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效應

鎖定
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連鎖反應。同任何事一樣,它具有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意義。因此,正確地認識、瞭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也要青少年的思想樹立與合理的心理指導。
中文名
心理效應
外文名
psychological effect
性    質
心理學術語

心理效應典型效應

心理效應首因效應

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
就是説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首因效應”體現在先入為主上。這種先入為主給人帶來的第一印象是鮮明的、強烈的、過目難忘的。對方也最容易將你的“首因效應”存進他的大腦檔案,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雖然我們也知道僅憑一次見面就給對方下結論為時過早,“首因效應”並不完全可靠,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差錯,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會下意識地跟着“首因效應”的感覺走。所以説,我們若想在人際交往中獲得別人的好感和認可,就應當給別人留下良好的“首因效應”。為此,我們初次與別人見面時,千萬要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穿着要整潔,打扮應適度,言談舉止要得體,儘可能給別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有的人不諳此道,不太注重“首因效應”,因此而吃虧。
資深顧問認為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對象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説,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 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 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瞭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矇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
一是以貌取人。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
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心理效應近因效應

是指在人際溝通過程中,知覺對象最近給人留下的印象。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佔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瞭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信息失真。

心理效應光環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指對他人直覺的一種偏差傾向,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些主要品質有個良好的印象之後,就會認為這個人的一切都良好,這個人就被一種積極的光環所籠罩。反之,則被賦予其它不好的品質。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他狂熱地愛上了被稱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並且和她結了婚。娜坦麗容貌驚人,但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着耳朵説:“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在錨營銷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被稱為暈輪效應。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着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着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醜”。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
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
第三,它説好就全都肯定,説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總之,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我們在交往中要儘量地避免和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它有時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信息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心理效應刻板效應

人們頭腦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刻板效應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心理效應從眾效應

是指在羣體作用下,個人調整與改變自己使其變得與其他人更相似

心理效應暗示效應

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心理效應名片效應

由於接受名片的暗示所產生的信服和盲從現象被稱為名片效應有一位求職青年,應聘幾家單位都被拒之門外,感到十分沮喪。最後,他又抱着一線希望到一家公司應聘,在此之前,他先打聽該公司老總的歷史,通過了解,他發現這個公司老總以前也有與自己相似的經歷,於是他如獲珍寶,在應聘時,他就與老總暢談自己的求職經歷,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果然,這一席話博得了老總 的賞識和同情,最終他被錄用為業務經理。這就是所謂的名片效應。也即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 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這裏,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 介紹給對方。
恰當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儘快促成人際關係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態度,尋找其積極的、 你可以接受的觀點,“製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尋找時機,恰到好處地向對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這樣,你就可以達到目標。掌握“心理名片”的應用藝術,對於人際交往記憶處理人際關係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心理效應角色效應

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這種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為變化被稱為角色效應

心理效應獎懲效應

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學生的自身評價,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由獎懲所帶來的行為的強化或弱化就叫做獎懲效應

心理效應皮格馬利翁

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心理效應門檻效應

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僅僅是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這一效應的基本內容就是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適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心理效應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説,這屋子太暗,説在這裏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心理效應鏈狀效應

有一句俗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作用。

心理效應花盆效應

又稱局部生境效應,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侷限性,其次,由於人為地創造出非常適宜的的環境條件,在一段時間內,作物和花卉可以長得很好。但一離開人的精心照料,經不起温度的變化,更經不起風吹雨打。

心理效應蝴蝶效應

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即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196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出現了疑難問題:她在計算機上用一組簡化數據模擬天氣的演變,原本是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但是,事與願違,多次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極微小差異,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心理情緒也是如此,有一組漫畫顯示,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裏很惱火,回家衝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無來由地被訓,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去。走在街上,一條寵物狗攔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氣啦,就一腳踢過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衝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
洛倫茲發現了微小差異導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煽動起來的小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在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靈活運用人事心理效應,就能充分調動下屬或人才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從而使工作效能達到最優。

心理效應手錶效應

大家都有這種體會:一個人如果只有一隻手錶,他知道現在幾點了;如果有兩隻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現在幾點了,也就是説,他無法知道哪一隻手錶更為精確,於是他也就無法確定精確的時間。這就是“手錶效應”的原義。

心理效應禁果效應

“禁果”一詞來源於<聖經>,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貶到人間。這種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

心理效應超限效應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超限效應”’。這個效應啓示我們,在批評或表揚學時,應掌握一個“度”。“不及”固然達不到既定的目標,但“過度”又會產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一些反作用。

心理效應旁觀者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户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户,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户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説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心理效應配套效應

也就是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平衡的現象。

心理效應馬太效應

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根據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概括出社會中存在的一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分化現象,類似於二八定則。

心理效應詹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實力雄厚與賽場失誤之間的惟一解釋只能是心理素質問題,主要原因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時戰績累累,卓然出眾,眾星捧月,造成一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賽場的特殊性,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呢?首先,要認清賽場的目的,克服恐懼感,賽場並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規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不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穫。最終定會交付滿意的答卷。

心理效應鯰魚效應

沙丁魚捕撈後如果沒有刺激和活動,就會很快地死去,挪威漁民每次從海上歸來,為了不使魚在途中死去,都在魚艙裏放幾條鯰魚,以挑起它們和沙丁魚之間的摩擦和爭端,使大量的沙丁魚在緊張中不斷地遊動,其結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魚因窒息而死亡,而且還能保證它們一條條活蹦亂跳地抵達港口。這種現象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鯰魚效應
它給我們的啓示是:
①在適度的緊張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能力。因此,家長和老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度的緊張氛圍,並引導學生在緊張中學會適應。當然我們也不否認過度的緊張應該避免,以防止對學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②要充分利用好班級中的鯰魚,班級中常常有這樣一些學生,這些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別活躍,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號召力,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班級的紀律和學習。如果不好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則常常會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幹部的設置上若能將這些人提拔到適當的領導崗位,就會產生鯰魚效應,班級活動容易開展,班集體建設更為順利。
運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羣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心理效應瓶頸效應

反映的是一定社會心理過程中各個因素、環節的相互關係。社會角色扮演者在進行某項創造活動時,在從事某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為時,要求與之相關的各因素、環節配合與協調並進,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環節跟不上,就會成為“瓶頸”卡住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的正常進行。有的時候, “瓶頸效應”得到了克服,TOT (Tip Of the Tongue)狀態很快從“幾乎有了”轉向“有了”,從“就在舌尖上”轉為“完全説出來了”,問題獲得解決,創造趨於成功。有的時候,聽任“瓶頸效應”起作用,TOT狀態得不到解除,時間一長,心理上鬆懈併產生一種惰性,那就會使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前功盡棄。

心理效應月曜效應

(休息使人後退)由於星期日的休息,擾亂了學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學習秩序,學習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這種現象稱為月曜效應

心理效應羅密歐朱麗葉

莎翁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學把這種愛情中的人兒“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現象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這是有關愛情的一種“怪”現象。
認知失調理論很好地解釋了這個頗具羅曼蒂克色彩的效應。當人們被迫做出某種選擇時,人們對這種選擇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這種心態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並實際上增加對自己所選擇對象的喜歡。因此,人們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由於人們對父母反對等戀愛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會使雙方的感情更牢固。當這種戀愛阻力不存在時,雙方卻有可能分開。經歷過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驗的愛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衝擊。當愛情的阻力消失時,也許曾經苦戀的兩個人反而失去了相愛的力量。

心理效應外溢效應

FDI(外資直接投資商)公司對東道國相關產業/企業的各方面的影響,東道國的各方面能力要足以與FDI公司進行競爭才能引起外溢效應。

心理效應認知地圖效應

老馬識途,強調學習的認知性目的性

心理效應棘輪效應

也稱制輪效應,指人們在消費時的一種習慣。當工資收入達到某個水平後,此時的消費習慣,如愛消費高檔次的衣服和食品,會穩定在某一個水平;而當工資再一次提高時,消費習慣可能會上調,但是不會隨着收入的降低而減低自己的消費水平。

心理效應效應列表

心理學中,在無對抗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這種現象稱為“暗示效應”。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説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説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説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於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麼説。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繫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 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 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 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 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説,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羣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説,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説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 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説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目標行為的中止期多發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標行為過程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極其敏感和極其脆弱的活躍區域。
導致半途效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目標選擇的合理性,目標選擇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
二是個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
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教育學生時多注意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同時多注意進行意志力的磨練。行為學家提出了“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對於防止半途效應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10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估計過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了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峯,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這一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人梯精神、綠地精神,在人才培養中,要以國家和民族的大業為重,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脱穎而出的機會。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貝勃規律”。實驗表明,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貝勃規律”經常應用於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於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很多人受到第一次衝擊後,對後來的衝擊已經麻木了。
邊際效應原是經濟學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樣的東西的價值同它滿足的需要成正比,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錦上添花更令人感動的原因所在。
色彩與心理效應 色彩與心理效應
16、邊際效益遞減效應
21、蔡格尼克效應
所謂超限效應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轉變後進生不是一勞永逸的,後進生的轉化一般要經過醒悟、轉變、 反覆、鞏固、穩定的過程,而反覆又是轉變中的中心環節,甚至會出現幾次較大的反覆。這是因為這些學生意志品質不夠完善,自我約束能力還比較弱,面對後進生 的反覆,教師要特別謹慎,絕不能氣餒和放棄教育,應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心理特點,不斷調整教育方案,使後進生渡過反覆關,更快地進步起 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防止“超限效應”的消極影響。因為有的教師面對後進生的反覆,會失去教育的信心,過分責備後進生,在批評學生之後,會覺得意猶未盡,重複批評後進生,接着還是批評……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同樣的批評,使學生極不耐煩,討厭至極。教師不能動輒採取“翻老賬”、“揭老底”的做 法,切忌再用陳穀子爛芝麻翻個沒完沒了的方法,那樣會加重差生的精神負擔,使他們喪失進步的信心,並容易造成師生感情上疏遠。產生逆反心理,教師講最多的道理,或要他們做這做那,往往會置之不理。從心理角度上講,第一次挨批評時,學生的厭煩心理並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厭煩度倍增,如果再來第三次、 第四次……那麼批評的累加效應就會更大,厭煩心理就會以幾何級數增加,説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5、月耀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户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 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 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定勢效應就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態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時茂説陳佩斯:“就你那模樣,一看就是個反面角色……”然後説自己:“看我穿上這身衣服,起碼也是個 地下工作者呀……”這就是從長相產生的定勢效應。“疑人偷斧”也是這個道理,它是以邏輯推理的方式而得出的定勢效應。在人際交往中要避免定勢效應,用發展的、辯證的眼光去看人。而對於一個犯過錯誤或不被看重的人來説,要改變別人的定勢效應,就要對自己的成績或好事做適當宣傳,在別人的心目中改變的、不好的定勢效應,建立新的、好的定勢效應。
39、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 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羣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在角色羣體的活動效率中,即可能產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導致減力作用。“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這種情況下,“1+1+1”大於3。這在羣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羣體的增力作用”。“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情況下“1+1+1”卻等於0了。這在羣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羣體的減力作用”。這種由不同角色扮演者組成的羣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在社會心理學上,統稱為“關係場效應 ”。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對於一個單位來説,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 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 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説 “是”或“非”的話,這能算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反感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等於扼殺創造。
66、進門坎效應
流言的心理效應就是一定環境中,尤其是非正常環境下,傳播者的特定的興趣、態度和期望,這往往與社會混亂的產生緊密相關。流言在正常的環境裏產生,一般不會產生太嚴重的後果,但是,如果在非常的環境裏產生,則易產生混亂。如在出現水災、地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時候,在戰爭、經濟危機和政治動亂的環境裏,由於正常的信息渠道中斷,流言易產生,其時的流言易使人們的情緒激動不安,甚至會演變為騷亂。在一個國家進行改革的關鍵時候,由於人們的前途未卜,流言更容易使人們產生難以名狀的憂慮感和恐懼感,甚至會成為社會動亂的導火線。
84、羅森塔爾的負效應(反期望)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説:“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表現超常。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説:“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消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
96、木桶法則
一個木製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所以在一個團隊、羣體中,劣者的危害極大。這就是人們常説的“水桶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釦,繼而脱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啓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比如:有些同學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兇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很兇,要了別人強,佔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我們可以還看到,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想想如果學學“南風”兩人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結果是否會好許多呢?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説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 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準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 ——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接。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 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自行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繫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 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濕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 如果表象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對象。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鍊,並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這是與破摔效應意義相反的一種積極效應:當一次大的挫折後,受挫人不僅不氣餒,反而激發起改變現況、奮力向上的意志,從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應,即奮起效應。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如果一名學生因為成績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就給他貼上一個“差生”或“壞學生”的標籤,那麼人們就會帶上有色眼鏡看 他,只要他犯了一點小錯,就抓住不放,亂扣帽子,因為既然是破的東西,讓他再破一些也無妨,所謂“牆倒眾人推”,説的也是這個意思。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作過一次頗有意義的實驗:他將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干預,使他們無法繼續 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而對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得到不同的結果。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這種因工作壓力所致的心理上的 緊張狀態即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説這位德語教師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家。試驗 中這位“化學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説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 手。對於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為什麼多數學生都認為有氣味而舉手呢?
這是因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權威效應”。所謂“權威效應”,就是指説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所説的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116、人耳的遮蔽效應
118、人際鄰近律
119、人際相似律
121、人際相悦律
122、人際互動效應
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認知者形成對別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他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這種投射效應的一個側面。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 “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 了,終於獲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説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147、心理定勢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聯繫頗廣,出師必勝,為公司立下赫赫戰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處奔走,卻連連碰壁,而李女士外出聯繫,不久問題 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週轉嚴重失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又是李女士風塵僕僕,周旋於銀行之間,竟獲得貸款上百萬元。李女士因此備受領導器重,工資、獎金一加再加。有人試圖總結李女士成功的秘訣,發現她除了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閲歷,接物待人靈活之外,和她端莊的容貌、嫺雅的儀表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男營業員接待女顧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顧客熱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如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佔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較為順利,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異性效應”。這種現象是建立在異性相吸引的基礎上的。人們一般比較對異性感興趣,特別是對外表討人喜歡,言談舉止得體的異性感興趣,這點女性也不例外,只不過不如男性對女性那麼明顯。有時為了引起異性注意,男性還特別喜歡在女性面前表現自己,這也是“異性效應”在起作用。不過“異性效應”不能濫用。女性外表漂亮,討人喜歡,如果再加上交往得當,在異性面前辦事容易,這是正常的;反之,若為達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誘別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對異性,尤其是年輕漂亮的異性熱情些,客氣些也無可非議,但把異性當作刺激,想入非非,讓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過限度了,因此,與異性接觸要把握住“度”。
心理學家弗爾德對早產兒進行過每天45分鐘的撫摸實驗。一般認為,早產兒應該生活在一個隔離的,猶如子宮般的環境中,撫摸只會給他們壓力感,會有礙他們的生長。然而他對20個早產兒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鐘舒緩而有力的撫摸。10天中,接受撫摸的嬰兒比沒有得到撫摸的嬰兒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靈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8個月末,他們的體質和智力有明顯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撫摸的嬰兒離開保育箱的時間比其他嬰兒平均提前了6天。弗爾德説:撫摸能有規律地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心理學借用這一概念,以説明學習者對 自己學習結果的瞭解,而這種對結果的瞭解又起到了強化作用,促進了學習者更加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稱做“反饋效應”。
下面是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的心理實驗:
心理學家羅西與亨利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後就測驗。主試對第一組學習的結果每天都告訴學生,對第二組學生只是每週告訴他們一次,而對 第三組,則一次也不告訴。如此進行了8周教學。然後改變做法,第一組與第三組對調,第二組不變,也同樣進行了8周教學。結果除第二組穩步地前進,繼續有常 態的進度外,第一組與第三組的情況大為轉變:即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而第三組的成績則突然上升。這説明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是即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大。
心理學家布朗的實驗表明,反饋方式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相同。一般來説,學生自己進行的主動反饋要優於教師的反饋。這給我們的啓示在於:
一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及時地進行自我反饋,避免毫無目的的學習和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的學習方式。
二是重視老師在作業或試卷上所作的評語,認真總結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優缺點,從而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取得高分時不驕傲,仍堅持繼續努力;成績不理想時不要喪失信心,決心迎頭趕上。
159、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吧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 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户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户,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喊叫時,附近的住户又打開了電燈, 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 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時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説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説是“酸”的,是不好的,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 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這時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樣東西不好的地方,説那樣東西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檸檬”心理就是認為自己的檸檬就是甜的,“甜檸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擺脱不掉的東西就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優勢,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輕易説自己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試試“甜檸檬”心理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在學習心理學中,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遷移效應”。它有三種效應方式:
先行學習A促進了後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正效應;先行學習A 干擾和阻礙了後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負效應;先行學習A促進了後繼學習B無任何影響,稱為零效應。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注意有關遷移條件產生的條件,就會發生不必要的遷移現象,如,日本司機在美國開車,常發生困難,甚至出現車禍。這主要是因為在日本是“車左、人右”,而在美國卻恰好相反。當然,如果運用好遷移效應就可能產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隊員中選撥出高爾夫球的集訓隊員;讓會英語的人去突擊 學習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一般都有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這一理論給學習的啓示是:
一是要注意發現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處。
二是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即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廣泛地積累各方面的學習經驗。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