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南門

(清代盛京城九門之一)

鎖定
瀋陽“大南門”原名“德勝門”,為古盛京內城九門之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因為在方城的南面,故現在瀋陽人都稱之為大南門。
中文名
大南門
地理位置
瀋陽
原    名
德勝門
始建於
天聰元年

大南門簡介

大南門 大南門
現在瀋陽方城內道路格局保留了原來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瀋陽路與正陽街、朝陽街就是在原來貫穿城市的四條“井”字道路基礎上擴建的。四條道路將故宮圍在中間,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8個進出城的城門。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城的南向,西為小南門(天佑門),東為大南門(德勝門)。城的西向,北為小西門(外攘門),南為大西門(懷遠門)。城的北向,西為小北門(地載門),東為大北門(福勝門)。

大南門發展歷史

努爾哈赤進瀋陽後,沒有立即着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着鎮邊門內(即九門裏)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後金對瀋陽城牆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
至光緒末年,大東、小東關門皆摧圮,甕城上的城樓亦先後頹廢,有的由三層改建為二層或一層,只是小西門仍保留三層原貌。50年代初期,為方便交通,八座城門陸續拆除,今“八門”、“八關”已無存。

大南門建築風格

大南門 大南門
瀋陽大南門甕城基礎分為內外兩層,外部砌築牆體,內部砌築一高台,台上砌磚牆,兩牆之間為一層層墊土,還有夯土層。城牆牆體上部以白灰兩橫一豎錯縫方法砌磚,青磚的規格為長48釐米、寬24釐米、厚13釐米,每塊磚的重量估計有十幾公斤。城牆牆基則為大型條石,大型條石的兩側有燕尾榫卯,不但連接牢固,也顯示出當年德勝門甕城的氣勢

大南門遺址保護

德勝門處遺址於2007年出土,據推測,其建於1631年,曾是瀋陽城的防禦設施,此次以在其原址上方覆蓋玻璃罩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在瀋陽是首次。該遺址的展示區域東西長9米,南北寬7.4米,玻璃罩展示面積為54.2平方米,地表鋪設黑色花崗岩,面積為37.3平方米,遺址深度約2.6米;上面設置説明碑和卧碑,碑文上鐫刻着甕城的簡要介紹,名為“清盛京城德勝門甕城遺址”。透過玻璃罩向下望,能看到甕城基礎部分。
市民可隨時來此參觀,遺址周圍還備有照明燈,供市民晚間觀賞。
德勝門 德勝門
甕城最早修於1631年,清代盛京城是在明代瀋陽中衞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在各個城門外部建築了“甕城”。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是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既保護主城,又可作為“魚餌”殲滅敵軍。
瀋陽甕城遺址最早可追溯到1631年即皇太極時期。當時的瀋陽城門由四個變為八個,由於此後瀋陽未遭戰亂,甕城一直延續到光緒年間,為便利交通,其間陸續拆除。甕城遺址不但有助於確定瀋陽古城牆位置,還對人們研究瀋陽建築結構有幫助。
2007年,瀋陽市國税局瀋河分局在此處開發建設“綜合辦税服務樓”時發現該遺址,隨即有關部門開始勘探和發掘。當年7月10日,專家認定此處建築遺址為德勝門甕城遺址。根據甕城現存部分遺址的位置,甕城遺址的展示範圍設計為東西長9米,南北寬7.4米,玻璃罩展示面積為54.2平方米,地表鋪設黑色花崗岩,面積為37.3平方米,遺址深度約2.6米;上面設置説明碑和卧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