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忠侖公園

鎖定
忠侖公園是市委、市政府201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總面積約67萬平方米,園內東芳山植被茂密,有相思林、龍眼林、檸檬林等,並遍佈形態各異的石頭,具有較好的登高攬勝休閒功能。有關部門將東芳山作為公園一期建設的主要內容。
忠侖苗圃內有媽祖廟《神宵宮》神宵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每逢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日,神宵宮老人理事會,提前安排,忠侖神宵宮到何厝順濟宮謁祖進香,在何厝舉行繞境活動,何厝村民擺出貢品來祭拜媽祖,村民們祈求平安。
中文名
忠侖公園
外文名
Zhonglun Park
地理位置
廈門市思明區金尚路62號側(近禹州花園)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670000 m²
著名景點
相思林
龍眼林
神宵宮
媽祖廟
成立時間
2011年

忠侖公園建設規劃

忠侖公園
忠侖公園(32張)
公園已建成約40萬平方米,還有約25萬平方米的用地未建成,主要原因就是徵地拆遷、單位搬遷等問題,這使得該公園建設一直難以配套完整。
忠侖社的拆遷安置房已於2008年初基本建成,投入建設資金約5億元,這為忠侖社的拆遷安置提供了便利條件。
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建議將“加快徵地拆遷,推進忠侖公園建設”的議案列入常委會議程,交由市政府辦理,這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忠侖公園後期建設可望提速。建議認為,政府應加快忠侖社和周邊單位的徵地拆遷安置,推進忠侖公園後期建設,提升公園環境,加強公園管理。
忠侖公園總體規劃用地面積為64.9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後將是島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1] 
規劃建設的兒童生態園位於忠侖公園西南園區東芳山腳下,規劃面積約3.5萬平方米,項目投資約983萬元,項目不是新建,而是在現有兒童遊樂區項目較為簡易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和完善。2011年項目正在申辦方案審批前的建築指標核算,預計明年“六一”前有望投入使用。

忠侖公園主要景點

忠侖公園綜述

忠侖公園
忠侖公園(5張)
忠侖公園一期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兩個入口,分別為金尚路西入口和蔡塘附近的呂嶺路北入口,並配套建設夜景工程。還將建兩個停車場、兩個環保公廁和一些園林小品,以及一條連接兩個入口的園內路和數條登山步行道等。
從位於呂嶺路的公園北入口進入,路的兩側就是面積達100多畝的桃花林,這是忠侖公園的一大特色。3000多棵桃樹高的有數米,間隔還種了300多棵只有1米高左右的壽桃,如此大面積引種桃花,在廈門市尚屬首次。
沿着公園的林間道前行不遠,就看到了一個直徑約38米的榕樹廣場,據説廣場中的巨榕“年齡”高達500年,在忠侖公園裏這還不算是最長壽的呢!廣場全部用花崗岩自然鋪砌而成,在設計上保留了自然的風貌。
西入口的蓮花峯是忠侖公園另一亮點。據專家介紹,蓮花峯以前是岩石環拱,峯上林木葱鬱,有蓮花座,故得其名。峯下豁然開朗,山貌如芙蓉出水,娉娉臨風孤芳獨秀,被這一帶居民稱之為“風水石”。
公園二期、三期將栽上一些不同花季的林木,如春天的桃花和油菜花、夏天的鳳凰木、秋天的三角梅和冬天的木棉與象牙紅等,忠侖公園將成為一個以四季花為主題的公園。

忠侖公園忠侖神宵宮

神宵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神宵宮歷史悠久,始建於宋朝,現位於忠侖公園(忠侖苗圃)。歷史上修建數次,最後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宵宮,被綠樹所環抱,四周綠樹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宵宮彷彿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使人心曠神怡。
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一般比較高壽,這不但跟這邊的優越環境有關,勤勞的村民還得到媽祖的保佑。這裏流傳着這樣的幾個故事:
宮內供奉天上聖母——媽祖、天尊公、關帝公、閻王爺、註生娘娘、馬師爺、虎將軍、土地公、中壇元帥三太子、金吒、劉備、張飛。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宮廟舉行酬神演戲(歌仔戲)、媽祖
繞境巡安,保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神宵宮的村民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都到何厝順濟宮進香。有一次神宵宮媽祖到何厝順濟宮時,媽祖顯靈,發現何厝—民家裏有一小偷,令神童去抓小偷,最後小偷被抓到。這個故事一直流傳於何厝與忠侖乃至整個廈門的民間。另有一次,到順濟宮進香時,剛好何厝有一村民吃飯時被小竹絲阻塞喉嚨數天不出,快到死亡邊緣,媽祖顯靈,即刻把小竹絲排出體外,該村民平
安無事,這也成為佳話流傳於民間。還有一次,是在抗日戰爭時,日本攻打廈門,神宵宮裏放稻草,日本鬼子要放火燒廟,但是一直燒不起,日本鬼子膽顫心驚。這更是神奇!還有很多傳説故事令神宵宮名聲在外,家喻户曉,因此常有香客到此朝拜,香火鼎盛。
忠侖全社村民擺香案桌迎接聖駕
宮內對聯有:
神佑鄉間招百福,宵護裏社納千祥。
石鼓音明威聲雷達播,神宵崇祀典廟貌豐新。

忠侖公園榕樹廣場

沿着公園的林間道前行不遠,就可以看到一個直徑約38米的榕樹廣場,廣場中的“巨榕”年齡高達百歲。廣場全部用花崗岩自然鋪砌而成,在設計上保留了自然的風貌。

忠侖公園蓮花峯

忠侖公園 忠侖公園 [2]
蓮花峯是忠侖公園另一亮點。蓮花峯上樹木葱鬱,有蓮花座,故得其名。蓮花峯下豁然開闊,山貌如芙蓉出水,被附近居民稱為“風水石”。

忠侖公園摩崖石刻

忠侖公園
忠侖公園(24張)
在建設忠侖公園時,在荒草叢中意外發現一塊酷似鸚鵡的巨石,石上還刻有兩塊從未被文史資料記載過的摩
崖石刻。 從金尚路北大生物園旁走上去,遠遠可以看到清理乾淨的小山坡上矗立着3塊大石頭。中間的一塊巨石的頂部好似被人有意削尖,恰似一隻鳥的尖嘴。削尖的下部則像是鳥的身體,既像是在警覺地環視四周,又似駐足在巨石上小憩。在巨石的下面,還有一個洞口,走入這個天然石洞,裏面的空間可容納十幾個人。
據忠侖苗圃管理人員和當地村民介紹,金門炮戰時,五通一帶落下不少對岸的炮彈,一些村民不幸被擊中,驚恐的村民跑到巨石間的山洞中躲藏,不少人都躲過了戰火。後來,有一段時間島內亂開山炸石,巨石背後的大片山石被炸燬,前面的幾位巨石一直保留着。至於石頭上面刻的字,由於長期被荒草遮住,他們一直不知曉。
巨石的摩崖石刻字跡較淺,但“鸚哥石”3個用行書刻下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見。旁邊還有一幅5行楷書,落款人為“連江林煥章”。經我市文史專家初步研究發現,這兩幅廈門文史學家尚未發現的新摩崖石刻,一幅為中國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虞愚所題“鸚哥石”。另一幅則為1928年(即民國十七年)的“風水石”的題刻《蓮花峯》。
文史專家洪卜仁查閲了所藏的各個版本的地方誌,均未找到有關“鸚哥石”和《蓮花峯》的記載。 “這個景點的發現,我想至少有兩個方面的突破,一是此前湮沒在荒草當中,沒有人發現,在民國廈門志中均沒有記載該景點,填補了地方誌的一項空白,另一個方面,隨着忠侖公園的建設,這將成為新公園的一大文化亮點。”

忠侖公園文化價值

忠侖公園 忠侖公園 [3]
忠侖公園的文化價值已體現在這些摩崖石刻上了,下一步還應該充分地挖掘。比如,廈門的奇石其實都是“海蝕現象”的產物,大自然鬼斧神工,經過幾十萬年的運動,在廈門留下了千奇百怪的石頭。同安北辰山上有的石頭像牛、猴,又發現了這個酷似鸚鵡的石頭,確實是非常形象。

忠侖公園交通信息

交通路線 :34路 38路 39路 45路 46路 88路 96路 109路 123路 129路 942路(96,109,942往呂厝方向單向經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