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急診室故事第二季

鎖定
《急診室故事》 [1]  是一檔固定攝像頭拍攝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由東方衞視與恆頓傳媒聯合制作,東方衞視中心獨立製作人王昕軼、恆頓傳媒首席內容官王童擔任聯合總導演。第二季節目組對這檔節目做了全新的升級,這次本節目將陪伴大家整整26周,攝像頭從78個增加到98個,全方位無死角覆蓋。將醫院的每個科目每個角落發生的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中文名
急診室故事第2季
外文名
The Story In ER 2
別    名
急診室故事2
類    型
全國首檔醫療急救紀實真人秀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上海
導    演
王童
王昕軼
製作公司
東方衞視、恆頓傳媒
首播時間
2015年10月22日
播出頻道
東方衞視
播出時間
10月22日 21:20
網絡播放平台
騰訊視頻/風行網/華數TV
播出狀態
已完結
每集時長
30 分鐘
錄製地點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急診室故事第二季節目介紹

全國首檔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將於10月22日起每週四21:20播出。第二季《急診室故事》依然在擁有上海最大急診樓的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拍攝,第一期節目以“生死攸關”為主題,展現了醫療急救中的“生死時速”:工人劉東峯不慎被鋼筋扎穿腹腔,年輕廚師被診斷為自發性腦出血,在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急診室的醫生以專業迅速的診治,讓患者一步步遠離那條生死紅線。

急診室故事第二季節目形式

《急診室故事》利用全球最先進的固定攝像技術,第一季使用了78個固定攝像頭,第二季將增加到98個,24小時跟蹤直擊常人視角無法觸及的急診室真實故事,第一季沒有出現的兒科以及其他未出現的科目將在第二季完整呈現給大家,繼續記錄生死關頭的人生百態,同時為確保真實還原,現場將使用66路全方位收音,確保急症室各處都可以收到現場聲。節目核心立意是直面社會廣泛關注的醫患矛盾、信任危機,並始終堅持“生命有痛,有你真好”的主導思想,通過深入挖掘一個個真實而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救治故事,讓觀眾感受到病患如何被救治,及過程中醫患間、病人與親友間的各種情感迸發,讚頌生命的力量與尊嚴,傳遞社會正能量。節目將全方位紀錄、還原真實醫患關係,直擊中國醫療現狀,帶領觀眾感悟人生百態

急診室故事第二季收視率

東方衞視全國首檔急救紀實真人秀——《急診室故事第2季》CSM,50城實時收視數據
播出時間
期數
收視率%
收視份額%
同時段節目排名
20151022
第一期
0.639
2.16
1
20151029
第二期
0.701
2.35
1
20151105
第三期
0.543
1.72
3
20151112
第四期
0.696
2.11
1
20151119
第五期
0.551
1.69
5
20151126
第六期
0.556
1.79
5
20151211
第七期
0.606
2.01
4

急診室故事第二季影響與評價

真實病患案例感動觀眾
節目的鏡頭中,突如其來的重傷患者讓全體制作團隊以及觀眾,都感受到了“生死攸關”時,生命的脆弱。建築工人劉東峯不慎被鋼筋扎穿腹腔,腹腔大出血,“要做CT,先把外面的鋼筋鋸掉!”急診室的醫生再三叮囑:“鋸斷的時候要小心,稍有震動就會讓出血情況更嚴重。”病牀上,劉東峯體內的鋼筋遠比鋸斷的部分更長。年輕廚師王青陽因自發性腦出血,身體抽搐無法自制,左右瞳孔大小不一。而在無法完全確診出血原因的情況下,醫生為了保住這個年輕的生命,只能冒險開顱。所幸的是,急診室醫護人員的盡力搶救下,最終化險為夷。
“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在每集30分鐘的故事中,所有出現在鏡頭面前的人都是普通百姓,沒有羣眾演員,更沒有明星、沒有編劇,完全真實的紀錄手法,留住了觀眾的視線。兩個高危的病例之間,穿插了骨科裏發生的“石膏小插曲”,讓觀眾緩解了緊張的神經,這更像是自己平時看到的那個急診室。
節目最後,看到逐漸康復的兩位病患,觀眾不禁為之感動,真實、温暖、甚至有些殘酷……還有不少觀眾發出這樣的感嘆:“健康活着比什麼都重要!”
客觀呈現急診室發生的故事
真實是《急診室故事》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節目全天候跟蹤深入常人無法觸及的搶救一線。“我們不是導演,我們只是記錄者。”這是《急診室故事》的真情告白。除了徵得對方同意,為他們他帶上麥克風外,導演不會干涉拍攝對象的任何活動或交談。導演組表示:“雖然在後期剪輯中,會根據情況剪去一些過於血腥的畫面,但拍攝過程中,絕不會去引導他們説任何話或做任何事。”
《急診室故事》中被真實紀錄的不僅僅是病患被急救的過程,也有醫生的冷靜和專業、家屬的焦慮和崩潰。
病患未抵達醫院之前,醫護人員其實已經進入“備戰”狀態,初步診斷、輸液、檢查、確診病因、與家屬溝通,最後決定是否需要手術……不論是劉東峯還是王青陽,醫護人員在進行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有條不紊。“你兒子的腦子裏,可能是有動脈瘤,也可能是因為動靜脈畸形,所以出血。”因為躁動而無法進一步為王青陽其診斷出血原因,多位醫生經過會診之後,即便有一定的風險,也決定冒險建議手術,病將最壞的可能性告訴了王青陽母親,“術後可能有肢體偏癱,可能會再出血,也能會昏迷。”王青陽母親選擇了將兒子年輕的生命交給了她信任的醫生們。
有觀眾在網絡上留言:“醫生的步步會診是謹慎的!”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信任感成了當今社會的敏感話題,《急診室故事》沒有一味站在病患的立場,讓觀眾們真切感受到了醫生的不易。
只能娛樂至死?
素人紀實節目或引導電視新走向
沒有明星、沒有戲劇衝突,這樣的節目能看嗎?去年的電視熒屏上出現了不少醫療紀實節目,這些節目紛獲好評的同時,也不少人曾有這樣的疑惑,“真的會有第二季嗎?”《急診室的故事》證明了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與大部分綜藝節目相比,《急診室故事》通過攝像機鏡頭紀錄了醫院急診室中真實發生的故事,在明星扎堆的真人秀節目霸佔電視綜藝的大環境中,可謂脱穎而出。真實的故事往往最感人,《急診室故事》曾經給全國觀眾留下了許多感動與記憶的,第二季迴歸的第一期節目,以及它所代表的同類紀實節目,記錄的不偏不倚,對電視觀眾產生了心理投射。
觀眾不禁感嘆:“經歷了紛紛擾擾娛樂至死季,終於有擋讓人眼前一亮充滿情懷的節目作品!”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各大衞視為了搶佔收視陸續製作季播類真人秀節目,憑藉虐星奪人眼球和收視率的時候,更加能夠引起共鳴的全素人紀實類節目搶眼的表現,勢必會引導出一股全新的電視潮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