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思簩竹

鎖定
思簩竹,禾本科下的一種竹類植物。
中文學名
思簩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    科
竹亞科

思簩竹形態特徵

思簩竹 思簩竹 [1]
竿直立或近直立,高達10米,直徑4釐米,尾梢長下垂或作攀援狀;節間直,圓筒形,基部光亮無毛,上部具硅質,初時還被有貼生的白色糙毛,節間極延長,可達60釐米,竿壁厚1-2毫米;竿環平;籜環突起;竿每節分枝多數,枝長50釐米,最長者可達1米。籜鞘遲落,草黃色,質硬而脆,背面具高起的縱肋,具硅質,被有貼生的白色糙毛,上部邊緣被長為1-2毫米的纖毛,頂端截平;籜耳常不明顯,鞘口繸毛多數,長10-18毫米;籜舌低矮,高1-1.5毫米,截平,邊緣常具流蘇狀毛(毛長1-2毫米);籜片外翻,線狀披針形,漸尖,邊緣具細齒,長度常超過籜鞘的一半或三分之二,背面無毛,腹面基部密被長硬毛,其餘部分具硅質,也多少被糙伏毛。小枝具6-8葉;葉鞘長6-9釐米,初時被長硬毛,上部邊緣被纖毛,多少具硅質,有縱肋或近於平滑;葉耳常不明顯,鞘口繸毛多數,長2-3毫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8-30釐米,寬2-3.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漸狹,上表面被極疏的白色刺毛,下表面被柔毛,葉緣具小鋸齒。假小穗着生於具葉或無葉花枝之各節,紡錘形,長2-3.5釐米,無毛,先出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毫米,質薄,半透明,頂端鈍圓,背部具2脊,脊上被白色纖毛;苞片1至數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22毫米,紙質,具多脈,頂端鈍至急尖,具短尖頭至具芒尖;孕性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達24毫米,質硬,具多脈,急尖,頂端具芒尖(芒長約3毫米),不孕小花的外稃質地較薄,長約15毫米,芒尖較短;孕性小花的內稃長達27毫米,內卷,薄紙質,具多脈,頂端2分叉,分叉纖細,不等長,長者可達7毫米,不孕小花的內稃則較短;花絲白色長達25毫米(未伸出時長5毫米),基部多少合生,花葯初時暗綠色,成熟時淡黃色,長7-9毫米;雌蕊全長18-25毫米,紫色。果未見。筍期7-8月。 [1] 

思簩竹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地疏林中或栽培於村旁。

思簩竹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中國海南 [1]  。越南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海南陵水。 [1] 

思簩竹主要價值

節間可作笛;竿用於做竹牆,破篾編織各種竹器。 [1] 

思簩竹參考資料

思簩竹(南方草木狀) Schizostachyum pseudolima McClure in Lingnan Sci. Journ. 19: 537. 1941. et in Journ. Arn. Arb. 23:101. 1942; 中國主要植物圖説·禾本科82頁, 圖55a, 55b, 1959; 海南植物誌4: 361. 1977; 雲南樹木圖志下冊, 1295頁, 圖598-1991.——S. lima auct. non. Merr.: McClure in Lingnan Sci. Journ. 14: 588. 1935. [1] 
參考資料
  • 1.    思簩竹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