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洛斯帝國

鎖定
德洛斯帝國是網絡遊戲《地下城與勇士》背景故事中的虛擬國家,是阿拉德大陸上國土面積最廣、軍事力量與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德洛斯帝國於阿拉德歷655年宣佈成立,政治體制為中央集權制,現任統治者為皇帝康拉德二世。 [6] 
中文名
德洛斯帝國
外文名
De Los Empire [5] 
國家元首
里昂·海因裏希三世
出    處
網絡遊戲《地下城與勇士
成    立
阿拉德歷655年 [6] 
政治體制
中央集權制 [6] 

德洛斯帝國簡介

強大的佩魯斯帝國在血之詛咒的蔓延下,轟然倒塌。隨着時光的流轉,野心勃勃的帝國後裔們不甘寂寞,又以復興帝國為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即德洛斯帝國。
現在的德洛斯帝國以法羅灣為界,劃分為南北兩邊。首都則位於南部的黃金都市帷塔倫。
雖然這是一個由皇帝統治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但由於南北地域的分隔,兩地的氛圍截然不同。相比南部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北部的民風更為活潑開放。
儘管如此,但他們之間的凝聚力非常強,一旦遭遇危險,兩地的人民便會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帝國的國民自身擁有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現在,南北兩地已由各自的領導者帶領着,向自己周邊的鄰國實施征服策略。自從他們佔領了貝爾瑪爾公國之後,下一步計劃似乎準備開始入侵虛祖……可以説,強大的德洛斯帝國,已經在逐步地向統一大陸的目標邁進。 [4] 

德洛斯帝國國家歷史

德洛斯帝國帝國前身

時期一
佩魯斯帝國是德洛斯帝國的前身,它與現在的德洛斯帝國一般,擁有雄厚的軍事實力,尤其是在大將軍卡贊與最高魔法師奧茲瑪共同輔佐的那段時期,更是成為了迄今為止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統一阿拉德大陸的國家。
然而因為一場陰謀,兩員大將被陷害入獄。卡贊被挑斷手筋後流放,奧茲瑪在押解途中失蹤。阿拉德歷158年,成為混沌之神的奧茲瑪向人類世界散播了“血之詛咒”,偽裝者的出現令整個社會陷入混亂和猜忌之中。
阿拉德歷253年,暗黑聖戰爆發。直到347年,這場漫長的戰爭才宣告結束。佩魯斯帝國國力耗損嚴重各種分裂徵兆頻現,儘管帝國方面試圖依靠施行各種政策來複興國家,但收效不大。此外,一些怪物開始襲擊居民與城鎮,整個阿拉德混亂狀態在不斷地加劇。 [6] 

德洛斯帝國異軍突起

時期二
阿拉德歷357年,隨着鐵血手腕的皇帝法爾梅利亞四世的駕崩,佩魯斯帝國正式分裂成多個割據勢力。425年,一支自稱為佩魯斯帝國正統後裔的勢力脱穎而出,這支勢力就是德洛斯。他們打着收復故土的名號,向其他勢力發起戰爭。
阿拉德歷652年,坎特温之戰爆發,佩魯斯帝國名存實亡。阿拉德歷655年,德洛斯國王赫侖·巴登一世在成功收復了大部分帝國領土後,將首都遷至佩魯斯舊都帷塔倫,正式稱帝。
德洛斯帝國的正式建立,也宣告了混戰時期的結束。 [6] 

德洛斯帝國和平發展

時期三
阿拉德歷655年到965年間,在割據混戰中崛起的德洛斯帝國進入了雖有區域戰爭但整體相對和平的發展期。帝國打出了“重返榮耀”的口號,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內,大力發展經濟,同時鞏固軍事實力,一定程度上再現了佩魯斯帝國時期的繁榮。
此時的德洛斯與鄰國的關係也較為和睦,不僅與中立國貝爾瑪爾公國有生意與魔法學習上的往來,還將夏特利租借給為了躲避冰龍而入侵帝國的班圖族。 [6] 

德洛斯帝國野心擴張

時期四
阿拉德歷966年,里昂·哈因裏希三世繼任帝國皇帝,野心勃勃的新君試圖推動大陸的再次統一。圍剿班圖、侵佔貝爾瑪爾公國、進行殘酷的轉移實驗等一系列的擴張行為,使得帝國聲勢日盛的同時,整個阿拉德大陸也陷入了黑暗之中。
直到阿拉德歷1003年,艾麗絲的陰謀敗露,哈因裏希受其牽連,過往劣行敗露,民心漸失。1007年,他被迫禪位於女兒伊莎貝拉。
自此,德洛斯帝國的野蠻擴張行徑終於告一段落。 [6] 

德洛斯帝國多元融合

時期五
阿拉德歷1010年,四國簽署了《阿拉德和平公約》,阿拉德大陸迎來了久違的和平時期。與此同時,新能源的開採挖掘也邁向了更高的階段。
阿拉德歷1011年,諾頓團隊從普通泰拉石中提取出強大的能量。憑藉這一新能源,諾頓科技飛速發展,逐漸成為了德洛斯帝國最倚重的科研機構。之後,新能源開始被廣泛運用於軍事方面。在經歷了百年的研究與發展後,泰拉石能源的民用化也開始普及。
除了本國科技之外,帝國也非常樂於接納其他國家的文化和技術,德洛斯帝國軍事學院的革新政策更是讓各國學生彙集一堂,相互交流與學習。
此外,阿拉德歷1105年,在第三次雪色戰役之後,班圖併入了帝國版圖。領土的擴張,再加上各項技術的提升,目前德洛斯帝國的整體實力已經再次躍居阿拉德大陸第一。 [6] 

德洛斯帝國地理與行政

德洛斯帝國地理

以法羅灣為界,劃分南北兩部;首都位於南部的黃金都市帷塔倫。
德洛斯帝國幅員遼闊,地形豐富,既有廣闊肥沃的平原,又有寒冷乾旱的沙漠;既有連綿起伏的冰川雪山,也有零散分佈的森林和島嶼。整個德洛斯帝國可以分為四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西北部的雪山區域、東北部的黑色區域(灰地沙漠和黑色大地)、中部的法羅灣區域、南部的發達平原區域。

德洛斯帝國重點城市

帷塔倫
德洛斯帝國首都,又稱黃金都市。位於富饒且軍事化管理嚴苛的帝國南部,原是佩魯斯帝國的舊都。
末日之都,坎特温 末日之都,坎特温
坎特温
歷史名城,位於帝國南部,曾是佩魯斯帝國末期傀儡皇朝遷移後的都城。德洛斯帝國就是在這裏正式終結了佩魯斯帝國的政權,當時這裏曾經爆發過很有名的戰役——坎特温之戰。佩魯斯最後一員大將神官吉格率領兩萬軍隊苦戰,最後不敵德洛斯的三十萬大軍,引發“鬼神之亂”。戰爭的激烈程度,直到60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會有人提起。而坎特温也因此被稱為“末日之都”。
夏特利
德洛斯帝國北部的小城市,位於灰地沙漠的西部,與斯特魯山脈相連。曾被帝國租借給班圖族用以逃脱冰龍襲擊,這裏爆發過一次雪色戰役。阿拉德歷1105年,班圖併入帝國版圖後,這座城市便成了帝國制衡班圖族的軍事要地。
比爾馬克(Vilmark)
位於德洛斯帝國的西北邊界,與格蘭之森比鄰。曾經是帝國進行秘密轉移實驗的場所,也是帝國最早發現“泰拉石”的地方。實驗失敗後,哈因裏希三世隱藏了所有跟實驗相關的文獻和記錄,並回收所有的泰拉石,封鎖了整個比爾馬克地區。隨着哈因裏希的退位,比爾馬克似乎也被歷史掩埋了。

德洛斯帝國外交關係

與瑪爾公國的關係
曾於阿拉德歷986年野蠻侵佔原貝爾瑪爾公國,將其變為帝國的附屬國。直至1006年,公國因帝國內亂而擺脱其武力侵佔,宣佈獨立。兩國的關係一直較為緊張,儘管在1010年因帝國女皇伊莎貝拉的積極推動,完成了《阿拉德和平公約》的簽署。但是女皇間的關係並不能改變公國大眾層面對帝國的看法。直到1138年,帝國親王與公國女王聯姻。1162年,蕾切爾女王繼位。由於這層表親關係,現在兩國的交往也日漸頻繁。
與虛祖的關係
虛祖自從被佩魯斯帝國單方面撕毀盟約,經歷侵略戰爭之後,就一直堅守閉關守國的政策,直至阿拉德歷1000年才實行對外開放。作為簽署《阿拉德和平公約》的其中一國,虛祖對德洛斯的態度是不交惡但會保持距離。
與暗精靈王國的關係
因為暗精靈村莊的瘟疫事件,以及最後發現罪魁禍首與帝國皇帝有關,所以暗精靈一族一直對帝國持有警惕心理。儘管簽署了《阿拉德和平公約》,但暗精靈王國與帝國基本可以説是沒什麼往來。
與根特的關係
原本兩個世界的國家並無交流,後來因為天空之城的重新開放而有了聯繫。之後又因為聯合調查團及調查人員失蹤的關係,德洛斯帝國派兵進駐天界,在根特逐漸有了一定勢力。
阿拉德歷1107年,帝國最受皇帝寵愛的大公主訪問天界時,慘遭暗殺。之後帝國與根特持續了長達八年的冷戰。直至1115年,雙方關係才開始緩和。

德洛斯帝國重要人物

50歲的諾頓 50歲的諾頓
諾頓
生於德洛斯帝國,原是帝國鍊金術師協會的一員,因為看不慣帝國一直干涉研究,甚至監視和抄襲他的論文而離開帝國,來到了充滿自由氛圍的貝爾瑪爾首都,並在那裏組建了赫頓瑪爾鍊金術師公會,自己擔任會長。
諾頓是精通鍊金術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堅信科學應該凌駕於魔法之上的頑固派,因而平時會有點蔑視魔法師的傾向。
諾頓一生中有很多發明,包括製造分解機,從廢棄裝備中分解出能量小晶塊;將鍊金術與鑄劍技術結合,開發出光劍等。另外,諾頓也是發現泰拉石能量的第一人,對推動整個阿拉德大陸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39歲的哈因裏希三世 39歲的哈因裏希三世
里昂·哈因裏希三世
里昂·哈因裏希三世本名赫伊德·巴登,是哈因裏希二世的第三個兒子,雖然天資聰穎,實屬帝王之才,但無奈繼承順位的關係並未能讓其一展抱負。於是赫伊德開始尋求外部勢力作為靠山,他通過研究佩魯斯帝國的歷史文獻猜測到當時為帝國效力的占卜師可能與那時候聲名遠播的艾麗絲是同一人,於是開始接近艾麗絲,並且用自己的能力成功吸引到她的注意,最終成功登上了皇位。
里昂·哈因裏希三世是個十足的野心家,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他生性堅韌,為成大事,往往不拘小節。只要自己決定的事,不管多難,付出多少代價也要完成。
因為參與艾麗絲陰謀事件,他的惡性敗露讓其最終被逼退位。後世對他的評價多為唾棄,但縱觀整個阿拉德歷史,他其實為社會發展還是做了不少貢獻,例如挖掘泰拉石、開辦劍術學院等。
20歲的伊莎貝拉 20歲的伊莎貝拉
伊莎貝拉
全名為伊莎貝拉·凱瑟琳·哈因裏希·德·洛斯,是里昂皇帝與約瑟芬皇后的第三個孩子。
她與其他姐妹不同,年輕時抗拒婚姻,並嚮往自由的生活。即使是強硬的皇帝也對這個女兒束手無策,只能任其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皇帝對其的寵愛,讓伊莎貝拉從小就養成了揮霍的習慣,她的衣食住行開銷非常大,喜歡一切奢侈品。
別看她從小嬌生慣養,但能力卻也十分出眾。或許是繼承了父親聰明的頭腦與敏鋭的直覺,她在外交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儘管初期其實是依靠金錢收買人心的方式。

德洛斯帝國政治軍事

德洛斯帝國政治

政治體制
德洛斯帝國採取的是中央集權制,由皇帝組織內閣議事。
現任統治者
現任皇帝:康拉德二世
原名布爾·班特,是上一任皇帝路德維希的第一個兒子。阿拉德歷1165年出生,18歲繼承帝位。
階級制度
德洛斯帝國的階級制度極其嚴苛,貧富差距較大,貴族與平民間有着非常明顯的界限。
貴族分為公、侯、伯、子、男、騎士六種。
公爵:同時也是高級指揮官。
侯爵:分為地方侯爵和邊境侯爵,擁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
伯爵:高級貴族,管理男爵與騎士。
子爵:司法案件大都由子爵負責處理。
男爵:同時也是騎士首領(存在着從平民邁入貴族階層的特例)
騎士:地方軍隊只聽從自身領主(侯爵)的號令。
由皇帝直接管理男爵,且擁有最高指揮權;公爵及伯爵無實權。

德洛斯帝國帝國軍

帝國軍
帝國軍隊的統稱,在帝國各大屬地都有不同規模的駐軍。
帝國騎士團
直接聽命於皇帝的皇家騎士團。
帝國騎士團 帝國騎士團
備有一到數十名忠心耿耿的侍從,由自己的家族出資給予他們很好的訓練與裝備。也有一些騎士單純只是藝高人膽大,負責孤身執行騎士團的各種秘密任務。在大規模作戰中,這些獨立騎士都會被編入兵團附屬的小隊中,一起衝鋒。但更多時候,他們因為調配方便,會被派遣進行各種小型任務,直到積累了足夠的功勳,升職為兵團長。
帝國海軍
由數艘鐵甲炮艦作為主力,保護着法羅灣的安危。鐵甲戰艦是帝國研究泰拉石能源,結合天界科技之後發明的魔動戰艦,速度快,完全由金屬裝甲構成,足以碾壓絕大部分的帆船,沒有附帶魔法的普通鐵炮根本無法穿透戰艦的裝甲。
可惜,因為數量不足,帝國海軍的戰術仍然是由很多精通航海的騎士船長用帆船出海巡邏,聯絡鐵甲艦隊以精鋭兵力殲滅敵人的方針。
帝國海軍 帝國海軍
海軍的指揮權由於直接關係着國家命脈,一般由皇帝親自兼任海軍元帥,同時委派艦長們管理各自的船隊。鐵甲艦隊的出動,也必須要有皇帝親自的許可。
帝國精鋭部隊
大量擁有職業等級的冒險家選擇在帝國軍隊中服役,他們大多出身於民風開放的北部,這些人由於居住地的環境惡劣或是好武善鬥而加入其中。另外一些來自軍事化管理的南部,這些人大部分出身貴族,受過專業教育,家中長輩令其到軍隊中歷練以備後續之需。
帝國精鋭部隊 帝國精鋭部隊
在眾精鋭部隊中,最受皇帝倚重的是鐵狼騎士團。騎士團內部早期主要由劍士組成,包含男女鬼劍士,現在也有部分魔槍士和少量神槍手等。騎士團主要幫皇帝執行各種機密任務,據傳旗下還有一支殺手組織,名為紫霧團。

德洛斯帝國軍事裝備

第一階段
德洛斯帝國軍早期主要採取冷兵器,以刀、槍、劍、戟為主。主要是鬼劍士與魔槍士的職業武器,這些武器雖然不如天族的機槍火炮,但是依靠使用者本身體內潛藏的能量,可以將武器力量最大化,甚至產生出使用者與武器合二為一才有的獨特氣息,例如劍氣、血氣等。
第二階段
比普通冷兵器更強的裝備,就是上面附着有魔物氣息或者裝備本身就是魔物的化身。這點在女鬼劍士中最為常見,尤其以契魔者(劍魔)為首。她們的蛇腹劍可以變換形狀,攻其不備。悲鳴洞穴中的魔劍阿波菲斯則是感染了使徒死後的氣息,形成的魔劍。所以該階段等級跨度非常大,因為魔物的等級差別,會對武器本身的強弱產生直接影響;並且它對使用者的要求也較高。
第三階段
前兩個階段都對使用者有不同程度的要求。第三個階段就純粹是技術產物,它們採用神奇的泰拉石能源作為武器的源動力,即使是普通人使用這類武器也會有施展出超強的效果。但是這類裝備大多處於半實驗階段,僅供少數精鋭部隊和位高權重的將領使用。
第四階段
以人體作為武器。阿拉德歷1120年,諾頓科技成功利用泰拉石能量完成人體增強試驗。隨後該試驗轉為秘密進行,據説目前已有人體殺傷性機器誕生。

德洛斯帝國社會生活

德洛斯帝國建築

貴族建築
德洛斯帝國是一個南北差異和貧富差異都十分強烈的國家。因而南北的建築、不同階層間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
貴族大多居於南方,以南部為例。貴族建築的材質,多以結實的灰色、褐色石料為主,帶來厚重、堅實的視覺體驗。而全民對劍術的傳承久遠,也逐漸反應在建築物中:如刀劍一般高聳直插雲霄的尖頂建築,就彰顯了德洛斯尚武的特點,以及可能帶有一絲侵略性的種族特徵。南部的建築主體可能會稍顯簡單嚴肅,從排列整齊對稱的窗户、門口,可見德洛斯人對於秩序、規矩的講究程度。
由於生活富庶,貴族們對裝飾性很強的奢華事物相當着迷。例如,喜歡佩戴點綴着珠寶、琺琅的長劍,也因為這個原因,德洛斯的建築師們喜歡使用色彩斑斕的玻璃、循環往復的線性鐵藝、設計考究的特製柱子等等,來豐富建築設計。
貴族們對於華美事物的喜愛,還體現在建築中常見的大型遊廊,以及美麗的私人後花園。貴族女子們下午茶聖地,往往是一座開滿了薔薇科植物、帶有着雕塑噴泉的美麗花園。而在大型遊廊間行走時,陽光通過大面積的落地彩色玻璃,投射在建築物內部大理石地面上,使得室內光線明亮,鏡面般的地面時常能看到五彩絢爛的光斑。
平民建築
德洛斯帝國平民自建的建築,比起運輸困難、雕刻複雜、耗時費力的大型石料,平民一般都選用木材、磚塊來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因此平民建築大多比較低矮,只有一至三層左右。
當然受到整體審美風格的影響,在平民建築上也能看到少許的裝飾性元素,比如:屋頂會呈山形,但遠沒有貴族建築那麼陡峭冷峻。屋頂邊緣有排列整齊的木製裝飾雕刻、花邊輪廓等。牆面可能呈現出水平、垂直、對角線的線性裝飾等,屋前院後會種植一些果樹;總之,建築與人之間顯得更加容易親近些。

德洛斯帝國服飾

貴族服飾
德洛斯帝國的貴族男性們喜歡穿着剪裁修身、線條感利落的西服,來儘可能地凸顯自己修長挺拔的身形。追求品味的他們還格外注重細節,鑲嵌珠寶的胸針、繡金線的領結、寶石袖釦、以及西服胸袋裏的精緻手帕巾,都是貴族男性門用來體現身份的象徵品。而德洛斯帝國的貴族女性們,喜歡用蕾絲、蝴蝶結、抓褶來裝點她們出席不同場合的蛋糕裙禮服。如何搭配上樣式繁複的珠寶首飾、帶羽毛和紗面的禮帽、漂亮的扇子和陽傘、以及高跟鞋等,都是德洛斯帝國貴族女性們下午茶時間最樂忠的話題。
秉持劍術立國、軍事強國理念的德洛斯帝國,崇尚着劍術與馬術,因此貴族中無論男女,一身易於舒展的騎士服,都是他們衣櫃的標配之一。特別是貴族男性們,除了有日常佩劍的習慣外,脱下紳士服的他們,幾乎都是馬術和劍術的箇中好手。
平民服飾
生活在德洛斯帝國的平民們服飾會簡單許多,不僅材質略顯粗糙,設計上也更為勞作考慮,捨去了複雜的衣領袖口設計。平民男子們更多會穿着揹帶的褲裝搭配厚實的牛皮靴,女子們雖然還習慣裙裝,但在工作時會穿戴上圍裙、套袖、頭巾等,服裝的總體顏色灰淡,遠沒有貴族服飾那樣鮮豔豐富。
此外,平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有佩劍、珠寶、禮帽、陽傘、扇子等來搭配服飾;女子們多用銀製、銅製的飾品來裝點自己,而男子們則會帶一枚簡單的銀製、銅製戒指。在德洛斯帝國一些偏遠而寒冷的地區,或者是以打獵為生的森林間,平民們的服飾可能會融入獸類的皮毛分、牙齒等元素,但比重不大。

德洛斯帝國飲食

食物
帝國崇尚“大”“整塊”“多”的豪放派烹飪,在豪華宴會中常常能看到烤全牛等誇張的料理(事實上也是經過大量廚師精心處理醃製的,並非粗暴的野外烹調),以及堆成小山的麪包,桌子一樣大的肉派等。
同時,德洛斯也擁有着悠久的狩獵傳統,無論是以此為生的獵户還是走馬訓犬的貴族娛樂,都為人們的餐桌提供了大量的野味,特別是各種鳥禽,野兔,野豬等,常常可以在大眾菜譜中看到。
整體來説德洛斯帝國的烹調風格豐富而淳樸,普通家庭最常用的烹調工具是用泥土或者石頭製作的烤爐,可以製作麪包,餅和肉類,以及悶燒濃稠的,可以蘸麪包和餅吃的湯汁。
帝國內蔬菜水果的種類較少,但也有不錯的蘋果園,以及非常有名的各色野生漿果。

德洛斯帝國帝國成員

里昂·海因裏希三世
英文名:Leon Heinrich De Los Ⅲ [5] 
男性,德洛斯帝國皇帝。
里昂海因裏希三世 里昂海因裏希三世
為了光復佩魯斯帝國時代的榮耀,立案了帝國的領土擴張政策的年輕皇帝。
里昂是一個為達成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對於少數的犧牲與細小的問題採取默許的方式以推進自己的政策。
阿拉德歷987年,帝國在比爾馬克秘密進行大規模的轉移試驗。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轉移能量因為失去控制,致使比爾馬克變成一片荒蕪之地。這股轉移能量異常恐怖,即使所有參與試驗的研究員和守衞兵都已死亡,這股力量依然能在人體內殘留下來。事後,帝國根據調查確認,所有的實驗體均已死亡。
這是比爾馬克發生大爆炸之後,帝國對外發布的全部信息。
但事實上,實驗體並沒有全部死亡。在這次轉移試驗中,部分轉移能量湧入了幾個孩子的手臂中,令她們擁有了異常強大的力量。帝國騎士團對這些孩子非常感興趣,決定訓練他們為帝國效力。
被賦予鬼劍士能力的孩子們,在高強度的訓練中逐漸掌握了藉助轉移能量開啓異次元空間的方法,並憑藉這種強大的能力習得了前所未聞的劍術。
帝國皇帝聽聞此事之後,驚恐不已,未知的事物帶來的威脅遠大於利益,因此他立即下令以叛國的罪名將她們一一肅清,帝國騎士團也由巴恩接手重組。
少數活下來的孩子,為了逃避帝國的追殺躲進了赫頓瑪爾,至今也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也許她們只是在黑暗中靜靜地等待着復仇的時機... [1] 
伊莎貝拉公主
英文名:Isabella Catherine Heinrich De Los [5] 
女性,20歲
伊莎貝拉公主 伊莎貝拉公主
帝國的第三公主,里昂皇帝和約瑟芬皇后的第三個孩子,與其他姐妹不同,她從來沒想過嫁人,過着自由的生活。
皇帝也不逼她成婚,反而對她的這種小性子格外的縱容。
平時沒事喜歡閒逛宮殿和平民區之間,這時一般只帶塞勒斯作為護衞同行。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私下裏伊莎貝拉對塞勒斯從來不以君臣之禮相待,而是以閨蜜相稱。
喜歡奢華的生活,雖然看起來是個任性大小姐,但卻繼承了皇帝聰明的頭腦和敏鋭的直覺 。
帝國進軍天界時,以代表帝國拜見天界皇女為由任性的跟着帝國軍出征 。
以與生俱來傑出的交際手段和外交手段(以及利用大量金錢收買人心)不費吹灰之力地促成了和天界的同盟,並將帝國軍駐紮在皇都根特。
與艾麗捷性格十分相投,甚至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把皇帝派遣到天界的士兵當成自己私家兵一樣統領着,隨後帶着這些帝國軍隊跟尤爾根等人組成聯合調查團奔赴寂靜城調查魔界相關的事情。 [2] 
巴恩·巴休特
英文名:Vaughn Walshuted [5] 
男性,17歲(悲鳴洞穴調查時)
巴恩·巴休特 巴恩·巴休特
德洛斯帝國鐵狼騎士團團長,效力於德洛斯帝國的劍聖,是當年在悲鳴洞穴與希洛克對戰的四劍聖之一,得意的武器為短劍。
巴恩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躋身於德洛斯帝國頂尖劍士的行列了,但他並不甘於所擁有的力量。為了和更強的對手交手,他毅然加入到帝國的悲鳴洞穴調查團中。
在調查的過程中,他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強大的力量——希洛克的使徒之力,這讓他無比着迷。在調查結束之後,他做出與其他三大劍聖截然不同的選擇:接受了帝國授予的爵位,留在皇帝身邊並唆使他囚禁年幼的孩子來進行轉移實驗,以求能夠獲得那種無限強大的力量。 [3] 
海德·伯恩·克魯格
英文名:Hartz von Krueger [5] 
男性,34歲
海德伯恩克魯格 海德伯恩克魯格
德洛斯帝國鐵狼騎士團副團長,帝國名門之後,因父親的清廉與自己極強的自尊心,在軍中從一個最基層的小兵開始打拼。秉性剛強的他讓上司十分討厭,就這樣長時間度過了與出人頭地相差甚遠的生活...
他渴望殊死搏鬥的生活,但實際上只在一個監獄了當一個小小的警衞。
為了報復懶惰傲慢的上級,他放走了看守所裏的罪犯。
只是在這羣罪犯中有一位女犯人的引發了比預料中更大規模的暴動,結果事情鬧大了...
被指責的海德還時不時的怒吼恐嚇上面派來的調查官.
看到這一切的巴恩很欣賞海德,決定將他招致麾下
入團之後憑藉強勁的實力當選副團長,帶領鐵狼突擊團的部下在各地作戰
事實上和團長巴恩的性格不和,幾次動過離開的念頭。但海德的父親一直視巴恩為英雄,一直勸導海德繼續跟隨巴恩,無奈之下海德只好放棄了離開的念頭
不熟悉他的人容易被他的粗鄙之語和暴脾氣嚇到,對他敬而遠之。但熟悉之後就會發現他性格其實相當直率,甚至比團長巴恩更為部下所敬重。
塞勒斯
英文名:Hound Cyrus
女性,21歲
帝國官員的後代,父親死於反帝國勢力的手中。
塞勒斯 塞勒斯
為了復仇,她將鬼手移植到自己身上.……
在移植魔手的實驗體中,她是移植同步率最為完美的實驗題,也是最先和惡魔達成契約的劍魔之一。
她能召喚其他劍魔無法召喚的惡魔,這事從未公開過,屬於絕密,只有里昂皇帝知道 。
自稱獵犬,擊敗了無數與帝國為敵的人,也深受巴恩的信任。
之前不知從哪裏得到消息説,貴族內部有支持反抗軍的勢力。為了查清奸細,她擅自帶兵搜查被憤怒的貴族們彈劾丟了官職。
第三公主伊莎貝拉是塞勒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塞勒斯也一直在擔任她的護衞。雖然有着這樣特殊的身份,巴恩依然授予了她一項絕密的任務。
凱恩
英文名:Kane
男性,37歲(悲鳴洞穴調查時)
凱恩 凱恩
德洛斯帝國暗殺組織“紫霧團”派遣到悲鳴洞穴的調查團頭目,性格殘暴,視人命如草芥,為達目的不惜出賣親友,可謂是不擇手段,是阿拉德大陸上惡名昭著的殺手。 [7] 
在悲鳴洞穴迷路後,調查團中很多人都想放棄這次行動,但凱恩卻執意進行下去。為了讓那些意見相左的人閉嘴,他甚至殘忍地將團員們全部殺死。
也因為這樣,他收穫了新的追隨者——魔法師琳恩。後來琳恩發現了第五使徒希洛克的藏身之處。急於搶頭功的凱恩不顧其他人的勸阻,魯莽地向希洛克挑戰,雖然一時佔據上風,但最終還是敗在了無盡的使徒之力下,含恨而亡。
而他的靈魂和肉體也因為受到洞穴裏某種怨念的影響,變成了怪物,一直徘徊在悲鳴洞穴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