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無百姓莫為“官”

鎖定
《心無百姓莫為“官”》是一篇政治短評,發表於2004年1月5日《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作者為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作者借物喻理,旁徵博引,深刻闡明為官之道——心無百姓莫為“官”,字裏行間飽含一心為民的博大情懷。文風質樸而筆觸生動,語言簡潔卻意藴深遠,讀之如師者諄諄教誨,似慈父細細囑託,具有強烈的親和力與感召力。
作品名稱
心無百姓莫為“官”
創作年代
2004年
作品出處
《浙江日報》
文學體裁
短評
作    者
習近平

心無百姓莫為“官”作品內容

心無百姓莫為“官”
(原刊於二〇〇四年一月五日)
“羣眾利益無小事”。羣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對老百姓來説,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
古往今來,許多有作為的“官”都以關心百姓疾苦為己任。
習近平在羣眾家裏拉家常 習近平在羣眾家裏拉家常
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從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到于謙的“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説明心無百姓莫為“官”。
我們是黨的幹部,是人民的公僕,一定要把羣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的態度,真心誠意地為人民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要抓實做細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每項工作,努力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 [1] 

心無百姓莫為“官”創作背景

“之江新語”是《浙江日報》頭版的一個特色欄目,從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累計刊載署名“哲欣”的短評232篇。
《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 《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
這些政治短評“篇幅不長意味深長”,往往以簡練質樸、鮮明生動的文字闡明深刻的道理,《心無百姓莫為“官”》即為其中之一。“哲欣”就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所用筆名,取“浙江創新”之意。 [2] 

心無百姓莫為“官”讀者感悟

從《心無百姓莫為“官”》一文中可以領悟到,領導幹部要切實轉變作風,心中始終裝着老百姓,與羣眾保持一種魚水情感,堅持深入基層,主動與羣眾交朋友,改善幹羣關係,密切黨和羣眾的血肉聯繫。要通過多種方式深入到羣眾家中和田間地頭,多向基層羣眾學習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廣泛地聽取羣眾的建議和意見,及時瞭解社情民意,瞭解羣眾所思、所慮、所盼,
習近平在蘭考縣看望羣眾 習近平在蘭考縣看望羣眾
掌握基層工作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及時瞭解基層羣眾主要動態、困難問題及矛盾,做到常思富民之策、常思利民之事、常思為民之舉,千方百計發展經濟,讓羣眾享受改革發展的紅利。 [3] 

心無百姓莫為“官”作者簡介

習近平,漢族,1953年6月生,陝西富平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法學博士。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時的習近平 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時的習近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4] 
習近平愛好閲讀,擅於寫作,曾發表詩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七律·軍民情》和散文《憶大山》等作品,著有短論集《之江新語》,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習近平在其文章和講話中引經據典、摭拾詩詞、文采飛揚、哲理深邃,既體現出平時愛讀書、勤思考的良好操守,又顯示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