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風

鎖定
心風,漢語詞語,讀作xīn fēng,解釋為紛擾的意念、中醫病名或癲癇。
中文名
心風
拼    音
xīn fēng
注    音
ㄒㄧㄣ ㄈㄥ
解    釋
紛擾的意念

目錄

心風詞語釋義

1. 紛擾的意念。 南朝 梁簡文帝 《八關齋制序》:“業動心風,情飄愛燄。”
2. 中醫病名。屬外感症。《素問·風論》:“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 王冰 注:“夏丙丁火,心主之。”
3. 指癲症。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語言卒易》:“王學士介,博記俊爽,然語言卒易,人多謂之心風。”《元典章·刑部·老幼篤疾殺人》:“康留住所犯既與身死喬老生前別無仇嫌,委因舊患心風病證舉發,昏迷不省,不知怎生將喬老打死。”

心風病名

①心臟受風邪侵襲所致的病患。《素問·風論》:“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奇效良方》治風中於心,用遠志湯。
②癲疾之一。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因情志抑鬱,所欲不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或痰濁阻滯,神不守舍所致。證見精神恍惚,喜怒不常,無語,時或錯亂。症情較一般癲疾稍輕。治宜補益心脾,化痰宣竅,清心安神,可選用歸脾湯、養心湯、定志丸。痰盛熱甚者,用星香散、壽星丸或清心湯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