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忠讜

鎖定
忠讜,漢語詞彙,拼音是zhōng dǎng,意思是忠誠正直。
中文名
忠讜
拼    音
zhōng dǎng
釋    義
忠誠正直
注    音
ㄓㄨㄙ ㄉㄤˇ

目錄

忠讜解釋

忠誠正直。

忠讜出處

漢 蔡邕 《琅邪王傅蔡朗碑》:“規誨之策,日諫於庭,忠讜著烈,令聞流行。”
唐 李白 《經離亂後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葅。”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行幸》:“ 隋氏 之亡,其君則杜塞忠讜之言,臣則苟欲自全。”
唐 李洞 《述懷二十韻獻覃懷相公》:忠讜期登用,回邪自震驚。雲開長劍倚,路絕一峯橫。
明 何景明 《寧母朱太夫人狀》:“昔 滂 有母,澄清之志行; 軾 有母,忠讜之節立。”
《花月痕》第四六回:“次日,內閣傳旨,御史 梅山 ,忠讜可嘉,著賞人蔘二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