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忘年

(漢語詞彙)

鎖定
忘年,讀音wàng nián,漢語詞語,意思是忘記年月;.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
中文名
忘年
拼    音
wàng nián
注    音
ㄨㄤˋ ㄋㄧㄢˊ
釋    義
忘記年月;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

忘年詞語釋義

  1. 忘記年月。
  2. 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 [1] 

忘年詞語出處

”成玄英疏:“夫年者,生之所稟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唐元結《無為洞口作》詩:“洞旁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慾亦忘年。”清李世熊《獨松》詩:“上友不羈雲,下友忘年石。”
《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偕楊敏、裕光、小進、茹茹、瑞芳諸少年郊遊》:“朝渡甌江水,午餐蒼岫春。坐移山頂石,炊採澗邊薪。無箸折蓬代,乏杯拿罐斟。拒煙教啖果,怯酒許歌豳。敲字動雲日,立言懷眾民。嶺花開帶蒂,野徑峻通闉。風勢起荒谷,雞聲來古津。忘年還似我,遊伴少年人。”《初學記》卷十八引晉張隱《文士傳》:“禰衡有逸才,少與孔融交。時衡未滿二十,而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傳》:“寬當時位望,又與大師年事不侔,初見,言未及終,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恆盡忘年之歡。”宋蘇轍《追和張公安道贈別絕句一首》引:“是時,張公安道守成都,一見以國士相許,自爾遂結忘年之契。”郭沫若《屈原》第一幕:“我願意永遠和你做一個忘年的朋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