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望

鎖定
德望,漢語詞彙,拼音dé wàng,釋義:1、指人的道德行為之聲譽名望。2、指有德行聲望的人
中文名
德望
拼    音
dé wàng
釋    義
指人的道德行為之聲譽名望
出    處
世説新語·規箴》

目錄

德望釋義

1、德行與聲望。2、指有德行聲望的人。 [1] 

德望出處

《晉書.卷七七.陸曄傳》:以玩有德望,乃遷侍中、司空,給羽林四十人。

德望例句

1、德行與聲望。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説新語·規箴》“陸玩拜司空”劉孝標註引《玩別傳》:“是時王導、郗鑑、庾亮相繼薨殂,朝野憂懼,以玩德望,乃拜司空。”
《晉書.卷七七.陸曄傳》:以玩有德望,乃遷侍中、司空,給羽林四十人。
宋 楊億 《次韻和盛博士寄贈虞部李郎中之什》:“門牆日已峻,德望闇然彰。” [5] 
宋·蘇軾《給事中兼侍講傅堯俞可吏部侍郎制》:“士以德望進,則風俗厚而朝廷尊。”
宋 蘇軾 《賜新除太中大夫呂大防辭免恩命不允詔》:“以卿德望兼重,才術有餘,故授之不疑,渙號已行,僉言惟允。” [6] 
宋·張孝祥《代季父上陳樞密書》:“此數公者,聲稱德望,炳然較著,真與芒寒色正者比。” [4] 
《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傳二.楊時傳》:時安於州縣,未嘗求聞達,而德望日重。 [3] 
明·李贄《寄答京友》:“故非自己德望過人,才學冠世,為當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按狀: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寰。(袁可立)先世居鳳陽,始祖榮,國初以戰功屢調堅城衞百户,即今睢陽衞也,遂徙於睢,代以德望著。”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這位縣長年紀又輕又有德望。”
2、指有德行聲望的人
宋·歐陽修《與富文忠公書》之二:“有蜀人蘇洵者,文學之士也。自雲奔走德望,思一見而無所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