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忻口戰役

(抗日戰爭中的戰役之一)

鎖定
忻口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山西忻口抗擊日軍,保衞太原的中心戰役。 [1-2] 
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歷時二十一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衞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名    稱
忻口戰役
發生時間
1937年10月13日 至 1937年11月2日
地    點
山西省北部忻口地區
參戰方
中國軍隊、日本軍隊
結    果
日軍勝利
傷亡情況
中國軍隊10萬餘人 [31] 
日軍2萬餘人 [31] 
主要指揮官
衞立煌
閻錫山
朱德
板垣徵四郎

忻口戰役戰役背景

日軍攻陷平津後,分兵沿津浦、平漢、同蒲三條鐵路南下,企圖奪取整個華北地區,其中又把沿同蒲路南下,奪取山西作為戰略重點。1937年9月,開始分路向晉北進攻,突破晉綏軍第61軍天鎮防線,12日攻陷大同。並以主力由蔚縣直趨廣靈,矛頭指向平型關。閻錫山急令所部在平型關佈防,同時,八路軍由陝西來援,於9月19日抵達平型關右側的上寨地區。9月23日,敵向平型關發起攻擊。國共兩黨軍隊商定,除國民黨軍隊主力在平型關正面阻敵前進外,八路軍第115師抄襲敵後,晉綏軍第71師由團城口出擊,共殲敵於平型關前。9月25日,八路軍準時出擊,取得殲敵1000餘人的重大勝利。9月28日,大同之敵南下,突破茹越口,截斷平型關後路,平型關守軍乃被迫後撤。接着敵突破寧武關雁門關以及整個內長城一線,於30日佔領代縣 [3]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全國軍民奮起抗戰。在國共兩黨未達成合作抗日的協議之前,閻錫山於7月31日即允許彭雪楓同志“使用紅軍和中共中央代表名義”,進行公開活動。8月下旬,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編入第二戰區戰鬥序列,八路軍駐晉辦事處正式成立。國共合作在山西進行抗戰的局面形成了。 [3] 
中國政府最高軍事當局“為挽回危機。着眼於山西要地之確保,決定轉用平漢線兵力” [4]  。10月2日。命衞立煌率國民革命軍第十四集團軍四個師又一個旅。經正太路運往太原,增援晉北,得悉南下的日軍總兵力約5萬人。攜帶眾多炮隊,共計250餘門。 [5]  衞立煌與閻錫山商討之後認為“晉省在軍事上地位極佔重要,在決戰上地形亦復有利,自應保持重大兵力。以求開拓戰勝之途。現平漢正耐及雄源方面。聞敵兵均少。以敵方在戰略上有利之行動判之,必轉移大兵於晉北”。鑑於此。衞建議“再設法抽調數師。即向太原以北輸送。仰於優勢兵力使用於決戰方面。” [6]  經與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周密研究,決定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區組織會戰。由衞立煌任前敵總指揮。

忻口戰役戰役起因

忻口,左倚雲中河,右託五台山,是太原北部的屏障。守住了忻口就能守住太原,守住了太原就可定山西而保華北。正是因為忻口有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日寇為了實現迅速奪取華北的戰略企圖,在平型關戰役結束後就調集重兵五六萬人、坦克150輛、大炮250門 [33]  ,在日酋板垣徵四郎率領下向忻口進犯。 [7] 
10月1日,日本中央統率部以臨參命第120號,命令華北方面軍應以一部兵力在山西北部作戰佔領太原。 [8]  10月7日,日軍攻下崞縣原平)後,前鋒到達忻口。10月13日晨,敵軍開始發起全線大規模進攻

忻口戰役兵力對比

忻口戰役日軍

在忻口參戰的日軍部隊有:第五師團、混成第15旅團、堤支隊、壹島支隊、第109團第163聯隊2個大隊和獨立混成第1旅團機械化步兵聯隊。共約2.05萬人。 [9] 

忻口戰役中國軍隊

第2戰區將部隊編為右、中、左及預備等4個集團軍:
以第18集團軍及第73、第101、新編第2師為右集團軍,歸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指揮,在五台山至峨口之線佔領陣地。
以第14集團軍、第9、第15、第173第19軍等部為中央集團軍,歸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衞立煌指揮,在蔡家崗、南懷化、大白水一線佔領陣地。
以第68、第71、第120師及獨立第7旅等部為左集團軍,歸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指揮,在黑峪至陽方口之線佔領陣地。
以第34、第35、第61軍及第66師等部為總預備軍,歸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指揮,配置於定襄、忻縣地區。 [32] 

忻口戰役主要過程

  • 崞縣、原平前哨戰
忻口作戰·中國軍隊防禦部署要圖,1937年10月6日 忻口作戰·中國軍隊防禦部署要圖,1937年10月6日
日軍第5師團長板垣接受了攻佔太原的命令後便指揮所屬第21旅團和關東軍混成第2、第15旅團向太原發動進攻。10月3日,日軍第5師由大營鎮出發,6日在代縣集結。混成第2、第15旅於10月1日由代縣沿公路分別向崞縣、原平進攻。 [10]  此時,第2戰區第19軍王靖國部憑藉有利地形,對日軍的進攻奮力抗擊,遲滯了敵軍的行動,併為主力部隊集中佈防贏得了時間。 [11] 
10月4日,日軍佔領陽明堡,接着圍攻崞縣城,被守軍第19軍擊退。10月5日,日軍一部攻擊陽方口獨立第7旅陣地。經徹夜激戰,陣地被日軍突破,該旅於6日退守段家嶺、瓦窯、焦家寨、軒崗一帶。當日日軍佔領寧武城。是日14時,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逼進崞縣北關外西橋一帶,第19軍2個團的陣地被毀,傷亡慘重。日軍混成第15旅團同時攻擊原平。在此地防守的第196旅與敵浴血搏鬥,日軍連續衝擊五六次,均被守軍擊退。
右翼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於10月3日即命令第120師主力協同晉軍獨立第7旅利用神池、寧武西南山地遲滯日軍進攻;並令宋(時輪)支隊盡力破壞雁門關、岱嶽鎮懷仁一帶橋樑、道路、電線,襲擊日軍的小部隊,令李(井泉)支隊在利民堡神池八角堡地區之間尾襲南進之日軍 [12]  。朱德、彭德懷隨即於6日12時又電令第129師由同蒲路運至河邊村轉五台,準備協同第115師從台懷間向平型關、繁峙渾源出擊。
10月7日,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在飛機、大炮支援下猛攻崞縣城西北,中國守軍殘部退出崞縣城,轉移於辛章村附近。日軍即跟蹤追擊到辛章村附近,攻擊原平之日軍混成第15旅團與守軍第196旅形成對峙狀態。
10月5日,第14集團軍先頭第9軍(欠第47師)到達忻口,佔領忻口附近之南懷化一帶陣地。 [11]  10月6日,閻錫山下達對日軍出擊的命令 [13]  。10月8日,閻錫山於命令各軍放棄10月6日發佈的對日軍出擊的作戰計劃,全線改取守勢。
10月10日,第14集團軍主力到達忻口,佔領忻口東西一線陣地 [14]  ,同時日軍猛攻原平。 [11]  10月11日,原平遂陷,中國第二戰區忻口前線部隊已全部進入指定位置,佔領了陣地。第二戰區作出進一步的調整部署:將中央軍擔任的25至30公里的正面防線再劃分為3個作戰地區,將中央軍區分為3個兵團,分別防守3個作戰地區。並令傅作義率總預備軍加入中央軍作戰。仍由衞立煌任總指揮,傅作義任副總指揮。 [15] 
10月12日,第2戰區又令國民革命軍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率國民革命軍第35軍及國民革命軍第61軍之獨立第2、第3旅等部開赴忻口一帶,協助中央集團軍作戰。中央集團軍總司令衞立煌將先後到達忻口地區的部隊區分力三十兵團:以國民革命軍第15軍軍長劉茂恩指揮第15、第17軍為右翼兵團;以國民革命軍第9軍軍長郝夢齡指揮第19、第35、第61、第9軍為中央兵團;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李默庵指揮第14軍及第85、第66、第71師為左翼兵團。各部隊由衞立煌統一指揮,在12日前展於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之線,準備與敵決戰。 [11]  [16] 
在日軍準備向忻口進犯時,八路軍各部隊即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部署,向敵側後展開了積極主動的攻擊。第115師獨立團於10月10 日夜,攻佔淶源縣城。第120師之第358旅主力於10月8日,夜襲寧武縣城。 [17]  該師雁北支隊於10月1日襲佔朔縣以北之井坪鎮(今平魯縣城),4日又收復平魯縣城(今平魯鎮)。接着該支隊對同蒲鐵路朔縣至大同段展開破襲戰,10日在辛莊伏擊敵運輸隊,隨即逼近大同。當日軍主力於10月中旬向忻口陣地發起攻擊後,八路軍向該敵兩翼及後方廣泛展開了游擊戰。 [11]  [18] 
  • 守軍反擊失利
日軍在10月8~11日佔領崞縣、原平後,企圖一舉攻佔忻口,直趨太原。10日,其第5師從代縣向忻口前進。12日,日軍各部隊集結於原平附近。板垣徵四郎將混成第15旅及堤支隊等部編為右翼隊,第5師力左翼隊,於13日開始向忻口陣地攻擊。因兩翼有五台山和雲中山相阻,日軍集中5000人兵力,在飛機30餘架、坦克50餘輛、炮50餘門掩護下,採取中間突破的戰法,向中央兵團第9軍第54師之南懷化陣地及左翼兵團之閻莊陣地發起猛攻。 [19]  戰至10時許,南懷化沿河工事被毀,守軍傷亡殆盡,日軍乘機渡河,突破南懷化陣地 [20]  。郝夢齡即以第17軍第21師2個團增援堵擊,衞立煌派第14軍之第10師及第61軍新編第4旅協力夾擊突入之敵。激戰終日,斃傷日軍3000餘人,擊毀坦克22輛,恢復南懷化東南高地。向閻莊進攻之敵,至黃昏時,增加到3000餘人,突破守軍前沿陣地。 [11] 
10月13日夜,衞立煌組織部隊向日軍實施反擊,企圖圍殲突入之敵。14日2時,反擊開始後,中央兵團之第35軍第218旅向南懷化以北之弓家莊日軍反擊。日軍1000餘人則向第9軍第54師之第161旅下王莊陣地攻擊。第218旅以一部增援第161旅,旅長董其武率另一部繼續向弓家莊日軍反擊,7時攻克弓家莊。8時,日軍1000餘人,坦克10輛在飛機15架、炮20餘門的掩護下,向下王莊至弓家莊一線反撲。 [21-22]  守軍連續打退敵人四次衝鋒,董其武身受重傷,仍率部將日軍擊潰。在中央兵團對南懷化附近日軍開始攻擊之際,日軍亦增兵向南懷化反撲,戰鬥甚為激烈。經一日激戰,南懷化陣地又為日軍佔領。右翼兵團經一日激戰,於20日將當面日軍壓迫於滹沱河東岸至靈山腳下一帶;左翼兵團於拂曉攻佔舊練莊,遇日軍增援部隊反撲,激戰終日,成對峙狀態。 [11] 
10月14日20時許,衞立煌親率獨立第5旅至忻口督戰,將指揮關係作了調整:由第61軍軍長陳長捷指揮第21師、獨立第2、第3旅(欠第4團)及新編第4旅,負責肅清南懷化之敵 ;由郝夢齡指揮第54師附第217、第218旅及獨立第3旅之第4團等部,擔任忻口-正面守備及向當面之敵反擊。 [11] 
10月15日,忻口正面守軍向中泥河、東泥河之敵反擊,曾一度攻佔中泥河,但在日軍增援到達後,被迫撤回。攻佔南懷化之日軍,自拂曉起,繼續向1300高地攻擊,情勢極為嚴重。左 、右翼兵團經一日激戰,仍與日軍處於對峙狀態。 [11] 
10月13日至14日,八路軍第115師之第344旅主力在平型關東北小寨村附近,斷絕日軍交通。15日,截擊由靈丘方向駛來的日軍汽車130餘輛,並打退該敵一個營的數次反撲,迫其退回靈丘。接着第344旅主力幹當日夜襲團城口,隨後收復平型關及渾源縣城。第344旅之第688團於15日夜襲沙河鎮日軍,繳獲大批糧秣和軍用物資。18日,該團又一舉攻克繁峙。 [11] 
10月15日,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於廣靈以南之馮家溝設伏,殲滅日軍步騎兵100餘人,繳獲滿載軍用物資的大車120餘輛、騾馬300餘匹。16日乘勝收復廣靈縣城。隨後收復靈丘、蔚縣、易縣、渾源、陽原等縣城。向冀西挺進之騎兵營等部,於18日克復曲陽縣城。至29日,騎兵營等部又連克平山、唐縣、完縣等城,嚴重威脅了日軍平漢鐵路北段的交通。經20余天的作戰,第115師先後收復縣城10座,切斷了張家口至代縣間日軍後方交通線。第120師向進攻忻口之日軍右翼及後方展開廣泛襲擊。其第358旅旅部率第715團於10月13日夜向崞縣西南之日軍進擊,一舉攻佔大牛店。隨即於14日乘勝向南北大常、永興村之敵進襲,斃傷日軍120餘人。第358旅之第716團深人日軍側後,打擊敵人的運輸隊。18日,該團在黑石頭溝公路兩側進行伏擊,斃傷日軍300餘人,擊毀汽車20餘輛。20日夜,又以一部襲佔雁門關;另一部破壞了廣武至大和嶺間的公路及橋樑,一度切斷了雁門關至忻口的交通。 [11]  [18] 
  • 陣地對峙戰鬥與忻口守軍撤退
衞立煌鑑於南懷化為全線鎖鑰,關係忻口戰役的全局,遂決定集中第21師、獨立第2、第5旅及新編第4旅等部共5個旅的兵力,殲滅南懷化日軍;並以第68師由秦家莊、舊練莊向前後城頭行動,夾擊該敵。限於16日零時前後開始攻擊。閻錫山得知當面之敵增加,恐中央集團軍兵力不足,遂電令朱德總司令指揮所屬截斷敵後交通,以阻敵續增;並即派第73師及第101師之第201旅等部,迅速輕裝赴忻縣,歸傅作義指揮。 [11] 
忻口作戰·中國軍隊轉移攻勢戰鬥要圖,1937年10月14日—16日 忻口作戰·中國軍隊轉移攻勢戰鬥要圖,1937年10月14日—16日
10月16日2時,南懷化陣地反擊戰正式展開。第218旅由弓家莊向南懷化敵側背攻擊,7時攻佔舊河北,9時佔領南懷化北端河岸。是時,日軍飛機10餘架,協助其地面部隊一再反撲,終被擊退。郝夢齡率部向佔領南懷化之敵奮勇反擊,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戰鬥異常激烈。經晝夜激戰,佔據南懷化以南之日軍,大部被殲。此戰,日中雙方軍隊均傷亡數千人, 9軍軍長郝夢齡中將、第54師師長劉家麒少將(犧牲後被追晉為中將)、獨立第5旅旅長鄭廷珍少將等,均壯烈殉國。連日鏖戰,部隊傷亡慘重,衞立煌除派陳長捷統一指揮中央兵團各部隊繼續作戰外,並電呈蔣介石,請求迅籌援軍。蔣介石即派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集團軍之第41軍由潼關一帶兼程馳援。閻錫山也急令第94師及第177師之第529旅由五台山之耿鎮龍泉關一帶星夜趕赴蘭台鎮、二十里鋪間,歸衞立煌指揮。 [11] 
與此同時,日軍汽車400餘輛,滿載步兵,由團城口西進。衞立煌遂決心固守陣地,以等援軍到達,再行反擊。乃令第217、第218旅分別撤至忻口附近集結;第54師界河鋪北岸之一部亦撤至界河鋪以南佔領預備陣地。並以國民革命軍第19軍軍長王靖國為中央兵團總指揮,第61軍軍長陳長捷為副總指揮。是日24時,衞立煌又對部隊部署作了調整,將部隊區分為左地區隊、右地區隊、中央地區隊(即原左、中、右翼兵團),分別配置於張家莊、靈山、界河鋪、大白水、南峪之線陣地,待後續部隊到達,再由兩翼轉移攻勢,包圍殲滅當面之敵 [23]  [11] 
10月17日至19日,日軍陸空協同不斷向中央集團軍之靈山、南懷化東北高地、官村、大白水等陣地猛烈攻擊。守軍擊毀其坦克、裝甲車各20餘輛,使日軍攻擊未能得逞。自20日起,日軍先後對中央集團軍各陣地施放大量催淚性毒氣,並向守軍陣地實施爆破。 [11] 
日軍在地面攻擊受挫,遂由代縣西南之陽明堡機場頻繁出動飛機,加緊了對忻口陣地的轟炸 。此時,八路軍第129師先頭部隊第769團,進抵滹沱河南岸蘇龍口一帶,發現日軍飛機不斷由北岸的陽明堡機場起飛,遂決定出其不意,夜襲機場。 [11] 
10月19日凌晨,第769團各部隊分別進至預定地區。擔任主攻的第3營順利偷渡滹沱河,潛入機場,發起攻擊,經過1小時激戰,共毀傷日軍飛機24架,殲滅日軍100餘人,八路軍傷亡30餘人,營長趙崇德殉國。(“129師之陳錫聯謝富治團,乘黑夜襲入陽明堡機場,燒燬日機二十餘架,殲滅守敵約一個大隊”)
10月22日,日軍增援部隊萱島支隊也投入了戰鬥。守軍頑強抗擊 [24-25]  ,並適時組織反突擊,雙方形成拉鋸戰,戰至11月1日,守軍雖“戰鬥員傷亡三分之二以上”,“日耗兩團上下 [26]  ”,但陣地仍巍然屹立。 [11] 
10月23日,八路軍第359旅(欠第718團)在陽明堡西南之王董堡伏擊日軍運輸隊,毀敵汽車7輛。此後 ,不斷襲擾過往日軍,使敵交通運輸進一步陷入癱瘓。由於第115師和第120師的積極作戰,使進攻忻口之日軍與大同、張家口的交通中斷,糧、彈、油料等供應斷絕,迫使敵人不得不借飛機來輸送給養。衞立煌10月24日在給蔣介石的密電中稱:“敵自雁門被截斷,糧秣極感困難,現向地方徵發雜糧中。 [27]  ”為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連電嘉獎,蔣介石於10月17日致電朱德、彭德懷:“貴部林師及張旅,屢建奇功,強寇迭遭重創,深堪嘉慰。 [28]  [11] 
忻口前線守軍與日軍對峙了20餘日,日軍無法前進,其後方及交通運輸線又受到第18集團軍游擊戰的嚴重威脅,陷於被動的境地。但晉東守軍防禦失利,娘子關、平定、陽泉等地相繼失守,部隊正在向太原潰退,因此閻錫山於10月31日夜間決定忻口地區的守軍全線後撤。 [29]  11月2日10時,衞立煌遵照閻錫山的電令,下達轉進命令 [30] 
忻口地區前線各兵團遵照衞立煌命令,於2日黃昏後脱離陣地向後撤退,由於事先已有撤退的準備與部署,因此秩序尚好。日軍於當夜發覺守軍撤退,於3日拂曉發動追擊,爾後從太原北方協同由晉東進入太原附近的日軍會攻太原。 [18] 

忻口戰役歷史意義

忻口戰役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和不可一世的驕蠻姿態,極大地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是全面抗戰開始後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緊密配合下取得的一次成功的防禦戰,各部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以傷亡10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2萬餘人,創造了華北戰場殲敵最新的紀錄。 [31]  (人民網)
這一戰役破壞了日軍的河北平原會戰計劃,使平漢線中國軍隊得以南撤 [7] 

忻口戰役歷史評價

“敵曾以全力猛攻忻口,遭受了忻口抗戰部隊的猛烈的襲擊。忻口戰爭是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戰爭,郝、劉兩將軍在前線同時作了壯烈的犧牲,衞立煌將軍指揮下的全線部隊,雖遭受了重大傷亡,毫未動搖;許多忠勇將士的英勇奮鬥,是值得每個同胞永遠紀念的。”任弼時《山西抗戰回憶》)
“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在盧溝橋戰鬥和淞滬、忻口、台兒莊等戰役中英勇作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鬥志,打破了敵人在幾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神話。”彭真《在首都各界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忻口戰役後世紀念

忻口戰役紀念建築

忻口戰役紀念建築
名稱
地址
山西忻州市北25公里忻口村。

忻口戰役相關影視

忻口戰役影視劇
名稱
類別
播出/上映時間
電視劇
1988年
參考資料
  • 1.    陳顯泗;尹明新,李廣一.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 ,1992-12
  • 2.    熊武一,周家法;卓名信,厲新光,徐繼昌等.軍事大辭海 上:長城出版社 ,2000-05
  • 3.    劉存善.忻口戰役始末:《民國檔案》,1986 (1) :97-101
  • 4.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G].台北:台灣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55,第10頁。
  • 5.    衞立煌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10月13日。
  • 6.    衞立煌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10月5日。
  • 7.    戰史今日11月2日:忻口戰役結束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19-09-29]
  • 8.    日本防衞廳研究所戰史室編:《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中華書局1981年5月版,第1卷第2分冊,第62頁。
  • 9.    劉存善,劉大明.忻口戰役日軍究竟有多少?:《文史月刊》 ,1998 (6) :183-188
  • 10.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G].台北:台灣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55,12:閻錫山命令王靖國第19軍,姜玉貞第196旅等部隊“死守崞縣、原平、忻口鎮、忻縣各要點,遲滯敵人前進,以待後續部隊到達”。
  • 11.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抗日戰爭全史: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1990年11月
  • 12.    《朱德、彭德懷關於敵軍和友軍情況與八路軍的戰略部署致林彪等電》(1973年10月6日),原件存中央檔案館:10月6日,朱德、彭德懷接到了戰區決定向崞縣、原平之敵出擊的計劃後,便對各部隊發出如下電令: 我軍以協同友軍展開戰局保衞山西之任務,部署如下: 一、115師以待機姿態,協同友軍襲取平型關、大營鎮,相機略取渾源、應縣之目的,徐旅進至五台、台懷以東之麻子溝、白堂子附近地區,封鎖消息,偵察平型關、大營鎮敵情、地形。陳旅進至石咀、台懷鎮間之白火庵、石佛鎮地域,偵察砂河鎮、龍泉村之敵情、地形。獨立團暫在上寨、下關、冉莊,迅即補充棉衣、彈藥後,進至渾源、大營鎮、靈丘之間,向繁峙、應縣、渾源積極活動,儘可能切斷廣武、山陰段公路,與宋支隊東西呼應。二、120師張旅主力,應即配合馬旅夾擊寧武以南之敵。得手後集結義開鎮待機。宋支隊背靠岱嶽鎮以西山地後,應即向岱嶽鎮、懷仁、山陰活動,破壞公路交通。王震率所部進至忻縣以西后,即歸還賀、蕭指揮。三、我129師及晉軍61軍,另行規定。
  • 13.    轉引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印《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第三輯第30冊:一、自昨日(5日)以來,知對我崞縣19軍及原平姜旅、軒崗馬旅猛烈圍攻中,其後續部隊位置不明。娘子關、龍泉關一帶有我第2集團軍扼敵西進。 二、本戰區軍擬對侵入平型關、雁門關、陽方口之敵,乘其立足未穩迅速擊破,並先殲滅圍攻原平、崞縣之敵。 三、右翼軍以一部對平型關方面警戒,以主力進出代縣、繁峙間截擊敵人。 四、中央軍由忻口通崞縣公路兩側地區向原平、崞縣之敵進攻。五、左翼軍速掃蕩寧武、朔縣之敵,並進出廣武以北地區,遮斷敵之後路聯絡。六、騎兵何(柱國)軍應協同左翼軍掃蕩朔縣以北殘敵,爾後進出岱嶽(廣武北25公里)附近地區,斷敵後方聯絡。騎兵趙(承綬)軍在平魯、右玉、涼城以西地區活動,阻止綏遠方面敵軍南下,並相機進出大同附近,截斷平綏鐵路。 七、總預備軍暫位置於太原以北地區,爾後隨戰況之進展再行推進。 八、各軍作戰地境如下:1.右翼軍與中央軍:東冶鎮,天池溝,張仙堡,代縣饅頭山。2.中央軍與左翼軍:東峪村,盤道底,瓦屯,孫家坪,盤道梁。線上均屬右方軍。九、預期於蒸(十日)晚開始動作。
  • 14.    10月10日,閻錫山命令:右翼軍以一部由東冶鎮經牛解村、蘇龍口道路,乘中央軍與敵激戰之際進出陽明堡方面,斷敵歸路;中央軍應於11日拂曉前以一部進出於原平東方1605高地至神山高地之線,並速向圍攻原平之敵進攻,援助第196旅;左翼軍應於11日以主力進出於王家莊(原平西偏北約17公里)、彭家塔之線,協助中央軍進攻。並令總預備軍以主力推進至部落鎮附近。又命令楊愛源總司令速以一部聯合軒崗附近第18集團第120師及騎2師肅清寧武城及陽方口殘敵。
  • 15.    《民國檔案》1988年第1期《忻口戰役始末》:具體部署如下: 1.右地區:東起龍王堂,西到界河鋪,其間的南郭下、東西榮華、東西南賈為主要作戰區域。右翼兵團負責本地區作戰。2.中央地區:東起界河鋪,西至新練莊,其中下王莊、弓家莊、舊河北等村與雲中河南的界河鋪、關子(官莊)、南懷化(河南)為主要作戰地域。中央兵團負責本地區作戰。3.左地區:東自新練莊,西至南峪,其中大白水、朦騰、南峪等村為主要作戰地域。左翼兵團負責本地區作戰。衞立煌並就新作戰地區重行部署如下: 1.空軍指揮官:北正面空軍司令陳棲霞,轄各類飛機共4隊。2.右翼兵團:轄第15軍,由該軍軍長劉茂恩任指揮官,指揮部設在受祿村。 3.中央兵團:轄第9軍、第21師、炮兵第23團及第26團之一營、戰防炮營裝甲2隊,由第9軍軍長郝夢齡任指揮官,第61軍軍長陳長捷任副指揮官,指揮部設在忻口西北高地後溝戰備窯洞內。(先後增援的部隊有第13軍1個團、第19軍9個團、第33軍5個團、第35軍8個團、第61軍8個團。) 4.左翼兵團:轄第14軍15個團、第94師4個團、第33軍3個團、第34軍4個團,由第14軍軍長李默庵任指揮官,指揮所設在沙窪村。 5.總預備隊:為第17軍、第34軍第203旅殘部,共約5個團兵力。
  • 16.    12日,衞立煌又進一步明確所部部署和任務,即:1.飛行隊着於明日(13日)起應逐日派機偵察原平以南之敵,以偵察原平、崞縣、代縣間敵後續部隊之狀況。2.右翼兵團應仍佔領上社村、營房裏、靈山之線,重點置於左後方,與中央兵團確取聯繫,並於下莊子、東新莊、東西岔村各要點配置警戒;另以一部向右前方對代縣以南地區儘量活動,確實掩護軍右側之安全,並以一小部佔領南神頭、享子頭以東高地,為爾後轉移攻勢的支撐點。3.中央兵團仍應占領三家莊以北界河鋪、南懷化、新練莊之線,重點置於中央右後方,與左右兩兵團確取聯繫,並於板市、下王莊各處佔領前進陣地。4.左翼兵團仍應占領秦家莊、大白水、南峪之線,重點置於中央後方,與中央兵團確取聯繫,並於後城頭及1482高地之線配置警戒,並以小部向神山以南地區活動,確實掩護軍左側之安全。5.炮兵應以一部置於紅溝以北地區,主力於劉村、大唐林地區佔領陣地,先制壓敵炮兵,並阻止敵前進;爾後以主力指向左翼兵團正面之敵,直接協助該兵團。總預備隊之位置:第17軍(欠第21師)仍於西馮村附近;獨立第5旅仍於忻縣附近,爾後赴關城鎮歸建。各兵團的作戰分界線規定為:1.右翼軍與右翼兵團間為東冶鎮、天池溝迄代縣相連之線。2.右翼兵團與中央兵團之間為大有張村、寺家莊、南郭下亙原平以東滹沱河右岸相連之線。3.中央兵團與左翼兵團間為泉子溝、秦家莊、王家莊、小原平、班村、田家莊相連之線。4.左翼兵團與左翼軍間為東峪、盤道底、山水村相連之線。
  • 17.    大公報(漢口版)(第12292號)[N].1937-10-18(2):“我右翼軍自上月25日敗敵於平型關後,我軍一部於十日夜襲淶源城,守城之敵向易縣逃去,我繳獲軍用品甚多”,“我右翼另一部十四日在平型關靈丘線截住敵汽車一百三十餘輛”。
  • 18.    郭汝瑰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5-01
  • 19.    衞立煌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10月13日:敵機約三十架竟日往復在我郝(夢齡)李(仙洲)兩軍陣地及忻縣轟炸,並以戰車約五、六十,炮約四、五十門,掩護步兵約五千,猛烈分向南懷化、閻莊我五四師、十師陣地反覆搏戰,迄晚未停”。
  • 20.    黃祖壎等致何應欽密電,1937年10月14日:“激戰九時,該師(五十四師)以傷亡過巨,至該陣地被敵突破”。
  • 2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G].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5:10月13日,閻錫山致電大本營:“本早七時,敵飛機、戰車各三四十架,掩護步兵向我北方陣地猛力進攻,雙方炮火極烈,敵機不斷轟炸,敵我步兵在南槐(懷)化陣地肉搏多次,卒被我擊退。”:
  • 22.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G].台北:台灣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55:13日,日軍攻佔崞縣、原平後,“即以板垣指揮的第五師團,及關東軍第一第十二師團等部,約五萬餘人,以中央突破方法攻擊忻口陣地之南懷化高地”。
  • 23.    調整部署如下:1.以第94師師長朱懷冰擔任獨立支隊長,立即佔領營房裏、隘路口及龍王堂兩側高地,主力置於龍王堂東端,應與右地區協調行動,作向原平東北附近地區挺進以直接威脅敵後方的準備。2.以第15軍、第17軍(欠第21師)編成右地區隊,由第15軍軍長劉茂恩任總指揮,立即佔領張家莊北側亙西南賈村、靈山、界河鋪(不含)陣地,並縱深配備,主要防禦方向在靈山方面,與中央地區隊緊密聯繫,堅拒敵人,並在東、西榮華設置前進陣地。3.以第19軍、第35軍、第61軍、第9軍,及第21師、炮兵第28團、戰防炮2個連、裝甲車1個隊編成中央地區隊,以第19軍軍長王靖國、第61軍軍長陳長捷分任正、副總指揮,應即就現地佔領界河鋪、官莊、秦家莊(不含)地區陣地,並縱深配備兵力,保持主要防禦方向在中央方面,與左、右地區隊協力,堅決消滅進犯敵軍;在紅溝、1300高地至劉莊(不含)地區構築據點式預備陣地,並應派出兵力迅速殲滅侵入南懷化及以東的殘敵。4.以第14軍、第68師、第71師、第85師、炮兵第26團附第2師炮兵營、戰防炮營(欠2個連)為左地區隊,以第14軍軍長李默庵任總指揮,應立即就現地佔領新練莊(不含)、秦家莊、大白水、衞村、南峪地區的村落及高地,保持主要防禦方向在中央。該地區原有的舊練莊、蘭村、衞家莊、麻峪等地前進據點仍應確保,並在是莊、小重村、楊胡村間利用村落迅速構築據點工事。 5.規定新的作戰地境。6.空軍仍執行原任務。炮兵隊應在井溝、劉莊中間地區佔領陣地,以主要火力摧毀敵軍炮兵陣地後,支援步兵阻止、殲滅敵人於陣地前方。
  • 24.    衞立煌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10月23日:日軍“使用催淚彈、煙幕彈、燒夷彈、達姆彈,並新添大口徑炮集中射擊”,“現在八五師編一營餘,第十、第廿一、第五四、第八三各師各可編三、四、五營不等”。
  • 25.    衞立煌致蔣介石密電,1937年10月27日:“我八三師四九四、四九七兩團各利百餘,幹部犧牲殆盡,排付已升任營長”,“現戰鬥員傷亡三分之二以上,現多以雜役兵參戰”。
  • 26.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1987年版,第510頁
  • 2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1987年版,第505頁
  • 28.    《民國檔案》1985年第2期,第34頁:電中所説“林師”指林彪任師長的第115師,“張旅”指張宗遜任旅長的第120師第358旅。
  • 29.    《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第三輯第30冊:11月1日,閻錫山致電衞立煌:“我晉東軍因受優勢之敵壓迫,正逐次向太原以東地區轉移中,除已令傅總司令在太原佈置城防,以固我資源重地外,希貴部在菜水塢、青龍鎮、天門關之線佔領陣地,俟敵接近,一舉而殲滅之,並協助固守太原之傅(作義)軍依城野戰,以保衞太原。”
  • 30.    《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第三輯第30冊:一、娘子關、平定、陽泉先後失陷,我晉東軍受敵壓迫,正逐次向太原以東地區轉移中。 我第203旅已於曹村、芝郡村、匡村堡、東社村、外澗溝西南1098.4高地之線佔領陣地。又我66師之第206旅(欠1團)13式山炮1連,18式山炮2門已令於楊家墳、王家山、石嶺關、宋川村之線佔領陣地,統歸總指揮王靖國指揮,掩護軍之轉進及陣地佔領。二、軍以確保太原、防敵深入、協同友軍將其殲滅之目的,擬於本日(2日)夜先向太原以北附近地區轉進,佔領既設陣地。 三、我飛行隊應於明日拂曉,以全部掩護軍之轉進。 四、右地區隊應於本日21時起,由現陣地開始分經玉會村、代郡村、南湖村、鴉兒坑、晉莊、城鵲日、趙莊、後李家山、水溝村道及其以東平行路,先向鄯都村、錢家坡一帶附近地區行進,明晚續向川套裹、窯子上之線轉進,佔領陣地,以一部於黃代溝、趙莊之線佔領前進陣地。原配屬該地區炮兵一部着即歸還28團之建制(但須日暮後始得移動)。五、中央地區隊應於本日日暮直後,酌派一部增加於203旅佔領陣地,並另抽第21師迅增石嶺關,佔領掩護陣地,其餘部隊於21時起,由現陣地開始分經忻太公路及其兩側平行路,先向石嶺關、宋川村一帶以南附近地區行進,明晚續向窯子上、青龍鎮、周家山之線轉進,佔領既設陣地。但該地區炮兵集團除着留一連任協力掩護部隊外,餘於黃昏直後速向前後李家山、黃花園附近地區轉進,佔領既設陣地。 六、左地區隊應於本日日暮直後,酌派小部取捷徑,先期佔領會理村東側小道亙合索村、陀羅村各南側一帶高地之線,確實連繫203旅,掩護軍之轉進;其餘部隊於本日(2日)21時起,分經南高村、東分城、依堤村、五家咀、土牆山道及其以西平行路,先向田莊村、後交附近地區轉進;即以有力一部佔領邢家山、馬狐溝、南馮村之線一帶高地,掩護軍陣地佔領(佔領陣地),並與21師確取聯繫。主力於明晚續向衞象坡、東青善、西青善及東坡村迄天門關之線轉進,佔領縱深陣地。以一部於泥屯鎮佔領前進陣地。但該地區炮兵集團除酌留一連作協力掩護部隊外,餘於黃昏直後向東留村、宇文村附近地區轉進。又,爾後酌抽一師以上於新城村以南附近地區集結為軍預備隊。七、各地區隊本日21時以前主力轉進時,第一線應置一小部對當面之敵進行抗戰,非受敵真面目攻擊,拂曉前不得全撤。對涼樓台、代郡村、辛莊、邵落鎮、高村鎮、南坪村及白家山、鴉兒坑、府會鎮、莊磨鎮、三交鎮兩線應佈置有力後衞。如受敵壓時,應講求變換為小部隊,利用村落山地向敵側背出擊,以遲滯其前進。 八、各地區隊轉進限4日午以前到達指定線佔領陣地。 九、裝甲汽車隊着暫配屬中央地區,應儘量阻敵前進,並負充分破壞沿途橋樑之責,務使於半個月內汽車不能通行。十、轉進間作戰地境如次:(一)右地區隊與中央地區隊間為玉會村、谷村、東張村、溝北、棘針溝、趙莊、寮子、水溝村相連之線。線上及以東屬右地區隊。(二)中央地區隊與左地區隊間:井溝、六石村、肖家峪、宋川村西側1500高地、五家咀、土牆山、東塢村、新城村東端相連之線。線上及以東屬中央地區隊。
  • 31.    忻口戰役: 國共成功合作的防禦戰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5-09]
  • 3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 中國抗日戰爭史 中[M].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15.01.第72頁.
  • 33.    黃埔軍校同學會主編.《黃埔師生與抗日戰爭 下》:華文出版社,2017:第71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