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磁圖

鎖定
心磁圖 一種無創性記錄和分析心動週期中由心臟電活動所產生的電磁場中的磁成分的方法。
中文名
心磁圖

心磁圖歷史

最初由Baule和McFee用兩個大型線圈製作而成。當時把它們相對而接一抵消背景,儀器可以測到心磁活動,但是有很多噪音。
1970年代由David Cohen進行完善,用了磁屏蔽儀,較小的線圈以及更好的電子設備。確實減少了噪音。
1974年Opfer等又研製了二級差動型磁場梯度SQUID磁強計,用這種磁強計在一般的檢查室就可進行心磁圖的測定。
1978年日本慄野等用一級差動型磁場梯度SQUID磁強計首次進行了心磁圖的測定。
1980年後,採用二級差動型磁場梯度SQUID磁強計進行心磁圖的測定,並用於臨牀和基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心磁圖用途

Ø 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
將微弱的心臟信號從強大的環境磁場
中提取出來。
Ø 梯度儀:
將強大的地球磁場剔除

心磁圖基本原理

SUIDQ傳感器:利用低温超導技術,在零下269攝氏度低温時金屬-鈮的電阻變為零,成為超導體,將超導體做成超導環,把超導環對應部位做成兩個極薄的絕緣層( Josephson 結點),當偏置電流 通過時,超導狀態破壞,產生Josephson 效應。如果存在一個微弱磁場時,Josephson 結點就會有電壓產生,此信號經振盪器取出、放大。
梯度儀工作原理:將一組線圈放置距探測源(心臟磁場)較近,另一組線圈放置距探測源較遠,如果相同的背景噪音源距梯度儀線圈比較遠時(遠場源),在梯度儀線圈周圍空間分佈均勻,無磁場變化,梯度儀對其不敏感。被測人體磁場距離梯度儀線圈很近(近場源),在梯度儀線圈周圍空間分佈不均勻,磁場變化可測得。

心磁圖檢測方法

1記錄基本生理信息並輸人計算機。被檢查者需去除身上所有磁性物品,以標準體位卧於檢查牀上並保持放鬆狀態。以4era的極間距離,6×6的矩陣(共36個點)測定心臟磁場。並將檢測信號輸入計算機
2信號過濾和數學轉換以獲取有價值的磁場參數。同時計算引起磁場記錄的電信號參數。存儲這些信息以供其後的“醫學分析”用。
3“醫學”階段,由以重要診斷標準為基礎的診斷結論和由該結論所產生的臨牀決定構成。根據MCG信號分析所需的水平,“醫學”步驟由以下幾個連續的階段構成,即形態學MCG分析,磁場分佈動力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效的雙極深度曲線分析和誘發該磁場的電流二維分佈分析。

心磁圖特點

無創,探測心臟電活動高度敏感,準確

心磁圖應用

用於鑑別診斷及早發現心肌缺血徵象。
進一步證實冠心病診斷,估計心肌缺血嚴重程度。
證實心肌壞死存在,評估心肌梗死後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險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