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忠藎

鎖定
忠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zhōng jìn,釋義:猶忠誠,《三國志·蜀志·董和傳》有記載。
中文名
忠藎
拼    音
zhōng jìn
注    音
ㄓㄨㄙ ㄐㄧㄣˋ
解    釋
猶忠誠

目錄

忠藎釋義

忠誠。 [1] 

忠藎出處

《三國志·蜀志·董和傳》“後從事於 偉度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偉度 ﹞為 亮 主簿,有忠藎之效,故見褒述。”

忠藎例句

唐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詩:“忠藎不為明主知,悲來莫向時人説。” [2] 
唐 錢起 《哭曹鈞》:苦節推白首,憐君負此生。忠藎名空在,家貧道不行。朝來相憶訪蓬蓽,只謂淵明猶卧疾。
宋 汪藻 《韓世忠除兩鎮節度使制》:“爾既殫於忠藎,歸飲至於廟,我何愛於寵褒。” [3] 
明 王玉峯 《焚香記·赴任》:“須補報君恩,盡忠藎,安黎庶。”
陳繼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須之職。’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須主簿。’” [4] 
魏源 《再書<宋名臣言行錄>後》:“而謂黨奸諛,抑忠藎,恐起 嶽 檜 二人質之,亦未必受此等諛謗也。” [5] 
薛福成《庸盦文外編·葉向高論》:“史又稱向高用宿望,居相位,憂國奉公,每事執爭效忠藎,帝心重之,禮貌優厚。”
聶紺弩 《古時候的公務員》:“君主需要臣僕的忠藎,遠過於需要他的良心與智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