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碩怡親王

鎖定
和碩怡親王,清朝時期的世襲罔替親王(俗稱“鐵帽子王”)。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被雍正帝封為和碩怡親王。後來得到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咸豐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等人發動辛酉政變,胤祥的後裔怡親王載垣等人被賜死。載垣被黜為不入八分輔國公,怡親王爵位改由弘曉的玄孫載泰承襲,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才恢復怡親王世爵。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共九位怡親王。
中文名
和碩怡親王
別    名
鐵帽子王
類    目
世襲罔替親王
性    質
爵位
傳    代
共傳八代
所處時代
清朝

和碩怡親王世系

  • 怡賢親王胤祥:聖祖仁皇帝玄燁十三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為怡親王。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薨,諡曰“賢”,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諡前。
  • 怡僖親王弘曉:胤祥七子。雍正八年(1730年)襲怡親王。乾隆四十三年,薨,諡曰“僖”。
  • 怡恭親王永琅:弘曉次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襲怡親王。嘉慶四年(1799年)薨,諡曰“恭”。
  • 追封怡親王綿標:永琅次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嘉慶四年(1799年)卒。嘉慶五年(1800年),追封為怡親王。
  • 怡恪親王奕勳:綿標長子。嘉慶四年(1799年)襲怡親王。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薨,諡曰“恪”。
  • 怡親王載坊:奕勳長子。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襲怡親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薨。
  • 怡親王載垣:奕勳二子。道光五年(1825年)襲怡親王。咸豐十一年(1861年),賜自盡。黜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 不入八分輔國公載泰:弘曉玄孫,奕增子。同治元年(1862年)襲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1864年)襲奉恩輔國公。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因事革退。
  • 追封怡親王永福:胤祥四子寧良郡王弘晈二子。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親王
  • 追封怡親王綿譽:永福四子。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親王。
  • 追封怡親王奕格:綿譽三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襲固山貝子。咸豐八年(1858年),卒。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親王
  • 怡端親王載敦:奕格二子。同治三年(1864年)恢復怡親王世爵,由載敦繼襲,同時追封先祖永福、綿譽、奕格為怡親王。光緒十六年,薨,諡曰“端”。
  • 已革怡親王溥靜:載敦長子。光緒十七年(1891年),襲怡親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薨。光緒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6月),追奪爵。
  • 怡親王毓麒載敦二子溥耀長子。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襲怡親王。民國三十七年九月(1948年10月),薨,年四十九。
已革怡親王溥靜 已革怡親王溥靜

和碩怡親王支系

和碩怡親王弘昌支系

1723年—1739年:已革多羅貝勒弘昌 胤祥第一子,1739年革退

和碩怡親王弘暾支系

追封:貝勒弘暾 胤祥三子,1728年追封多羅貝勒
1730年—1731年:貝勒永喜 弘暾嗣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弘晈支系

寧良郡王弘晈 胤祥第四子,諡曰“良”。
弘昑支系
追封:多羅貝勒弘昑 允祥六子,1729年追封多羅貝勒

和碩怡親王永琅支系

1765年—1779年:三等鎮國將軍永琅 弘曉二子,1779年襲和碩怡親王

和碩怡親王永邁支系

1790年—1799年:三等輔國將軍永邁 弘曉二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綿標支系

1790年—1799年:不入八分輔國公綿標 永琅二子

和碩怡親王奕勳支系

1799年:三等鎮國將軍奕勳 綿標一子,1799年襲和碩怡親王

和碩怡親王載坪支系

1836年—1841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坪 奕勳三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載圻支系

1836年—1869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圻 奕勳四子
1870年—1872年:奉國將軍溥綸 載圻二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載增支系

1836年—1859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增 奕勳五子
1859年—1891年:三等奉國將軍溥瑛 載增一子
1891年—1905年:奉恩將軍毓寯 溥瑛二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載堃支系

1838年—1853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堃 奕勳六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載堪支系

1838年—1861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堪 奕勳七子
1861年—1883年:奉國將軍溥義 載堪一子
1883年—1887年:奉恩將軍毓秀 溥義一子,無嗣

和碩怡親王溥靜支系

1868年—1891年:不入八分輔國公溥靜 載敦一子,1891年襲和碩怡親王

和碩怡親王溥耀支系

1880年—1900年:二等鎮國將軍溥耀 載敦二子 [1] 
參考資料
  • 1.    趙爾巽. 《清史稿》. 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