  。不過,不是所有跨性別者都認同自己為性別酷兒,也不是所有的性別酷兒都認同自己是跨性別者 [15]  。《2017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性別酷兒約佔跨性別羣體的26.4% [13] 
其他性少數
除了以上羣體,還有一些其他的性少數羣體。如間性人,指那些出生時的性特徵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體的典型二元特徵的人。間性與生物學的性特徵有關,與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均不同 [5] 

性少數羣體歷史沿革

性少數羣體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末,是受到拉斯·烏勒斯坦的(Lars Ullterstam)著作《性少數:瑞典觀點》(The Erotic Minorities:A Swedish View)的影響,這本書表達了對各種罕見性行為的寬容和同情 [16] 
後來,美國心理學家瑞奇·薩文威廉姆斯(RitchSavin-Williams)等科學家使用這一術語用以形容那些不願被性與性別標籤定義的年輕人 [17] 
2015年,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NIH)宣佈成立性與性別少數研究辦公室(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y Research Office) [18]  ,此後,眾多專業和學術機構都開始採用這一術語。

性少數羣體性少數羣體生存現狀

儘管在世界範圍內,性少數平權運動正在逐漸興起,但是性少數羣體的生存現狀仍然不容樂觀。
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顯示,不遵守主流性與性別規範的學生比他人更容易遭受校園暴力。所以,為了改善性少數羣體的生存現狀,需要進行相關話題的全面性教育、增加有關教育項目,以保證性少數羣體的健康與福祉 [5] 
2016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ied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s,UNDP)發佈的《中國性少數羣體生存現狀——給予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以下簡稱《社會態度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性少數羣體的能見度依然很低,在學校、工作單位或宗教社羣中,公開自己性傾向、性別身份或獨特性別表達方式的性少數羣體依然很少,只有5% [2] 

性少數羣體出櫃

“出櫃”的意思是向外界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絕大多數性少數人士都認為出櫃很可能招致歧視,因此,大多數性少數人士並不願意向外界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19] 
總體而言,包括同性戀者在內的性少數羣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見度非常低。在學校、職場和宗教生活中完全公開自身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的比例僅在5%左右;在家庭中略高一些,然而也不到15% [20] 
相較而言,性少數羣體在學校和家庭中的交往密切程度較高,出櫃比例更高。而在職場和宗教生活中的公共性更強,交往密切程度有限,因此性少數人士的出櫃程度也非常低。於中國性少數羣體而言,工作單位是最令人感到難以出櫃的場所 [20] 

性少數羣體身心健康

社會對於性少數羣體的歧視和偏見可能導致他們的健康和心理問題。研究發現,性少數羣體由於受到來自社會的污名化而面臨着更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會影響他們的調節能力和社會認知過程,從而增加他們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
與一般人羣相比,性少數羣體學生髮生危險性行為的概率更大 [21]  ,也更容易面臨以下困境:在校期間沒有安全感;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不去上學;被自己的約會對象強迫發生性關係;在13歲之前發生性行為;至少和四個人發生過性行為;不採取避孕措施;性暴力等。性少數羣體自殘的風險也更高 [22] 
由於歧視、污名、社會排斥等,性少數羣體在尋求心理與健康服務時也常常遇到困難。很多諮詢師或醫生常將性少數人羣的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問題化、病理化,甚至會遵循性少數人士家人的意願而對同性戀者或跨性別者進行扭轉治療。性少數人士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精神病院收治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23]  。因此,面對心理諮詢師時,只有少數人能毫無顧忌地披露自己的性少數身份。2016年,同語進行的一項針對3452名學生的調查研究顯示,僅有4%(83名)的性少數學生就性別、性傾向等問題尋求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幫助 [20] 
此外,在身體健康的層面,也有研究表明性少數羣體更容易有不健康的行為,身體健康水平也相對更差 [4]  [24] 

性少數羣體社會環境

性少數羣體在教育、就業、家庭等各個社會環境中均會受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歧視。
教育
在教育方面,學校中的恐同恐跨欺凌常常導致性少數羣體學生出勤率下降、成績下降、甚至輟學 [20] 
《教育部門應對恐同欺凌》顯示,在中國香港,有42%的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學生遭受過恐同欺凌 [25]  。此外,基於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認同的欺凌常常被主流媒體忽視,學校當局也關注甚少。2016年,來自性別平權公益機構同語的一項針對性少數羣體學生的研究顯示,有40.64%的學生曾遭遇過校園欺凌。因校園欺凌而導致成績下降學生的佔22.96%,試圖自殺的學生有8.71%,自殘的學生有7.85%,對他人發起肢體或語言攻擊的則有15.32% [20] 
在遭受過校園欺凌的受訪者中,僅有18.32%表示觀察到有人公開支持性少數學生,而表示完全無人提供幫助的比例是19.32%,剩下的受訪者則觀察到有人私下支持性少數學生或不清楚情況 [20] 
職場
性少數羣體更容易在職場中遭到不公平的對待。
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美國國際發展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發佈的《“亞洲同志”項目中國國別報告》(以下簡稱《國別報告》)顯示,基於性傾向的職場歧視現象很多。有一些工作單位會對同性戀羣體採取如減薪、停職察看,甚至解僱等懲罰性措施 [23] 
《社會態度調查報告》顯示,包括性少數羣體工作穩定性較低,失業的比例也高於非性少數羣體。此外,在職場中,與性少數羣體有關的多元性別教育和培訓較少 [2] 
家庭
在家庭方面,中國古代儒家倫理與封建家長制等傳統文化觀念仍深刻地影響着當今的中國家庭。
孝順、為盡孝而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要求、男尊女卑的性別觀念等,仍是家庭與社會、特別是農村家庭與社會壓抑性少數羣體的主要原因,也是性少數羣體隱瞞自己身份的主要原因 [23] 
在《社會態度調查報告》中,家庭也是對性少數羣體接受度最低的環境,半數以上的性少數羣體認為自己的家人對於性少數的態度為“不太接受”或者“完全不接受”。家庭甚至是歧視率發生最高的地方,超過一半的性少數羣體被試表示,他們曾經由於自己的性少數身份而被家人不公正對待或歧視 [2] 

性少數羣體性少數羣體的權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着《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禁止酷刑公約》的頒佈,對於性少數羣體人權的保護已逐漸成為國際法的重要內容之一。
1999年8月23日,世界性學大會在中國香港舉行。大會通過了《香港性權宣言》,《香港性權宣言》對性權利進行了全面與規範的闡釋,包括性自由權、性自治權、性完整權、性身體安全權、性私權、性公平權、性快樂權、性表達權、性自由結合權、生育選擇權、性諮詢權、全面性教育權和性保健權11項性權利。國家作為國際人權法的權利享有與義務承擔主體,應該積極主動地承擔起保護性少數羣體權益的責任 [26] 

性少數羣體我國性少數羣體平等相關法律政策

我國的法律與政策中,有多個條款提到不同性別應享有同等權利、禁止基於性別的歧視,但並未直接提及“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等文字。學術界基於法理推論,禁止性別歧視適用於性少數羣體,因為“性別”理論上應當涵蓋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的少數羣體 [27] 
我國在勞動就業、教育等多個領域推動與保障性別平等,並做出相應的國際承諾。不過,在性少數羣體的平等權利方面,我國在法律和政策的明確規定方面也仍然存在進步的空間。

性少數羣體國際承諾

在2018年6月1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8屆常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國際組的負責人蔣端公使表示:“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包括基於性傾向的歧視、暴力和不容允現象。” [27] 
我國代表團在日後再次重申了這一發言內容。在2020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上,在與防止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暴力和歧視問題獨立專家互動對話時,我國代表團發言道:“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包括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暴力和不容忍現象。” [28] 

性少數羣體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在序言部分,確立了憲法是我國根本法的地位,指出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並要求“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29]  ”因此,憲法關於公民(包括性少數公民)享有平等權益的規定也應當在各地方、各領域貫徹。在憲法中與性少數相關的內容有: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週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性少數羣體勞動與就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修正)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衞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十二條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修正)
第三條
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中介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1] 

性少數羣體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修正)
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第三十七條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學校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33] 

性少數羣體獻血

在舊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01)中,有條款4.5.3規定“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羣,如吸毒病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不能獻血 ;而在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11)中,修改了這一規定,將“同性戀者”變更為“男男性行為”,即不以身份認同來禁止性少數羣體的獻血行為,而是以高危行為作為能否獻血的標準。具體條款如下:
5.2.2 安全獻血者的重要性
不安全的血液會危害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具有高危行為的獻血者不應獻血,如靜脈藥癮史、男男性行為或具有經血傳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風險的。 [34] 

性少數羣體不足之處

在性少數平等方面,我國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進步的空間。例如,目前法律政策仍未納入性少數羣體的婚姻權。儘管在《民法典》未出台前,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呼籲將同性婚姻納入民法典,但未能成功。
此外,在面向公眾的信息傳播方面,性少數羣體正變得越來越不可見。作為我國網絡視聽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行業組織(一級協會) [35]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2017年6月30日通過了《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其中要求協會會員如果發現網絡視聽節目中含有“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內容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36]  。而該服務協會會員包括了中央電台、中央電視台、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愛奇藝等重量級信息平台,意味着性少數羣體在網絡視聽平台的可見度下降。

性少數羣體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

教育部門沒有直接針對大中小學的性少數羣體的相關教育規定,其與性少數羣體有關的內容,主要是從疾病預防、心理健康、性與生殖健康、公共衞生事故預防等方面予以體現。例如反對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重視心理調節能力、預防性傳播感染等。

性少數羣體《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小學4~6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初步瞭解青春期發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37] 
初中年級
模塊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瞭解校園暴力造成的危害,學習應對的方法;
  • 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 學會在與人交往中有效保護自己的方法,構築起堅固的自我心理防線。 [37] 
高中年級
模塊五: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自覺抵制校園暴力,維護自己和同學的生命安全;
  • 樹立正確的安全道德觀念,在關注自身安全的同時,去關注他人的安全,並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37] 

性少數羣體《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

小學5~6年級
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生長髮育特點;
  • 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男性、女性第二性徵的具體表現);
  • 女生月經初潮和其意義(月經的形成以及週期計算);
  • 青春期的個人衞生知識等。 [38] 
初中年級
心理健康
  • 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安全應急與避險
  • 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 [38] 
高中階段
心理健康
  • 合理宣泄與傾訴的適宜途徑,客觀看待事物;
  • 緩解壓力的基本方法。 [38] 

性少數羣體《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小學高年級
  • 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 [39] 
初中年級
  • 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
  • 積極與老師及父母進行溝通,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並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 [39] 
高中年級
  • 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 [39] 

性少數羣體《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心理健康
在教學中要注意防止過分重視專項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象。
具體包括:
二、正確對待性心理變化。達到該水平的目標時,學生能夠:
  • 瞭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徵。
  • 認識自己的性心理變化。
  • 努力控制由於性吸引產生的干擾。
  • 正確認識正常的異性交往和性罪錯的區別。
  • 增強性問題上的守法觀念。 [40] 

性少數羣體《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性與生殖健康
目標
  • 樹立自我保健意識,掌握維護性與生殖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維護性與生殖健康的能力。 [41] 
核心內容
  • 性與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識;
  • 友誼、愛情、婚戀、家庭與倫理道德;
  • 優生優育與適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 非意願懷孕和應對措施;
  • 常見生殖健康問題與自我保健方法;
  • 無保護性行為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 常見性傳播疾病和預防;
  • 艾滋病的傳播、流行與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和預防措施,艾滋病諮詢檢測和服務,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 預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41] 
心理健康
目標
  • 樹立自覺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掌握正確應對學業、人際關係等方面的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必需的相關技能,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41] 
核心內容
  • 心理健康的概念;
  •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 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相關社會因素;
  • 抑鬱症和焦慮症的表現,自我心理調適與技能,促進積極情緒與緩解不良情緒的基本方法;
  • 維護良好人際關係與有效交流的方法;
  • 心理諮詢與服務利用,常見心理問題或危機的辨識與求助;
  • 珍愛生命。 [41] 

性少數羣體《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核心素養七
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預防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一)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二)瞭解同性和異性生殖器官的構造、特點和相關功能。
(三)瞭解青春期第二性徵的發育,女性月經的發生、特點,男性的勃起和遺精等知識。
1.男性第二性徵包括鬍鬚、腋毛、陰毛,喉結和變聲。女性的第二性徵包括乳房發育、陰毛、腋毛,其中乳房發育是首先出現的第二性徵。
2.女性月經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標誌。月經初潮後,發生經量過多、痛經、週期不規律是常見現象,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形成規律的月經。
3.遺精是在無性交活動的情況下發生的射精。青春期男性均會出現,每月1-2次遺精是正常現象。
(四)青少年性生理發育帶來心理變化,對異性產生愛慕感,需要理智客觀地認識自我和他人,樹立正確戀愛觀,認識到戀愛、婚姻與身心成長、成熟程度密切相關。
(五)養成並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例如:保持外陰衞生,提倡每天清洗外陰;避免穿着緊身褲,應選擇柔軟舒適、透氣性好、易於吸汗的棉質內褲等。
(六)過早發生性行為、早孕或人工流產,會對青少年身心造成極大傷害。不安全性行為可帶來艾滋病、梅毒、淋病等性傳播疾病的感染。青少年要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拒絕性騷擾、性誘惑和性暴力。 [42] 

性少數羣體全面性教育中性少數羣體相關教學內容

性少數羣體學習目標

性少數羣體是與性別多元和性別平等有關的概念。接納每個人在性與性別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以及不因性與性別的差異而遭受污名、歧視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兒童青少年對於性少數羣體以及與此有關的性和性別多元的瞭解,將有利於他們理解與識別和社會性別有關的歧視、偏見,培養寬容和尊重的價值觀,學會接納自我和他人,進一步創造更友好的社會。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下的第2個主題“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和第3個主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以及核心概念1“關係”下的第3個主題“寬容、包容及尊重”。這些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15~18歲以上4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5] 
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
主題2: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每個人都同樣有價值,不論其屬於何種社會性別
學習者將能夠:
  • 説出人們會如何因為自己的社會性別而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對待(知識);
  • 描述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如何使屬於不同社會性別的個體之間的關係更加公平和平等(知識);
  • 認識到對不同社會性別的人表示不公平、不平等的對待是錯誤的,並且違揹人權(態度);
  • 認識到無論社會性別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權很重要(態度)。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在家庭、朋友、戀愛關係、社區和社會中存在着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社會性別不平等(知識);
  • 描述在家庭、朋友、社區和社會中,社會性別不平等與權力差異有着怎樣的聯繫(知識);
  • 回憶人際關係中的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帶來的消極後果(如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知識);
  • 培養每個人都有責任克服社會性別不平等的觀念(態度);
  • 展示在家庭、學校和社區的人際關係中促進社會性別平等的方法(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會導致偏見和不平等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與社會性別有關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和社會性別期待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知識);
  • 認同由社會性別產生的差異可能導致剝削或不平等對待,尤其是當人們的行為不符合預期的規範時(態度);
  • 敢於質疑社會性別角色的公平與否,並展示如何挑戰不公正和有害的行徑(技能)。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
學習者將能夠:
  • 回憶社會規範如何影響社會對於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者進行描述的方式(知識);
  • 舉例説明社會性別偏見的各種形式(知識);
  • 認同平等對待所有人的重要性(態度);
  • 認識到對不符合社會性別規範者持有偏見會損害他們做出選擇的能力,包括關於健康的選擇(知識);
  • 展示如何在對待他人時不持有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 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影響自身的觀念和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平等可以促進與性行為和人生規劃有關的平等決策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性關係中的社會性別平等具有哪些特徵(知識);
  • 列出社會性別角色如何影響與性行為、避孕措施使用和人生規劃有關的決定(知識);
  • 分析更加公平的社會性別角色如何促進健康的性關係(知識);
  • 堅信社會性別平等是健康性關係的一部分(態度);
  • 建立基於社會性別平等的關係(技能)。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社會性別不平等、社會規範和權力差異會影響性行為,並可能增加性脅迫、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的風險
學習者將能夠:
  • 説出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如何影響性行為,以及性脅迫、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的風險(知識);
  • 認同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會影響性行為,並影響人們做出安全選擇和採取安全行為的能力,例如使用安全套、獲取性與生殖健康服務等(態度);
  • 當自己或他人遭受性脅迫、性虐待,或社會性別暴力時,主動尋求支持或幫助他人尋求支持(技能)。 [5] 
主題3: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瞭解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和尋求幫助的途徑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並認識到它在許多場所都可能發生(如學校、家庭或公共場所)(知識);
  • 瞭解社會性別觀念和社會性別刻板印象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包括歧視和暴力(知識);
  • 認同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態度);
  • 如果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包括在學校內或學校周邊發生的暴力,描述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説該遭遇(技能)。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是對人權的侵犯
學習者將能夠:
  • 舉例説明什麼是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騷擾、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強姦、女性生殖器損毀/切割、童婚、早婚和強迫婚姻、恐同暴力),並説出社會性別暴力可能發生的場所,包括學校、家庭、公共場所或網絡(知識);
  • 認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態度);
  • 如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或心可能會遭遇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展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識別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説相關經歷 (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視的根源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如何導致欺凌、歧視、虐待和性暴力(知識);
  • 解釋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是源於權力和支配慾望的犯罪,並非由於一個人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性慾望(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不平等和社會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導致性暴力(態度);
  • 展示如何主張社會性別平等、反抗社會性別歧視或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技能)。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任何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無論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還是權威人士
學習者將能夠:
  • 瞭解性虐待和社會性別暴力,包括來自性伴侶的暴力和強姦都是源於權力和支配的犯罪,並非由於性慾控制能力低下(知識);
  • 為發現和減少社會性別暴力制定具體策略(知識);
  • 認識到暴力行為的旁觀者和目擊者可以採取安全措施干預暴力行為,並且也可能受到暴力的影響(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暴力永遠是錯誤的,且施暴者可以是成年人、當權者或青少年(態度);
  • 展示如何與預防社會性別暴力和提供社會性別暴力受害者支持的可信賴的成年人和服務機構取得聯繫(技能)。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是有害的,如遇到這種暴力可以尋求相應的幫助
學習者將能夠:
  • 認識到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心理層面、身體層面、性層面)(知識);
  • 認識到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是錯誤的,並且可以擺脱這種虐待關係(態度);
  • 展示在自己經歷此類暴力時如何向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尋求支持(技能)。
要點:每個人都有責任倡導社會性別平等,並公開反對侵犯人權的行為,包括性虐待、有害行徑和其他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在倡導促進社會性別平等和減少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知識);
  • 意識到在公共和私人空間,包括在網絡上公開反對侵犯人權和社會性別不平等的重要性(態度);
  • 倡導社會性別平等,消除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技能)。 [5] 
核心概念1:關係
主題3:寬容、包容及尊重學習目標(5~8歲)
要點: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並有被尊重的權利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以公正、公平、有尊嚴、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所具有的含義(知識);
  • 舉例説明儘管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但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知識);
  • 列舉嘲笑他人所帶來的各種害處(知識);
  • 認識到所有人都是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都享有尊嚴並應該受到尊重(態度);
  • 展示向他人表達寬容、包容和尊重的不同方式(技能)。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污名和歧視是有害的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污名和歧視,並認識到它們的危害(知識);
  • 描述自我污名及其導致的後果(例如沉默、自我否定和封閉)(知識);
  • 想到有支持機制能夠幫助遭到污名和歧視的人(知識);
  • 明白以寬容、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的重要性(態度);
  • 為遭受污名和歧視的人們提供支持(技能)。
要點:由於社會地位、經濟和健康狀況、民族、種族、出身、性傾向、社會性別身份或其他差異而對他人進行騷擾和欺凌是無禮且傷人的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什麼是騷擾和欺凌(知識);
  • 描述為什麼對他人進行騷擾和欺凌是無禮且傷人的(知識);
  •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公開反對騷擾和欺凌(態度);
  • 展示多種應對騷擾和欺凌的方法(技能)。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基於差異(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懷孕或健康狀況、經濟狀況、民族、種族、出身、性別、性傾向、社會性別認同或其他差異)的污名和歧視是缺乏尊重的表現,會危害他人的福祉,並且是對其人權的侵犯
學習者將能夠:
  • 掌握污名、歧視、偏見、成見、不寬容和排斥的概念(知識);
  • 分析污名和歧視對他人的性與生殖健康和權利所帶來的後果(知識);
  • 認同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正遭受污名和歧視的人(態度);
  • 深刻體會到包容、非歧視和多元的重要性(態度);
  • 在遭受污名和歧視時尋求幫助(技能);
  • 練習如何為包容、非歧視和尊重多元發聲(技能)。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挑戰污名和歧視,提倡包容、非歧視和多元,這一點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污名和歧視如何給個人、社區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知識);
  • 總結目前反對污名和歧視的法律法規(知識);
  • 認識到對那些被認為“不一樣”的人所遭受的歧視提出挑戰很重要(態度);
  • 表達對受到排斥的人的支持(技能);
  • 開展倡導活動,反對污名和歧視,提倡包容、非歧視以及對多元的尊重(技能)。

性少數羣體全面性教育中性少數羣體相關的常見疑問

常見疑問1:開展全面性教育會不會改變孩子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多項研究顯示,開展全面性教育不會改變孩子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首先,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有生物學基礎,不會因為性教育而改變;其次,研究發現,如果老師與教育者支持性少數羣體,他們的榜樣作用也不會讓原本是異性戀的青少年改變他們的性傾向和性別認同 [43] 
常見疑問2:如何開展性少數羣體相關內容的教學?
: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指出,要組織有效的全面性教育課程,在準備階段,需要年輕人和其他社區利益相關方的參與 [5]  。因此,性少數羣體相關的全面性教育,需要評估和聆聽性少數羣體在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和興趣。
一項針對30名性少數青少年的焦點小組訪談顯示,性少數青少年希望減少“排他性”(exclusivity),增加“包容性”(inclusivity) [44] 
性教育中令性少數羣體不適的排他性表現包括:
(1)沉默。一方面,有關性少數羣體的話題幾乎不被提起;另一方面,當有人提起性少數相關的話題時,會被忽視,或者被老師告知無法談論相關話題。
(2)異性戀中心。聚焦於討論避孕話題;提到“婚後才能發生性行為”,而同性婚姻並不合法;只討論陰道插入式性行為。
(3)病理化。只有在討論性病/艾滋病時,才會提到性少數羣體。 [44] 
關於如何提升包容性,研究中的性少數青少年希望:
(1)談論性少數相關議題。如性傾向、性別認同、污名化和歧視、性少數羣體相關的知名人物等。
(2)如何接觸到相關資源。如提供當地資源、網絡資源等。
(3)談談關係。如什麼是健康的關係、如何與伴侶溝通,無論伴侶的性別等。
(4)性病預防。例如安全性行為等。
(5)解剖學。能舒適地談論多種的身體結構、外貌多樣性、對身體的接納等。 [44] 
此外,在全面性教育的開展和評估階段,都要注重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提倡參與式培訓,讓性少數學生參與到討論、角色扮演、交互中,同時,也可以培養性少數學生成為同伴教育者,在同伴中開展性教育。在課程結束後,需要將性少數羣體也納入到反饋體系中,聆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需要多途徑地開展囊括了性少數相關知識、態度和技能的全面性教育。研究發現,家長與孩子的良好溝通,以及對性少數羣體友好的、支持性的校園氛圍,能減少性少數羣體面臨的心理困境。因此,除了在學校開展包容性教育,即提倡異性戀學生和性少數學生平等接受教育外,也要針對家長、學校教職員工、社羣中其他相關利益方開展全面性教育。
常見疑問3:如何營造性少數羣體感覺安全的教學氛圍?
答:第一,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學校需明確表示零容忍騷擾、仇恨、辱罵性少數羣體等負面行為,並制定相關政策。學校員工發現負面行為和恐同言論時應立刻予以糾正。同時學校應建立投訴處理程序,並輔助進行心理疏導 [45] 
第二,建立支持全體學生的安全的課堂環境。建立禁止罵人的行為準則,並跟現行的反欺凌政策相聯繫;對所有的辱罵事件要立即進行處理;不要對學生的性傾向和性別身份做任何假設;避免使用負面的詞語;在教學中介紹性別平等的榜樣和楷模 [45] 
第三,教師應接受相關職前和在職培訓。培訓應包括:人權、包容和反歧視;提高對恐同和恐同欺凌問題及其所產生的影響的認識程度;關於社會性別、性和性多元的基本信息等 [45] 

性少數羣體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內容的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消除公眾對性少數羣體的誤解和歧視,保障性少數羣體的健康和福祉,需要對兒童進行全面性教育,也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國各部委發佈的教育文件中未明確提及性少數羣體的概念,但與之相關的性別平等是重要內容。
幼兒園性教育中相關內容的教育
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於性別平等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納差異、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視上。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奇妙的感覺》《多彩的幸福》《歡樂的六一》三冊中都涉及性少數羣體相關的教育內容。
《奇妙的感覺》一冊主要教會幼兒識別不同的感覺,區分舒服的感覺和不舒服的感覺,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有不同的感覺是正常的,我們要珍視不同的感覺 [46]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66]
《多彩的幸福》一冊講述了四個不同家庭的生活,讓幼兒理解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人都能擁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從而引導幼兒認識差異、尊重人與人的不同 [47]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66]
《歡樂的六一》一冊主要幫助幼兒意識到不同性別都有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權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歡飛機,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養幼兒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接納自己感受的意識 [48]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66]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66]
小學性教育中相關內容的教育
小學的性教育不再單純侷限於廣義上的尊重差異,而是進一步認識講解有關性別和性傾向的內容。
初中性教育中相關內容的教育
初中階段的性教育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性傾向與社會性別平等對於個人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在瞭解性傾向與社會性別具體含義的基礎上,初中生將認識到對性傾向和社會性別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了具有不同社會性傾向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同時,初中學生也會學習性傾向與社會性別平等可以促進與性行為和人生規劃有關的平等決策。在掌握這些知識、態度和技能之後,初中生將有能力欣賞自己包括同性戀在內的性傾向和包括跨性別在內的社會性別身份,尊重他人的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並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影響自身觀念和偏見 [49] 

性少數羣體性少數羣體名人

性少數羣體張國榮

1997年,張國榮在演唱會上當着父母和萬眾歌迷的面向另一半唐鶴徳告白,被外界視為出櫃宣言。2018年,在張國榮逝世15年之際,BBC為他製作特別專題,稱其為“亞洲同性戀偶像(Gay Icon)”,肯定他在性別平權方面做出的努力。張國榮是上個世紀亞洲同志運動的先驅,他敢於挑戰保守社會的道德框架,開拓性別多元空間的精神,被視為同志平權運動的先驅 [50] 

性少數羣體劉婷

劉婷是跨性別女性,2007年“全國道德模範”稱號獲得者。劉婷稱自己從13歲起就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女孩,而她被指派性別和性別認同的差異曾一度讓她十分苦惱,家人也對她的性別認同表示反對,這讓她一度想要自殺。2014年,劉婷進行了性別重置手術 [51] 

性少數羣體大俠

大俠是跨性別男性,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的伴侶。由於李銀河在我國較高的知名度,她的伴侶大俠也受到了一定關注。很多人因為大俠的被指派性別為女性,質疑李銀河的性傾向是同性戀。李銀河曾在其自傳《人間採蜜記》中對此做出澄清,稱她本人是異性戀者,而大俠的性別認同是男性,他是一名跨性別男性,二人的結合是一段異性戀感情 [52] 

性少數羣體性少數羣體相關節日

性少數羣體紫色紀念日

紫色紀念日(Spirit Day)是性少數羣體的紀念日,是世界上最大、最受公眾關注的反歧視、反欺凌公益活動,由美國反歧視同性戀者聯盟(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GLAAD)於2010年首次發起,其目的在於加快國際社會對性少數青年羣體的接納,共同維護該青年羣體的基本權益和人格尊嚴 [53] 
紫色紀念日在每年十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四舉行。在這一天,人們穿紫色衣服或在社交網站上“go purple”(如給頭像加紫色濾鏡),站在統一的立場上反對欺凌,以示對性少數羣體的支持。

性少數羣體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日

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日(The International Day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定於每年5月17日,設立於2004年,旨在提高公眾對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間性人以及其他所有有着多元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以及性別特質的羣體所遭受的暴力與歧視的關注 [54] 

性少數羣體驕傲月

驕傲月是每年的6月份,是為了紀念紐約的石牆事件 [55]  。1969年6月28日凌晨,警察突襲了在紐約附近的格林威治村的石牆酒吧,石牆酒吧、其它鄉村的同志酒吧的顧客,以及附近的居民,在警察採取暴力行動時進行了反擊。這次事件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同性戀解放運動和現代爭取性少數羣體權利的最重要事件之一 [56] 
1970年,石牆事件一週年前後,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和舊金山都舉行了遊行示威活動。後來,這些活動變成了全球性的年度活動,包括倫敦、巴黎、台北、温哥華、多倫多、悉尼等在內的大城市都會每年舉辦遊行慶典。2019年,紐約舉辦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驕傲慶典:石牆運動50週年慶典 [57] 

性少數羣體性少數羣體公益組織

性少數羣體北京同志中心

北京同志中心於2008年在北京成立,主要在北京地區為性少數羣體開展心理諮詢、法律諮詢以及社區服務,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性少數去病理化倡導、反歧視倡導和多元性別教育的公益機構 [58] 
北京同志中心的中心項目有心理項目、跨性別項目和企業項目。其中心理項目以“心理諮詢”和“性少數友善心理諮詢師培訓”為核心內容,為性少數羣體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跨性別項目“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為我國跨性別羣體積極開展倡導工作與服務;而企業項目則是北京同志中心與上海驕傲節共同發起的職場公益項目,旨在建立企業多元聯盟,保障中國性少數羣體在職場享有平等的權利 [58] 
2016年,北京同志中心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內多家同志社羣組織的支持下,發佈了《中國性少數羣體生存狀況——基於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該報告是目前在中國就性多元話題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全國調查 [58] 

性少數羣體同語

同語成立於2005年1月,是一個民間非營利組織。同語關注我國在性傾向、性別身份與性別表達上遭受歧視和暴力的羣體,旨在通過社羣陪伴、援助服務、公眾教育和政策倡導,推動公眾對多元性別的認知,消除暴力和歧視,爭取平等權益 [59] 
同語的主要工作有社羣發展、彩虹暴力終結所、青年公益和法律服務和倡導。其中社羣發展致力於提升組織性別平等及公益意識、社羣服務及動員的能力,面向公眾的倡導能力,建立平等、融合的社會環境。彩虹暴力終結所為性少數羣體提供暴力直接干預服務,提高社羣夥伴反抗暴力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提升服務者的家暴干預技能。青年公益旨在挖掘和培養青年人積極參與公益,共同推動多元性別平等教育。最後,法律服務和倡導專門為遭受暴力和歧視的性少數羣體提供法律服務,增強民間組織的法律意識和倡導能力,還會參與法律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推動性少數羣體獲得法律上的平等對待 [59] 
此外,同語還發布過很多性少數羣體相關的報告與研究,如2020年2月19日發佈的《涉及LGBT的反就業歧視法比較研究》,對六個國家和地區相對完善的反就業歧視法進行了比較研究。2016年6月發佈的《性與性別少數學生校園環境調查報告》,調查了我國大陸地區性少數學生因為其性少數身份所遭遇的校園霸凌和校園歧視 [59] 

性少數羣體相關電影

性少數羣體《帶吸管的瑪格麗塔》

影片信息
導演: 邵娜莉·玻色(Shonali Bose)/尼勒什·馬尼亞爾(NileshManiyar)
編劇: 邵娜莉·玻色(Shonali Bose)/尼勒什·馬尼亞爾(NileshManiyar)
主演: 雷瓦希(Revathy)/卡琪·柯切林(KalkiKoechlin)
類型: 劇情/同性
官方網站: www.margarita.ayapro.ne.jp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語言: 印地語/英語
上映日期: 2015年4月17日(印度)
片長: 100分鐘 [60] 
《帶吸管的瑪格麗塔》的海報 《帶吸管的瑪格麗塔》的海報 [60]
劇情簡介
萊拉是一個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女孩,她學習優異、熱愛作詞,而愛情和身份認同是她有待探索的領域。一開始,萊拉為大學裏的一個獨立樂隊創作音樂,並對主唱產生了感情,但遭到了對方的拒絕。接下來,萊拉非常高興地獲得了在紐約大學學習一個學期的機會。儘管她父親並不完全支持,但萊拉還是與母親一起前往曼哈頓學習。在那,萊拉遇見了失明卻富有自信的女同性戀者哈努姆。
在和哈努姆的交往中,萊拉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是一名女同性戀者。但同時,她也發現自己仍然不排斥與男性的性關係。在和男同學發生性行為後,她明白了自己其實是雙性戀。萊拉誠實地向哈努姆講述了和男同學的一夜情,坦誠一直在困惑自己到底是不是女同性戀者;她也向母親告知了自己的雙性戀傾向,與母親最終達成了和解。 [60] 
教育意義
影片講述了殘障少女萊拉尋求愛並在過程中探索自我的一段經歷。在和不同人交往的過程中,萊拉對自身的性傾向產生過疑惑與認識的改變。最終,她選擇和愛的人們直言相告自己的性傾向和經歷,並善待自己,在影片結尾與自己有一個約會。
在豆瓣網站上的十一篇影評中,大多提到了“認識自我”、“自信”、“做真實的自己”等和自我接納相關的信息。有的網友感到被電影鼓舞,想要接受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有的網友從中看到了殘障人士的主體性,認識到殘障人士有權利去追求他們想要得到的一切。
總之,該影片如同一個小小的展示窗口,截取萊拉生命中的一個片段,向人們揭示了殘障者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境況,以及在自我探索過程中人們會遭遇的困境和擁有的力量。

性少數羣體《普通女人》(2017)

影片信息
導演: 塞巴斯蒂安·萊里奧
編劇: 塞巴斯蒂安·萊里奧
主演: 丹妮拉·維加 / 弗朗西斯科·雷耶斯
製片國家/地區: 智利 / 德國 / 西班牙 / 美國
語言: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2017-02-12(柏林電影節) / 2017-04-06(智利)
片長: 104分鐘 [61] 
《普通女人》的海報 《普通女人》的海報 [61]
劇情簡介
瑪蓮娜(丹妮耶拉維加飾)與奧蘭多(弗朗西斯科雷耶斯飾)真心相愛,兩人正著手規劃著未來。在慶祝瑪蓮娜生日的夜晚,奧蘭多身體感到不適,當他抵達醫院經急救後,仍宣告不治。突如其來的噩耗,讓瑪蓮娜被醫生和奧蘭多的家人懷疑,讓她不能夠以伴侶的身分哀悼奧蘭多。瑪蓮娜也因此被女偵探調查是否與奧蘭多的死亡有關,奧蘭多的前妻也禁止她參加葬禮。瑪蓮娜決定用她奮鬥一生的力量,爭取自己與愛人告別的權利。電影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61] 
教育意義
電影講述的不過是一個普通女人和一段普通的感情,但卻因為主人公的跨性別身份,她就遭到了人們無端的揣測、詆譭和攻擊。在所有這些侵犯的背後,是制度性的默許,正是因為在社會制度上、在法律上瑪麗娜的諸多權利沒有得到保障。電影讓我們看到,跨性別者和順性別者一樣,過着最平凡的生活,有着最平凡的情感和理想。人們沒有理由僅僅因為跨性別這一身份就對跨性別者區別對待。同時電影也讓人們瞭解到,針對跨性別者的歧視是多麼的暴力和殘忍,社會不僅應當對跨性別者持有包容和接納的態度,還應該用制度來保障跨性別者最基本的權利。

性少數羣體重要事件

性少數羣體第一屆“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

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Homophobia, IDAHO)為每年的5月17日,希望喚起人們對性少數權益的關注,反對加諸於多元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不公正的對待與暴力,而質疑自身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疑性戀羣體的權益,也在該節日的支持範圍內。
2005年,國際LGBTI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Gay Association, ILGA)發起首屆“國際不再恐同日”全球運動,同年5月16日,第一屆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順利舉辦,有350名同志參與遊行。 [62-63] 

性少數羣體中國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

2019年5月17日,中國台灣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這意味着,從2019年5月24日起,年滿18歲的台灣同性伴侶可以依法登記結婚。這在同志平權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64] 

性少數羣體上海驕傲節停辦

上海驕傲節始於2009年,是我國大陸一年一度倡導性別和性傾向多元化的慶典。上海驕傲節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教育、社交活動提高性少數羣體的自我認同、社會能見度與包容度。同時,上海驕傲節作為非營利節慶,集合社羣與夥伴的力量,支持與性少數社羣相關項目的發展,與全球各同志節慶建立良好關係,促進跨文化交流。
2014年,上海驕傲節團隊獲得了由上海Time Out雜誌評選的“上海英雄獎”;2018年,獲得由活動行評選的“華東區最佳主辦方”。2020年8月13日,上海驕傲節宣佈無限期停辦,取消所有即將舉行的活動並終止未來的活動計劃 [65] 
參考資料
  • 1.    Deggeswhite S, Nieponski M K. Book Review: Sexual Minorities: Discrimination,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in America[J]. The Family Journal, 2006, 14(2): 192-193.
  • 2.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中國性少數羣體生存狀況——基於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 [M].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2016.
  • 3.    Hatzenbuehler M L. How Does Sexual Minority Stigma “Get Under the Skin”? A Psychological Mediation Framework[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9, 135(5): 707-730.
  • 4.    Blume, Arthur W. "Advances in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Among Racial, Ethnic, and Sexual Minority Populations[J]. Alcohol Research:Current Reviews. 38(1):47-54
  •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M]. 巴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
  • 6.    Nation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ategic Plan to Advance Research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ies [EB/OL]. https://www.edi.nih.gov/sites/default/files/EDI_Public_files/sgm-strategic-plan.pdf
  • 7.    Bailey J M, Vasey P L, Diamond L M, et al. Sexual Orientation, Controversy, and Scienc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16, 17(2): 45-101.
  • 8.    孟信芳. 中國性學趣味百科. [M]. 中國作家出版社, 2019.
  • 9.    Washington Post. Health survey gives government its first large-scale data on gay , bisexual population [EB/OL]. [2015-3-20]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health-science/health-survey-gives-government-its-first-large-scale-data-on-gay-bisexual-population/2014/07/14/2db9f4b0-092f-11e4-bbf1-
  • 10.    Bogaert A F.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Asexuality[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6, 10(3): 241-250.
  • 1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efinitions Related to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Diversity in APA Documents [EB/OL]. 2015 https://www.apa.org/pi/lgbt/resources/sexuality-definitions.pdf
  • 12.    ADAMS M. Teaching for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M].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 13.    北京同志中心,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2017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研報告[R]. 北京:北京同志中心, 2017.
  • 14.    世界跨性別健康專業協會. 變性者、跨性別者和非性別常規者的健康照護準則(第七版)[EB/OL]. [2020-7-11]. https://www.wpath.org/media/cms/Documents/SOC%20v7/SOC%20V7_Chinese.pdf. html.
  • 15.    美國心理學會. 解答你的問題:關於跨性別者、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about transgender people, gender identity, and gender expression)[EB/OL]. [2020-5-2]..http://www.apa.org/topics/lgbt/transgender.aspx. html.
  • 16.    DeGagne, Alexa. Queering the language of ‘sexual minorities’ in Canada.[EB/OL] 2015. http://www.ideas-idees.ca/events/congress/2013
  • 17.    Savinwilliams R C. A critique of research on sexual-minority youth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1, 24(1): 5-13.
  • 18.    National Institution of Health. Sexual & Gender Minority Research Office | DPCPSI [EB/OL]. [2019-03-04] https://dpcpsi.nih.gov
  • 19.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ay and Bisexual Men’s Health[EB/OL]. [2020-04-21]. https://www.cdc.gov/msmhealth/for-your-health.htm#steps
  • 20.    同語.性與性別少數學生校園環境報告. [EB/OL]. 同語. (2016-06) [2020-08-01]. http://www.tongyulala.org/uploadfile/2019/0411/20190411043054630.pdf
  • 21.    Kann, Laura; O’Malley Olsen, Emily; McManus, Tim; Harris, William A.; et al. Sexual Identity, Sex of Sexual Contacts,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Students in Grades 9–12 — United States and Selected Sites.[EB/O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6.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5/ss/ss6509a1.htm
  • 22.    Jackman K, Honig J, Bockting W O, et al.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opulations: an integrative review[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6: 3438-3453.
  • 23.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 “亞洲同志”項目 中國國別報告. [M].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 2014.
  • 24.    Simoni J M, Smith L R, Oost K M, et al. Disparities in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s Among Lesbian and Bisexual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2017, 64(1): 32-44.
  • 2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艾滋病與健康教育領域好的政策與實踐手冊8:教育部門應對恐同欺凌. [M].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2.
  • 26.    劉旭東. 透過國際人權法和部分國家立法審視中國同性戀現狀及建議[J].中國性科學,2011,20(9):45-56
  • 27.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中華女子學院. 跨性別者性別認同的法律承認:對中國與跨性別相關法律和政策的評估報告[R]. 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2018.
  • 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 中國代表團在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與防止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暴力和歧視問題獨立專家互動對話時的發言. [EB/OL]. 2020-07-08[2020-08-05]. http://www.china-un.ch/chn/dbtyw/rq1/hfs_1/t1798734.htm.
  • 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M]. 北京: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
  • 30.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勞動法[Z/OL]. (2019-01-07) [2020-07-11].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ffad2d4ae4da4585a041abf66e74753c.shtml.
  • 31.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Z/OL]. [2020-07-11].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5-07/03/content_1942851.htm.
  •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Z/OL]. [2020-07-11]. 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3.html.
  • 33.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Z/OL]. (2019-01-07) [2020-07-11].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21b0be5b97e54c5088bff17903853a0d.shtml.
  • 3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11)[S].2012-07-01
  • 35.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 協會介紹. [EB/OL]. 2020-08-07[2020-08-07]. http://www.cnsa.cn/index.php/about/describe.html.
  • 36.    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新華社.[N/OL]. 2017-06-30[2020-08-07].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7-06/30/c_129644685.htm.
  • 3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性綱要[Z]. 2007-02-07.
  •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08-12-01.
  • 3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Z]. 2012-12-07.
  • 4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Z]. 2017.
  • 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Z]. 2017-06-14.
  • 42.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 [Z]. 2018
  • 43.    Gegenfurtner A, Gebhardt M. Sexuality education including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LGBT) issues in schools[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7, 22: 215-222.
  • 44.    Gowen L K, Winges-Yanez N.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queer, and questioning youths' perspectives of inclusive school-based sexuality education[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4, 51(7): 788-800.
  • 45.    UNESCO. 《艾滋病與健康教育領域好的政策與實踐手冊 8:教育部門應對恐同欺凌》. [M]. UNESCO 2012.
  • 46.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奇妙的感覺[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47.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多彩的幸福[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48.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歡樂的六一[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49.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6冊)[M]. 未出版.
  • 50.    香港01. 張國榮登BBC被封“Asia’s gay icon”同志平權先驅衝出國際[EB/OL]. 2018-04-10. https://www.hk01.com
  • 51.    人民政協網. “全國道德模範”將變性 河莉秀現身為其打氣[EB/OL]. [2020-7-11]. http://www.rmzxb.com.cn/c/2014-08-15/363966.shtml. html.
  • 52.    李銀河. 人間採蜜記[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
  • 53.    Adams, Seth. GLAAD hopes to stem bullying of LGBTQ youth on Spirit Day.[EB/OL]. 2016. https://www.prweek.com/article/1402086/glaad-stems-bullying-lgbtq-youth-spirit-day
  • 54.    UNESCO.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EB/OL]. 2013-05-17[2020-07-13]. http://www.unesco.org/new/en/unesco/events/all-events/?tx_browser_pi1%5BshowUid%5D=19095&cHash=975c172684
  • 55.    Bianca Wythe. How the Pride Parade Became Tradition [EB/OL]. 2011-7-09. American Experience.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22105803/http://www.pbs.org/wgbh/americanexperience/blog/2011/06/09/pride-parade/
  • 56.    University of Kentucky. Brief History of the Gay and Lesbian rights Movement in the U.S. [EB/OL]. 2018-07-14. University of Kentucky. http://www.uky.edu/~lbarr2/gws250spring11_files/Page1186.htm
  • 57.    Karma Allen. About 5 million people attended WorldPride in NYC, mayor says [EB/OL]. 2019-07-03. ABCNews. https://abcnews.go.com/US/million-people-crowed-nyc-worldpride-mayor/story?id=64090338
  • 58.    北京同志中心. 北京同志中心中心簡介 [EB/OL]. 2020-09-02[2020-09-02]. http://www.bjlgbtcenter.org.cn/s--194.html
  • 59.    同語 .同語簡介 [EB/OL]. 2020-09-02[2020-09-02]. http://www.tongyulala.org/
  • 60.    豆瓣. 帶吸管的瑪格麗塔.[EB/OL]. 2020-7-14[2020-07-14].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831674/
  • 61.    豆瓣. 普通女人[EB/OL]. [2020-07-12].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27754/. html.
  • 62.    香港女同盟會. 宗教霸權下之同志運動經驗[M]//黃慧貞, 蔡寶瓊, 性/別政治與本土起義.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05: 319-320
  • 63.    知道國際不再恐同日在香港的緣起嗎?[EB/OL]. 2018-05-17[2020-05-17]. https://www.thestandnews.com/lgbtq/%E4%BD%A0%E7%9F%A5%E9%81%93%E5%9C%8B%E9%9A%9B%E4%B8%8D%E5%86%8D%E6%81%90%E5%90%8C%E6%97%A5%E5%9C%A8%E9%A6%99%E6%B8%AF%E7%9A%84%E7%B7%A3%E8%B5%B7%E5%97%8E/
  • 64.    呂嘉鴻 李宗憲. 同性婚姻:台灣通過亞洲首部專法 同志結婚登記亮綠燈. [EB/OL]. BBC中文. (2019-05-17)[2020-08-05].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8306662
  • 65.    上海驕傲節 [EB/OL]. [2020-9-01] http://www.shpride.com/
  • 66.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20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