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動力學派

鎖定
心理動力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0)是奧地利維也納神經內科醫生,他曾向當時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夏柯(Charcot)學習催眠治療。夏柯發現癔病病人還存在性慾上的問題,使弗洛伊德受到啓發,從而想到癔病很可能是與性慾有關的心理因素所造成。後來他與J.Breuer合作用催眠術從事癔病的治療和研究。
中文名
心理動力學派
創始人
弗洛伊德
研究方向
癔病的治療和研究
分    類
學派

心理動力學派學説提出

Breuer曾使一名癔病病人在催眠狀態中回憶起與她的病有關的一切情緒體驗,並全部説了出來。病人説出來後覺得心情舒暢,最後症狀消失,恢復了正常。他與弗洛伊德於1895年發表了“癔病的研究”論文,提出一個學説,認為被推到意識以外的情緒體驗將大量的心理能力把持住,所以生病,在催眠回憶中把這些情緒都説出洗淨了,被阻塞住的心理能力發泄了,因此病就好了。

心理動力學派主要方法

他們把這一方法稱為淨洗法(catharsis)或發泄法(abreation)又叫談心療法(“talking cure”)。後來弗洛伊德在臨牀實踐中發現用催眠術治療神經症得不到根治。病人的某些症狀消失了,另一些症狀又出現,何況有些病人根本不能進入催眠。他設法讓病人在覺醒狀態下身心放鬆,想到什麼就立即儘量地説出來,不受任何約束和限制,同樣可獲得療效。弗洛伊德稱這個方法為“自由聯想法”。

心理動力學派“冰山”理論

弗洛伊德 [1]  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好比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覺察到的意識,只不過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潛藏在海平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則是人的潛意識。發生在很久以前曾引起過情感強烈波動的一些生活事件,表面上似乎被遺忘了,實際上並未從記憶中消失,只不過被壓抑到潛意識中。與這些事件相伴隨的被壓抑的情感,並未善罷甘休,而是蠢蠢欲動,造成各種心理衝動,可影響個體行為,或成為患病的原因。讓病人通過自由聯想,回憶過去遭受情緒創傷時的情景,重新體驗當時的情感,使被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心理活動得到“發泄”,並對它進行分析可使病人痊癒。弗洛伊德發現病人在自由聯想過程中時常回憶和報告他們所做的夢。他認為人們的夢往往是不受檢查的,代表着覺醒時被壓抑的慾望滿足,通過夢易於暴露潛意識的活動。他教病人從所夢的情節開始自由聯想,以便較快地挖掘出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情結(complex)。弗洛伊德還發現,不少癔症女病人在自由聯想和夢的分析中總憶起她幼時被父兄誘姦的情節。他奇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病人都有這種類似的回憶。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故事情節都是想像出來的。這種兒童時代的幻想代表了當時沒有得到滿足的願望,所以必須通過自由聯想和夢的分析找出幼時影響情緒較深的事件,疾病才能得到根治。

心理動力學派精神分析學説

心理動力學派《釋夢》

弗洛伊德把研究夢的結果和提出的解釋寫成《釋夢》(1901年)一書,説明被壓抑的慾望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這樣,弗洛伊德通過“自由聯想”,從病人的談話和自己的深入觀察中,對許多心理或病理現象進行了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學説。在他的學説中,引起了潛意識、慾望、壓抑、欲力(力比多Libido)、衝突、本我、超我等概念,成為説明人類心理、行為、正常或變態的心理學理論。
弗洛伊德將心理活動解剖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心理動力學派意識

是當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動,感知外界的條件刺激。意識活動是遵循“現實原則”(principle of fact or reality)來行事的,即合乎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的各種觀念才能進入意識界。

心理動力學派前意識

即當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經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憶即可進入意識的心理活動,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潛意識內的觀念首先進入前意識才能到達意識界。前意識的作用是保持對慾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儘可能按照外界現實要求和個人的道德來調節,是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緩衝。

心理動力學派潛意識

又譯成無意識,是不能被人意識的。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動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為是受潛意識驅動的。一個人如果把生活中所有的愉快的或不愉快的信息或經驗都保存在意識領域中,那是承受不住的。於是,那些為自己的道德理智所不容的慾望就被排擠到潛意識領域中,這一過程被稱為壓抑(repression)。潛意識裏的心理活動內容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的衝動,各種本能活動和被壓抑的願望。按弗洛伊德的觀點,被壓抑的願望主要是與幼兒時期性發育過程中的創傷性經驗有關,壓抑在潛意識最底層的慾望是幼兒時期的性慾。潛意識是人類心理原動力所在,其活動是遵循“享樂原則”(principle of pleasure)。因此這些活動的內容、觀念或慾望如要進入意識,就要受社會道德標準的檢驗而遭到拒絕。但如不闖入意識界,就得不到滿足。而人的一切活動都是以滿足其願望或慾望為前提的。為了使這些被壓抑的觀念或慾望能出現在意識中,只能喬裝打扮,變相出現而獲得間接滿足。夢就是以這種形式來獲得願望的滿足。神經症病人的各種症狀,以及正常人偶然的失誤如寫錯字、説錯話、做錯事或暫時遺忘都是變相滿足的表現形式。潛意識的概念是弗洛伊德學説的基礎,而對夢的研究則是瞭解潛意識活動的有效方法。因為夢具有象徵作用,對顯夢的分析可以揭露其隱藏在潛意識中慾望的含意。

心理動力學派修正和補充

弗洛伊德後來又將他的學説作了修正和補充。他所指的慾望主要是指力比多(lipido)即“性力或欲力”,一種有很大動力的本能。凡能引起快感滿足自己需要的活動皆屬於“性(欲)力”的活動。人生下來就開始了“性”的活動,從母親的乳頭或人工乳頭中滿足了飢渴的需要。從出生到一歲半左右主要從刺激口腔的部位得到快感,稱為口欲期。以後隨着年齡的增長,性慾的部位和感覺也有了改變。一歲半至二歲時期,多半從自身大小便中得到快感滿足,稱為肛欲期。三歲至五歲,兒童開始注意兩性之間的差別,而轉入性器官欲期。六歲至十二歲,兒童的性力從自己的身體轉移到外界:學習和遊戲,這一時期稱為潛伏期。最後到青春期就進入兩性期。弗洛伊德把性力的順序發展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嬰兒從母親的乳房和愛撫擁抱中得到滿足,如果嬰兒失去母愛就會在人格上發生倒錯。在幼兒期男孩因愛母而仇父,女孩因愛父而仇母,形成戀母仇父情結,即所謂奧迪柏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奧迪柏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殺了他的父親,娶了他母親,犯了殺父、亂倫兩種罪惡。奧迪柏斯原來是一個棄兒,並不知道他殺的娶的是他的父母,弗洛伊德使用這一術語並不恰當,僅是説明幼兒如產生這種念頭和行為是不為大人所允許的,於是就把這種慾望壓抑到潛意識層去形成情結。情結是指在潛意識層中挾有情感力量的一組觀念。如果欲力在前三個時期中得不到滿足,人格的發育就會受阻而停滯在這個階段。因為這時期性慾的目的和對象都是錯的,所以影響了他的人格的發展,至成年期成為性倒錯者。神經症和精神病也是由於欲力倒退或固定在最初的性慾水平所引起。弗洛伊德以欲力的動力變化説明人格的發展,所以他的學説稱為精神動力學説。

心理動力學派“三我”人格

他把人格分為三個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心理動力學派“本我”

又稱它我或私我,包括各種本能慾望,有即刻要求滿足的衝動傾向,處於潛意識的最深層,按“享樂原則”行事,是人格的原始部分。

心理動力學派“超我”

是道德和良心的自我,按“至善原則”(principle of ideal)行事,是人格最後形成的最文明的部分,按社會倫理道德監督“自我”的表現,不讓它有越軌的行為。

心理動力學派“自我”

存在於意識中,按“超我”的要求,採取社會所允許的方式,指導自己的行為,按“現實原則”調節和控制“本我”的活動。在人格結構中“自我”從中志着中介作用,使兩者之間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衝突達到“自我”不能調節的程度,就會以病理的形式-例如焦慮,一種瀰漫性的恐懼感-表現出來。

心理動力學派防禦機制

由於三者經常處於矛盾衝突之中。於是產生了應付矛盾的防禦機制稱為心理防禦機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或自我防禦機制(Ego defense mechanism)通過這一機制使“本我”得到一定的表現而不觸犯“超我”,為現實所接受,不引起“自我”的焦慮反應即不引起心理矛盾,或不使心理矛盾激化。心理防禦機制有很多種:如壓抑(repression)、昇華(sublimination)、投射(projection)、補償(compens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否認(denial)、倒退(regression)等。每一個個體會使用某一個防禦機制來應付生活中的挫折以減少焦慮。但人們所遇到的挫折和衝突情景各不相同,常常是多個防禦機制組合起來同時運用。因其中多數防禦機制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導致了病態行為和精神障礙。

心理動力學派學説應用

由於弗洛伊德治療神經症病人是通過自由聯想這種談話方式來發泄其內心的苦悶情感而獲得療效,一反當時的傳統觀念,即不從生物學觀點而從心理學觀點去解釋疾病的病理現象和治療疾病,發現了很多在疾病診斷、治療中所未接觸過的但與發病有密切關係的現象。弗洛伊德把從病人身上獲得的材料進行推理和概括,由此所提出的精神分析學説得到醫學界人士的擁護。但是在他的學説中把一些本能,特別是性本能活動(即“欲力”)作為推動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源泉,如嬰兒吸乳刺激嘴唇、排尿排糞鬆弛膀胱和直腸的緊張而帶來的快感歸之於“性”的要求和滿足,認為嬰兒的人格完全屬於“本我”,則純屬主觀臆斷。弗洛伊德強調了心理因素在個體和環境相互關係的動力作用,認為它們能成為軀體機能失調的致病因素,在當時這一觀點不失為一個較大的貢獻;然而他把精神和軀體對立起來,視為兩個獨立成分,人的心理活動正常與否取決於內部心理結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的調節如何,這種缺乏自然科學根據的論斷在解釋心身疾病時就顯得牽附會了例如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發展建立起來的心身醫學體系,以美國阿歷史山大(Alexander)和佟巴(Dunbar)為代表的學派就是用精神動力學派的觀點來解釋心身疾病的。他們先後發表了有關軀體疾病轉化和特殊情緒衝突的理論和文章,認為情緒壓抑或衝突是某種軀體疾病的原因:被壓抑的憤怒導致心血管系統的機能障礙,有關性活動的憂鬱可引起呼吸系統的機能障礙,嬰兒時期需要未獲滿足則引起消失系統的潰瘍病等等,症狀只是軀體器官的象徵性語言。而這些心理矛盾和衝突又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是無法加以客觀證實的,只能通過精神分析法從潛意識中找出其致病原因。潛意識中的特殊心理衝突可引起病人的焦慮和一系列心理防禦反應。在某些易感者,通過相應的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活動改變,導致所未支配的特殊內臟器官的病理改變。由於心理動力學派在解釋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機制上拿不出有力的科學依據,只靠邏輯推斷,因而它在學術上的影響已成為歷史。

心理動力學派還原作用

潛意識分拆變換[F]在意識允許條件下顯像。在引動技術作用下,使得意識放鬆對軀體的控制,經對稱還原[D],追索到潛意識本相,開發潛意識能量。
潛意識和意識都遵從[X]00(頂系本能),都想控制這個形式的自己,這個軀體,這個載體。潛意識的自己比較原始,雖然遺傳而來的能量很大,數量上也居於第一,但隨着生命的進化,[H]00(有序化本能)的要求,意識的領導權力越來越大。這樣,潛意識的自己就只能暗箱操作,或者改頭換面,做地下工作。當然,有的時候,意識的自己控制權力太大,致使很多潛意識接收的有意義的信息,也被屏蔽或者壓抑了,這就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如果從數量上看,潛意識才是最大股東,意識充其量是個經理,可這個經理經過有序化本能授權,他想控制這個公司了,整個身體。但這種頂系本能的膨脹,無疑,對有序化來説是不利的。通過以下的現象就可以看得出來,潛意識的自己想為了這個身體舒服一些,做了很多努力,而這個意識的自己太想佔據整個身體了,他發動自己的頂系本能,壓抑着潛意識,那潛意識只能通過分拆變換法幻化出一個意識可以接受的假象。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潛意識的自己還是很厲害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可以卑躬屈膝,隱姓埋名,但他卻深刻知道自己要什麼。可問題又出現了,潛意識經過分拆變換壓抑下來的能量,一有機會就要跑出來,這部分能量被壓抑得太久了,變形了,無序了,就是想出來,別的,什麼都不想。這可就違反了有序化,對整個機體來説,是不利的。怎麼辦呢?我們要化解這部分能量,我們通過對稱還原,將潛意識幻化出的相還原回去,找到當時問題的原因。這件事情意識是不情願的,因為如果回到當時,意識可能會受到懲罰的,因為是他把潛意識的能量壓抑回去了,是他促使了潛意識分拆變換,又分解出無序能量的,意識如果知道了,是不會答應潛意識還原的。所以,只有讓意識放鬆對軀體的監視,讓意識感覺到這個軀體很安全,很舒服,很想睡一覺了,才能使得潛意識順利地出來,順利地還原。或者是讓意識感覺到自己無力控制這個軀體,頂系本能的作用受到質疑,整個意識混亂了,他才能暫時處於休眠狀態,讓潛意識出來(引動技術可以實現,而對於睡眠狀態,引動技術對潛意識的作用卻很小。通過引動技術應用情況,可以區分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我們對潛意識的載體(潛意識中的各種現象)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在潛意識中處理,這裏運用對稱還原法,將相應的事件(包括物體,事情,人和動物)對稱還原到潛意識場景中,進行作用。另一種方法是將潛意識中的各種現象對稱還原到現實中,潛意識意識化,在意識層面處理問題。而這整個過程,我們叫做還原作用。
還原作用過程:還原作用中,還原因子貫穿始終。隨着還原因子的重組,相對關係有序化,心理能量正性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