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清原始瓷窯址

鎖定
德清原始瓷窯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經濟開發區,地處龍勝村、龍山村的低山丘陵之上,集中分佈的區域面積約6平方千米,是商朝至戰國時期的遺址。 [2] 
德清原始瓷窯址是一組原始瓷窯址羣,數量多達40餘處。商代窯址主要產品有印紋硬陶、帶釉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主要器形有高足豆、罐等,在水洞塢窯址發現了商代龍窯遺蹟。西周至春秋時期窯址主要產品有原始瓷鼎、卣、簋等,其中火燒山窯址考古發現窯爐3條,並在春秋早期就應用了碗類疊燒法。戰國時期的窯址主要產品除碗、罐等日用器外,還大量發現鼎、豆、鏤空瓶和甬鍾、句鑃、錞於等仿青銅禮樂器的產品。其中,亭子橋窯址考古發現窯爐7條。德清商周原始瓷窯址規模大,延續時間長,保存較好,比較完整地建立了以德清為中心的浙北東苕溪流域原始青瓷窯址的年代學序列,從古陶瓷學的角度客觀地展示了中國早期青瓷的起源、發展、演變過程,對研究中國青瓷起源具有重要價值。 [2] 
2013年5月,德清原始瓷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德清原始瓷窯址
地理位置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經濟開發區
所處時代
商至戰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175-1-175

德清原始瓷窯址歷史沿革

20世紀80年代開始,德清縣的文物工作者陸續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德清原始瓷窯址。 [2-3] 
亭子橋窯址 亭子橋窯址
2007~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火燒山窯址、亭子橋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2]  [4] 

德清原始瓷窯址遺址特點

綜述
德清原始瓷窯址 德清原始瓷窯址
德清原始瓷窯址是一組原始瓷窯址羣,數量多達40餘處,由商代至戰國不同時期的古窯址組成。 [2]  [4] 
商末西周時期
黃梅山窯址採集 黃梅山窯址採集
黃梅山窯址:位於與德清縣武康鎮龍勝村毗鄰的湖州市青山鄉黃梅山。主要器型有豆、罐、器蓋等,成型採用拉壞或泥條盤築結合輪修的工藝技術,器物內底均有旋坯留下的痕跡。豆盤與豆把是分制後再銜接,罐類內壁有拍印紋飾時抵手留下的墊窩。紋飾主要有席紋、雲雷紋、回紋復台雲雷紋幾種、印紋較淺。施淡淡的青黃色柚、釉容易剝落。黃梅山窯址所出器物和紋飾特徵不見於吳越地區流行的土墩墓或土墩石室墓、根據對這種墓葬的分期、一般認為其上限在西周早期,下限不晚於戰國早期。據此、黃梅山窯址燒造原始青瓷的時代約在商代末至周初。 [3] 
西周末至春秋時期
火燒山窯址出土 火燒山窯址出土
有火燒山、防風山、苦竹塢窯址等5處,其中火燒山窯址位於武康鎮龍山村火燒山,面積約1000平方米。產品以原始青瓷為主,印紋陶少見。器型有原始青瓷碗、盤、直腹罐、卣、簋、缽、蓋。
火燒山窯址挖掘現場 火燒山窯址挖掘現場
2007年3~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和德清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窯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揭露窯牀3條、灰坑10多個。火燒山窯址發現的窯牀均位於山坡上,有一定的坡度,具備了龍窯的基本條件,所以這是已發掘的最早利用山坡斜度築窯燒製原始青瓷的長條形窯爐遺蹟。火燒山窯址共可分成西周晚期及春秋早、中、晚四期9段。其中春秋早期是窯址的鼎盛時期,產品種類豐富、製作精美,裝飾有大量的紋飾,並且釉色較佳。仿青銅禮器的器物主要見於此期,腹部往往裝飾有繁縟的紋飾,主要有:勾連雲紋、細亂雲紋雙勾線“S”形紋、雲雷紋、對稱弧形紋等。紋飾個體較大、風格粗放、排列雜亂,且常見重疊拍印的現象。春秋中期以後仿青銅禮器的器物基本消失不見,碗的數量佔據絕對地位,少量的盤、罐等也均為實用器。紋飾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均鋭減,僅保留罐上的對稱弧形紋和部分碗上的縱向細密水波紋兩種,風格細密、排列整齊有序,重疊拍印現象較少見。胎質比早期更加緻密細膩,施釉技術明顯進步,胎釉結合更好,生燒、剝釉現象大為減少,釉層變薄、施釉較為均勻,釉色變淡,呈淡青色。春秋晚期在中期的基礎上,器類進一步減少,僅有蠱式碗,分子母口與尖圓唇兩種,直口直腹,平底素面胎、釉製作技術進一步提高。
燒造技術上,未發現墊具,部分器物底部粘有極厚的砂層,當為直接將器物置於窯牀上。從春秋早期後段開始出現間隔具,但數量極少,春秋中期前段大量發現,主要是一種近似於圓錐形的託珠,三個一組使用,春秋中期後段以後則又基本消失不見。浙江是原始瓷的重要產地,火燒山窯址是一處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窯址也是已發掘的最早的純燒原始瓷的窯址,揭露了屬於龍窯的窯牀遺蹟,填補了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段空白,對於探索中國早期青瓷的燒造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3]  [4] 
戰國時期
亭子橋遺址採集 亭子橋遺址採集
戰國時期的窯址有馮家山、南山、亭子橋、下陽山、雞籠山、塔地裏、前埠、窯塢裏等處,這些窯址分佈的地點分屬武康鎮龍山村、龍勝村和洛舍鎮砂村。窯址羣集中分佈在一條自西向東約6千米的丘陵地帶的兩側低緩坡地上,附近一般多有溪流、小河匯入不遠處的小山漾後再往東數里注入東苕溪,往北注入太湖,水上交通便捷。歷年來在上述窯址採集的標本,有碗、盤、盅、豆、缽、洗、盂、罐、瓿、匜、鍾、錞於等。
戰國時期德清原始青瓷燒造的最大特點是容場範圍進一步擴大,附近有小河、溪流經過的丘陵山坡一般多能發現窯址的遺蹟,且遺物堆積豐富,説明當時的燒造量很大,同時也説明原始青瓷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從器物羣來看,它改變了春秋晚期僅侷限於碗、盤、蓋單調的局面,出現了許多新器形,在大量燒造人們生活所必需的大宗日用品碗、盤之類的同時,罐、瓿等大件儲存器產量巨大,同時發現各窯址幾乎都兼燒鍾、錞於、鼎、燻等仿青銅禮器,器型、紋飾豐富多彩。戰國時期的拉坯成型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是對瓷土原料的選擇與加工更加講究,使胎料的可塑性增強,具體表現為瓷胎細膩呈灰色,胎體較春秋時期明顯變薄。碗的造型變化最大,完全改變了春秋晚期厚重的直腹盅式碗的形態,以直口、弧腹、平底碗取而代之,採用一次拉坯成型,外底有線割痕跡,胎體自碗底起至口沿漸漸變薄,這種弧形的碗大小配套,在使用時與手掌更加體貼而又輕盈。杯、盅作為飲具製作時也是一次拉坯成型,最大腹徑在接近底部處,因為重心下移,即使在盛滿液體時稍稍晃動也不容易外溢。瓿、罐等儲存器改變了春秋前期大口、直腹的形態,為小直口、豐肩、弧腹、平底,更加容易加蓋封存,但是在製作時難於一次拉坯成型,則採用上下分制後接的新工藝。瓿的肩部最常見堆貼的鋪首,是先用模具製作後胎接;仿青銅禮器的鼎、甬鍾、燻、鼓座等,都是分別採取輪制、模製、堆貼、刻畫等多道工藝以後合成,集中體現了戰國時期德清原始青瓷成型技術的先進性。
馮家山遺址採集 馮家山遺址採集
這一時期,器物的裝飾手法多變,即便是最常見的碗也有多種紋飾,常見有弦紋、水波紋、瓦楞紋、堆貼“S”紋等。瓿、洗、杯、罐等堆貼的鋪首用模具製作,鋪獸有兩種形式,一種較扁平、在牛鼻的位置突起一環形穿,有的作橋形,其中銜環輪廓分明,形態各異。罐的造型與瓿相似、不同之處是在肩部堆貼小圓穿,肩至上腹部有的裝飾水波紋、弦紋、瓦楞紋、有的點戳正反兩個“C”形紋組成的“S”形紋。尤其是那些仿青銅禮器的產品,都是以雲雷紋為主體紋飾,集刻劃、模印、堆貼、戳印於一體,紋飾繁縟,其風格與同期青銅器相似。
從窯址分佈地形分析,應該是利用山坡的自然坡度、採用自然抽風技術的龍窯。從採集的標本來看,裝燒採用疊燒法,為了防止器物粘連,改變了前期使用墊珠作為間隔窯具的方法,而改用一種白色的粉末狀物質作為器物之間的間隔物、器物的內外底多留有此類白色物質,這對降低窯位,增加燒造量是有積極作用的。以往被認為到東漢時期才被廣泛使用的窯牀墊座窯具此時已大量使用,這種窯具呈筒形,上部為圓形託面,簡身有鏤孔,有的有刻畫符號或記號,説明制瓷工匠已經認知窯場底部密温相對較低,需要用這種簡形窯牀墊座抬高其密位,以增加燒成的成品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窯爐裝燒技術的改良與進步。 [3]  [4] 

德清原始瓷窯址文物遺存

德清原始青瓷窯址出土大量仿青銅器器形的原始青瓷禮器和樂器,以及形式多樣的各類窯具。原始青瓷器的器形除了一般的日用器如:盤、碗、杯、盂、盅、盒等外,主要為大量的仿青銅禮器和樂器。禮器器形有盆形鼎、盂形鼎、豆、盆、三足盆、盤、三足盤、提樑壺、提樑盂、鏤孔長頸瓶、尊、簋、罍、罐、三足壺、鑑等;樂器器形有甬鍾、錞於、句鑃、三足缶、懸鈴和懸鼓座。 [5] 

德清原始瓷窯址研究價值

德清原始青瓷窯址從商末周初直到春秋戰國,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逐步提高制瓷工藝水平,包括原料的選擇、釉料的配置、成型技術、裝飾手段、窯具與窯爐技術等,是研究中國青瓷起源的重要實物資料。 [3]  [4] 

德清原始瓷窯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德清原始瓷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德清原始瓷窯址旅遊信息

德清原始瓷窯址地理位置

德清原始瓷窯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經濟開發區。

德清原始瓷窯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德清原始瓷窯址,路程約45.4千米,用時約4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