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興阿

鎖定
德興阿(?-1867年),喬佳氏,滿洲正黃旗人,中國清朝將領。 [2] 
德興阿於道光年間,任侍衞。咸豐三年(1853年),奉命率黑龍江官兵入欽差大臣琦善大營,與太平軍交戰,復揚州,加副都統銜。咸豐六年(1856年),太平軍由鎮江渡江進攻江北大營,摧毀清軍營盤100餘座,攻克揚州。欽差大臣託明阿被革職後,奉命為欽差大臣加都統銜,移駐浦口,重建江北大營,圍困天京(今南京),繼續堵剿太平軍,復揚州,克浦口、瓜洲等地。咸豐八年(1858年),浦口大營被陳玉成攻破後,節節敗竄,放棄揚州。咸豐九年(1859年),因久攻六合不下,被革職。德興阿回京後,為僧格林沁委用。 [2] 
咸豐十一年(1861年),署密雲副都統。同治元年(1862年),授西安右翼副都統,旋留辦山西防務。同治五年(1866年),充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會辦新疆北路軍務。次年,卒于軍。 [2]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滿族
逝世日期
1867年
主要成就
鎮壓太平天國
本    名
德興阿
旗    籍
滿洲正黃旗
賜    號
博奇巴圖魯
官    職
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諡    號
威恪

德興阿人物生平

1854年在瓜洲附近、三汊河擊敗太平軍,賜號博奇巴圖魯,升御前侍衞。
1856年江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代替託明阿任欽差大臣,加都統銜。同年收復揚州,再建江北大營。
1857年11月攻克被太平軍據守4年之久的瓜洲,賜騎都尉世職。
1858年被太平軍陳玉成部在浦口等地擊敗,革職留任。揚州被攻陷後,奪世職。
1859年3月因久攻安徽六合不下,被召還京。
1861年署密雲副都統。1862年授西安右翼副都統。
1866年任塔爾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參贊大臣,授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幫辦新疆北路軍務。
1867年母喪回旗,不久死於軍營。諡號威恪。

德興阿史料記載

德興阿,喬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黑龍江駐防。道光末,由駐京前鋒授藍翎侍衞、乾清門行走,累擢頭等侍衞。以善騎射受文宗知,曾手擒奔馬,賜黃馬褂。
咸豐二年,命率黑龍江兵赴琦善軍。三年,從攻揚州,屯蔣家廟,為通儀徵要路,城賊竄出,奮擊敗之。瓜洲援賊進踞虹橋,與守備毛三元夾擊於三汊河。德興阿單騎陷陣,射殪其酋,大破賊,加副都統銜。別賊破儀徵,分兩路來犯。德興阿急趨東石人頭,毀賊浮橋。而瓜洲賊又進築土城於河西,逼三汊河,與儀徵賊相犄角。德興阿偕總兵瞿騰龍渡河毀賊營,賊乃不能西進。是年冬,賊棄揚州城退踞瓜洲,官軍進復儀徵,授正白旗漢軍副都統。四年,偕瞿騰龍進攻瓜洲,騰龍深入,為賊所襲,殞於陣。德興阿率勁騎馳援,賊敗走,軍賴以全,賜號博奇巴圖魯。尋覆敗賊三汊河,賊埋地雷誘官軍,德興阿偵知,揮軍繞路而前,賊伏壘不出,遂分軍兩路夾攻,斬馘過當,奪獲大炮地雷。捷聞,晉御前侍衞。五年,迭攻瓜洲賊壘,又截擊竄賊於虹橋、八江口等處,皆獲勝。六年,託明阿兵敗於土橋,揚州復陷,諸軍渙散,獨德興阿軍未動。詔黜託明阿,以德興阿為欽差大臣,加都統銜。敗賊薛家樓,進規郡城。賊萬人迎敵,德興阿身先士卒,斬賊酋一,諸軍乘之,賊大潰,乘勝復揚州。同時江浦、浦口併為賊踞,令總兵武慶攻克之。
德興阿戰功素為江北諸軍冠,惟不曉漢文,命少詹事翁同書為幫辦。添調新兵,軍聲稍振,進規瓜洲。七年,參將富明阿破賊於土橋、四里鋪,水師又擊沉賊船,斬偽將軍陳磊。是年夏,合水陸諸軍進攻,毀賊艦及炮台。德興阿親督戰,更番進逼,至十一月,大破之,復瓜洲。賊負嵎歷四年,至是始克。詔嘉調度有方,賜雙眼花翎,予騎都尉世職。乘勝逼金山,剿平新河口、龍王廟等處餘匪。江南軍亦同日克鎮江,專力進攻江寧。八年春,德興阿進軍江浦,獲勝。江寧賊勢日蹙,悍黨陳玉成等由安徽糾眾來援,德興阿兵敗於浦口,退保六合,褫雙眼花翎,革職留任。賊連陷江浦、天長、儀徵,德興阿不能救,揚州亦陷,褫世職。尋張國樑率兵渡江復揚州,而德興阿擁兵邵伯,觀望不前,嚴旨斥責。温紹原守六合歷數年,為江北屏蔽,至是亦以援絕被陷,紹原死之。翌日而張國樑馳至,已無及。國樑以江寧軍事急,移軍渡江,詔責德興阿規復六合,軍已不振,迄無功。
何桂清疏劾:“德興阿秉性粗率,初賴翁同書相助,得克瓜洲。自同書調任安徽巡撫去後,左右無人,毫無謀略,貽誤軍事。”和春亦劾其舉動乖謬,難以圖功。文宗猶念其前勞,未遽加譴,九年,以圍攻六合久不下,革任召還。自此江北不置帥,軍務統歸和春節制。尋予六品頂戴,交僧格林沁差遣。
十一年,署密雲副都統。同治初,授西安右翼副都統,留辦山西防務,又移駐陝西同、朝一帶防剿。五年,充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授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幫辦新疆北路軍務。六年,丁母憂回旗。尋卒,依都統例賜卹,諡威恪。 [1] 
參考資料
  • 1.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卷403, 11882頁《德興阿傳》
  • 2.    高文德主編;盧勳,史金波,白濱等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25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