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昌縣

鎖定
德昌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安寧河谷地帶,橫斷山區康藏高原東緣,南與會理市米易縣毗連,西至雅礱江鹽源縣相望,北接西昌市,東以螺髻山山脊與普格縣分界,東南隅與寧南縣接壤。介於東經101°54'—102°29',北緯27°05'—27°36'之間,總面積2284平方千米 [1]  。下轄2個街道、8個鎮、2個鄉。 [25]  截至2021年末,德昌縣常住人口21.7萬人。 [30] 
德昌建制已經有兩千餘年歷史,是“北達京畿,南通蒙昭”的南絲綢之路必經地。藴含鳳凰文化、“九宮十八廟”佛道教文化、傈僳族文化、紅軍紅色文化及歷史民俗文化,全國重點文物戰國至西漢大石墓羣被譽為“中國金字塔”,有省級保護文物鐘鼓樓、字庫塔、涼山唯一的傈僳族文化及23處國家、省、州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和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德昌桑椹”“建昌板鴨”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是“中國果桑之鄉”。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全國綠化模範縣、最具投資價值目的地城市、自然(養生)旅遊目的地、四川省十大最具潛力森林康養目的地、四川省園林縣城,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 [27] 
2021年,德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6.00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4.65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80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5421億元。人均GDP達到39635元。一、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為28.7:27.7:43.6。 [30] 
中文名
德昌縣
外文名
Dechang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5134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安寧河谷地帶,橫斷山區康藏高原東緣
面    積
2284 km²
下轄地區
2個街道、8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德州鎮
電話區號
0834
郵政編碼
615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1.7 萬(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攀西燕子城(鳳凰城)
螺髻山
第四紀冰川遺蹟等
火車站
德昌站德昌西站
車牌代碼
川W
地區生產總值
86.01 億元(2021年)

德昌縣歷史沿革

先秦
德昌古為邛都縣地。
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以邛地置越雟郡。今德昌為郡治邛都縣地,屬益州。
蜀漢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分州劃縣。德昌仍屬邛都縣地,隸益州越雟郡。
仍置越雟郡,徙治會無縣。
太安二年(303年)郡改屬寧州。
鹹康八年(342年)還屬益州,德昌仍為邛都縣地。
宋劉裕時仍置越雟郡,還治邛都。
齊蕭道成時鄙視少數民族,貶稱為越雟獠郡,縣無載。
梁蕭衍時“嘗開置雟州,尋復陷沒”。
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西寧州,領郡六。越雟郡領邛都、越雟二縣,德昌隸邛都縣地。
後周時改西寧州為嚴州,郡縣名稱未變。
開皇六年(586年),復改嚴州為西寧州。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雟州。
大業初(605年),複稱越雟郡,德昌隸屬縣無更。
武德(618年),復曰雟州。
武德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尋改為中都督府。
貞觀元年(627年)以益州置劍南道,羈縻十六州。
天寶元年(742年)越雟郡依舊都督府。
至德二年(757)郡沒於吐蕃。
貞元十三年(797年)收復。
鹹通六年(865年)郡地為蒙詔所據,立城曰建昌府,德昌屬建昌府地。
五代
後漢天福二年(948年),段思平建大理政權,改建昌府為建昌郡。
太祖無力統治,將大渡河以南地區全部放棄。建昌地區“諸酋爭強,分地為四,推段興為長”。其裔浸強兼併諸酋,自主府主,“大理不能制”。
憲宗朝建昌歸附,德昌一帶為屈部、頳綖部所據。
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置建昌、德平、定昌、會川四路,今德昌境內屈部改為昌州,隸定昌路。
至元十三年(1276年)頳綖部改為德州,隸德平路。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罷德平、定昌二路,置德昌路,領昌州、德州、普濟州、威龍州。
明初,沿襲舊制。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改德昌路為德昌府,隸建昌衞,屬雲南布政使司。同年十月,建昌衞府俱改屬四川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月魯貼木兒亂,致“諸州皆廢”。次年廢建昌府,建昌衞指揮使司升置為建昌衞軍民指揮使司。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守禦德昌千户所。
德昌縣地圖 德昌縣地圖
永樂二年(1404年)七月,置昌州、普濟州、威龍州長官司,隸建昌衞。
初襲明制。
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軍為民稱建昌衞。
雍正六年(1728年),裁衞改置寧遠府,德昌所仍存,隸寧遠府。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裁德昌所設巡檢司,屬西昌縣。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裁西昌縣併入寧遠府。
民國二年(1913年),去府復縣,德昌為西昌縣分縣。
民國三年(1914年),置建昌道,領縣二十八。
民國十七年(1928年),裁建昌道,各縣直屬四川省府,德昌仍屬西昌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府劃寧遠府屬地區為第十八行政督察區,改行區制,德昌為西昌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第十八行政督察區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政治指導區,其中龍窩子(龍阿)、麻隴、八角廠、小板廠四政治指導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增設的煌尤政治指導區後劃歸德昌縣。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一月,建西康省,寧屬八縣劃歸西康省。同年七月,西康省府在西昌設立寧屬屯墾委員會,代行省府職權掌理寧屬行政。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一月,成立德昌設治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一月,德昌正式建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3月26日,德昌解放。同年4月6日成立德昌縣人民政府,德昌縣屬西康省西昌地區。
1955年10月,德昌縣隨西康省撤銷併入四川省,屬四川省西昌地區。
1959年8月,撤德昌縣,併入西昌縣,設德昌區。
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准恢復德昌縣建制,四川省人民委員會通知自11月1日起正式恢復德昌縣。
1978年10月,隨西昌地區併入涼山彝族自治州 [2] 

德昌縣行政區劃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德昌縣轄2個街道、8個鎮、2個鄉。德昌縣人民政府駐德州街道惠民路47號。 [28-29] 
(一)德州街道(教育巷7號)
·鳳凰社區·香城社區·安順社區·彩虹社區
·中屯村·麥岔村·果園村·大坪村·沙壩村·角半村·安寧村
(二)昌州街道(王所社區六組)
·王所社區·六所社區
·茶園村·昌州村·花果村·陳所村·新安村
(三)永郎鎮(永定社區永勝路110號)
·永定社區
·可郎村·羅乜村·蒲壩村·錦川村·紙房村·老碾村
(四)樂躍鎮(紅星村二組樂躍場99號)
·紅星村·大福村·樂躍溝村·銅廠村·半站營村·羣英村·聯盟村·高豐村·杉木村·海花村·紅巖村
(五)麻慄鎮(民主村六組156號)
·民主村·三合村·大壩村·點馬村·大象坪村·阿月村·黃家壩村·光輝村
(六)茨達鎮(新勝村一組500號)
·新勝村·新華村·躍進村·朝陽村·大陸槽村·和平村·牛馬場村
(七)巴洞鎮(紅旗村八組88號)
·紅旗村·松柏村·前進村·鐵廠村·裕民村·寬裕村
(八)黑龍潭鎮(馬安村二組66號)
馬安村·一碗水村·大灣村
(九)鐵爐鎮(春光村一組)
·菠蘿村·永安村·春光村
(十)熱河鎮(熱水場198號)
·雅江村·龍窩村·順河村
(十一)南山傈僳族鄉(昌州街道新安村五組75號附1號)
·小南山村·杉木溝村·大田灣村
(十二)金沙傈僳族鄉(觀音堂村常家灣組)
·觀音堂村·王家坪村·黃竹村

德昌縣地理環境

德昌縣位置境域

德昌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南與會理、米易縣毗連,西至雅礱江和鹽源縣相望,北接西昌市,東以螺髻山山脊與普格縣分界,東南隅與寧南縣接壤。介於東經101°54'—102°29',北緯27°05'—27°36'之間,總面積2284平方千米。 [1] 

德昌縣地形地貌

德昌縣地形複雜多樣,以中山地貌為主,地處安寧河谷地帶,橫斷山區康藏高原東緣。境內螺髻山海拔高度為4354.2米。 [32-33] 

德昌縣氣候特徵

德昌縣西臨雅礱江、東連螺髻山,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日照總時數2356小時,年均氣温17.7℃,年均相對濕度64.7%,年均PM2.5指數25,負氧離子含量平均12000個/立方厘米,年均降水1074.4毫米,無霜期300天以上,優質天氣330天以上,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1] 

德昌縣自然資源

德昌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德昌縣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17196.47公頃(257947.05畝)
其中,水田6401.59公頃(96023.85畝),佔全縣耕地的37.23%;水澆地41.31公頃(619.65畝),佔全縣耕地的0.24%;旱地10753.57公頃(161303.55畝),佔全縣耕地的62.53%。麻慄鎮、德州街道、茨達鎮等3個鎮(街道)耕地面積較大,佔全縣耕地的42.75%。
位於一年兩熟制地區的耕地17196.47公頃(257947.05畝),佔全縣耕地的100.00%。
位於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地區的耕地17196.47公頃(257947.05畝),佔全縣耕地的100.00%。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361.64公頃(20424.60畝),佔全縣耕地的7.92%;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859.89公頃(42898.35畝),佔全縣耕地的16.63%;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800.41公頃(72006.15畝),佔全縣耕地的27.92%;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359.89公頃(65398.35畝),佔全縣耕地的25.35%;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814.64公頃(57219.60畝),佔全縣耕地的22.18%。
二、園地21160.37公頃(317405.55畝)
其中,果園4147.28公頃(62209.20畝),佔全縣園地的19.60%;其他園地17013.09公頃(255196.35畝),佔全縣園地的80.40%。園地主要分佈在永郎鎮、樂躍鎮、茨達鎮等3個鎮,佔全縣園地的46.77%。
三、林地166271.93公頃(2494078.95畝)
其中,喬木林地156854.00公頃(2352810.00畝),佔全縣林地的94.34%;竹林地46.22公頃(693.30畝),佔全縣林地的0.03%;灌木林地2883.94公頃(43259.10畝),佔全縣林地的1.73%;其他林地6487.77公頃(97316.55畝),佔全縣林地的3.90%。林地主要分佈在樂躍鎮、茨達鎮、麻慄鎮等3個鎮,佔全縣林地的49.01%。
四、草地11468.07公頃(172021.05畝)
其中,天然牧草地11158.46公頃(167376.90畝),佔全縣草地的97.30%;其他草地309.61公頃(4644.15畝),佔全縣草地的2.70%。草地主要分佈在樂躍鎮、麻慄鎮、茨達鎮等3個鎮,佔全縣草地的67.24%。
五、濕地319.16公頃(4787.40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其中,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其中,內陸灘塗319.16公頃(4787.40畝),佔全縣濕地的100.00%。濕地主要分佈在麻慄鎮、德州街道、樂躍鎮等3個鎮(街道),佔全縣濕地的80.27%。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316.62公頃(79749.30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1005.78公頃(15086.70畝),佔全縣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的18.92%;村莊用地3974.16公頃(59612.40畝),佔全縣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的74.75%;採礦用地270.98公頃(4064.70畝),佔全縣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的5.10%;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65.70公頃(985.50畝),佔全縣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的1.24%。
七、交通運輸用地2177.19公頃(32657.85畝)
其中,鐵路用地209.78公頃(3146.70畝),佔全縣交通運輸用地的9.64%;公路用地800.32公頃(12004.80畝),佔全縣交通運輸用地的36.76%;農村道路1167.08公頃(17506.20畝),佔全縣交通運輸用地的53.60%;港口碼頭用地0.01公頃(0.15畝),佔全縣交通運輸用地的0.00%。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023.25公頃(45348.75畝)
其中,河流水面2247.63公頃(33714.45畝),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74.34%;湖泊水面3.49公頃(52.35畝),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0.12%;水庫水面342.33公頃(5134.95畝),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11.32%;坑塘水面313.07公頃(4696.05畝),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10.36%;溝渠70.57公頃(1058.55畝),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2.33%;水工建築用地46.16公頃(692.40畝),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1.53%。熱河鎮、樂躍鎮、麻慄鎮等3個鎮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較大,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45.84%。 [24] 

德昌縣礦產資源

德昌縣境內有礦點礦化點近200個,礦種47種,經地質部門勘查過的礦點21個,礦種12種,特別是稀土、氧化物遠景儲量達200萬噸。 [1] 

德昌縣植物資源

德昌縣林副產品種類繁多,有食用菌和染料、藥用、芳香油、油料、園林花卉等類植物400餘種。

德昌縣藥材資源

德昌縣已查明動植物藥材上百種。常年收購中草藥材30多種,以龍膽草、僧母草、黃芩、川楝子茯苓、餘甘子、金龜蓮、商陸為大宗。

德昌縣人口

截至2021年末,德昌縣總户數73958户,户籍人口22.0389萬人,城鎮人口6137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71652人,佔總人口的33.0%;傈僳族人口為7295人,佔總人口的3.3%。據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末常住人口2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城鎮化率42.98%。據人口出生統計,人口出生率13.2‰,自然增長率6.0‰,符合政策生育率98.5%。 [30] 

德昌縣政治

現任領導
副縣長:曹偉 [31] 

德昌縣經濟

德昌縣綜述

2021年,德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60081萬元,同比增長7.0%,比去年增加0.6個百分點,增速全州排第9位,安寧河縣(市)排第4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46570萬元,同比增長6.7%,增速全州排第11位,安寧河縣(市)排第5位,拉動GDP增長2.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38090萬元,增長8.5%,增速全州排第8位,安寧河縣(市)排第4位,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75421萬元,增長6.3%,增速全州排第9位,安寧河縣(市)排第2位,拉動GDP增長2.7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39635元,比上年增長7.2%。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28.5%、32.3%、39.2%。一、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為28.7:27.7:43.6。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459498萬元,同比增長6.1%,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3.4%。 [30]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德昌縣50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達到23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7267萬元,同比增長16.8%,完成州下達660000萬元目標任務。其中:工業性投資完成32926萬元,同比下降36.7%;無工業技改投資完成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同比增長362.1%;第二產業同比下降35.9%;第三產業同比下降6.9%。基本建設投資同比增長7.4%。從投資主體看,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9.1%,佔全社會投資總額的58.8%。 [30] 
財税收支
2021年,德昌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2890萬元,同比增長6.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1557萬元,同比增長1.3%。 [30] 
人民生活
2021年,德昌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9元,比上年增長9.38%。
2021年,德昌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41元,比上年增長7.95%。其中,工資性收入22070元,增長2.20%;經營淨收入9051元,增長23.48%;財產淨收入2348元,增長4.13%;轉移淨收入3972元,增長13.34%。人均消費性支出24439元,增長6.95%。其中,居住支出增長8.37%,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4.74%,交通和通訊支出增長10.81%,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長7.4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0.9%。
2021年,德昌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3元,比上年增加2083元,比上年增長10.06%。其中,工資性收入5751元,增長8.90%;經營淨收入13867元,增長9.06%;財產淨收入193元,增長15.14%;轉移淨收入2982元,增長17.1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687元,增長7.27%。其中,居住消費支出增長7.44%,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增長15.73%,交通和通訊支出增長8.99%,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長4.70%。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3.1%。 [30] 

德昌縣第一產業

2021年,德昌縣農林牧漁總產值(現價)達到457524萬元,比去年增加25692萬元,增長5.95%。其中:農業產值290911萬元,比去年增加35210萬元,增長13.8%;林業產值8551萬元,比去年增加374萬元,增長4.6%;畜牧業產值139632萬元,比去年下降11506萬元,下降7.6%;漁業產值7795萬元,比去年增加3800萬元,增長9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635萬元,比去年增加817萬元,增加8.32%。 [30] 
農業
2021年,德昌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18545公頃,比上年增加522公頃;糧食總產104038噸,比上年增加3076噸,同比增長3%;其它主要農作物產量如下:油料產量766噸,同比增長0.9%。糖類產量1912噸,與上年持平。蔬菜瓜果產量310493噸,同比增長5.9%。 [30] 
林業
2021年,德昌縣森林覆蓋率71.6%。 [30] 
畜牧業
2021年,德昌縣出欄生豬27.51萬頭,同比增長13.2%;羊出欄14.03萬隻,同比下降4.9%;牛出欄1.3萬頭,同比增長0.62%;家禽出欄119.6萬隻,同比增長0.4%。全年肉類總產量26437噸,同比增長12.4%,其中豬肉產量16517噸,同比增長16.6%;羊肉產量2362噸,同比下降3.7%;牛肉產量1667噸,同比下降0.6%;家禽肉產量2453噸,同比下降2.25%;牛奶產量129噸,同比下降3.9%。 [30] 
漁業
2021年,德昌縣水產品產量3850噸,同比下降16.3%。 [30] 
生產條件
2021年,德昌縣化肥施用量(折純)8200噸;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4.8萬千瓦,同比下降10.5%;農村用電量為14500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5.9%;全年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73噸,地膜覆蓋面積11480公頃。 [30] 

德昌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德昌縣全社會全部工業總產值630610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83273萬元,同比增長26.6%。在規模以上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水力發電量99534萬千瓦小時,同比下降11.2%;風力發電量76154萬千瓦小時,同比下降3.8%;風機葉片生產181套,風機主機生產212台。德昌縣27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89912萬元,同比增長20.0%;工業產品產銷率96.9%,同比下降8.5%;實現工業增加值109714萬元,工業增加值不變價增速4.0%;全年利税總額52698萬元,同比增長68.3%,其中利潤總額44171萬元,同比增長130.0%。 [30] 
建築業
2021年,德昌縣全社會建築業生產完成增加值26054萬元,同比增長3.1%,總量位居全州第5位,增速全州第9位。全縣21户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1.09億元,同比增長10.0%。 [30] 

德昌縣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21年,德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64189萬元,比上年增長13.3%;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89871萬元,比上年增長12.0%;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2574萬元,比上年增長15.0%。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市場零售額232205萬元,農村市場零售額12107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8%和13.3%。 [30] 
對外貿易
2021年,德昌縣出口總額(包括轉口貿易)5190萬元人民幣。 [30] 
招商引資
2021年,德昌縣省級平台簽約40億元,國內省外到位資金28.55億元,國內州外到位資金41.5億元。 [30] 
房地產業
2021年,德昌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35.4%,商品房施工面積6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5%,商品房銷售面積2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1%。 [30] 
郵電通信
2021年,德昌縣電信業務總量219952萬元,增長速度27.6%,郵政業務總量2806萬元,同比增長26.5%。年末國際互聯網上網用户數1.6萬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固定電話用户2.8萬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移動電話用户19.7萬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全縣電話普及率達到74.5%。 [30] 
旅遊業
2021年,德昌縣旅遊總收入達17.5億元,同比增長3.8%;旅遊總人次達476.2萬人次,同比增長2.6%。 [30] 
金融業
2021年,德昌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1546401萬元,比上年增長15.3%。 [30] 
保險業
2021年,德昌縣保險機構保費收入25457萬元,比上年增長7.2%。 [30] 

德昌縣交通運輸

德昌縣交通

德昌縣境內成昆鐵路、雅攀高速、108國道及正在建設的成昆鐵路複線縱貫南北,有火車站7個、高速公路出口3個,距西南一流支線機場青山機場64千米,同處西昌半小時經濟圈和攀枝花一小時經濟圈,由鐵路、公路、航空構成的立體交通網絡。 [27] 
2021年,德昌縣完成1565千米路網規劃採集編制、275條30户以上聚居點通組路規劃入庫,德會高速、成昆鐵路擴能工程推進,完成G108線大中修、預防性養護及S219線改造,完成德雅路、茨大路、三大路、德南路、德阿路等農村公路安保292.3千米及5個鄉鎮客運(養護)站新改建項目,全域實施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全縣通鄉通村公路通達、通暢、通車率均達100%。 [30] 

德昌縣運輸

2021年,德昌縣公路運輸總週轉量105390萬噸千米,同比增長9.8%。 [30] 
德昌縣交通 德昌縣交通

德昌縣社會事業

德昌縣科技事業

2021年,德昌縣入孵中小微企業40家;金鋒橡膠、中水恆嶽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確認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 [30] 

德昌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德昌縣共有普通中學數5個,小學校數61個,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230人,小學專任教師1085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3075人,小學在校學生22807人。累計投入20.8億元,教育教學綜合評定居全州第四。學前教育入園率超100%,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 [30] 

德昌縣文化事業

2021年,德昌縣開展送文化下鄉、全民閲讀等活動,出版《德昌傈僳族志》及德昌地情資料《繁星點點》等刊物。建設“鳳凰古鎮”、打造“鳳凰古城”、拓展“鳳凰新區”,城市“三化”工程竣工投用,地標性建築鳳凰閣建成投用,鳳凰嘴公園成為城市新“綠肺”,“鳳舞水秀”噴泉成為網紅打卡地。 [30] 

德昌縣體育事業

2020年,德昌縣參加全州《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賽、五人制足球賽。 [26] 

德昌縣衞生事業

2021年,德昌縣建成緊密型醫共體2個,成功創建三級乙等醫院2所。完成縣中醫院整體搬遷,啓動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全面實施三孩生育政策,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覆蓋率、成功率全面達標,母嬰傳播率為“零”。年末醫療衞生機構186個,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1575牀,執業(助理)醫師數520人。 [30] 

德昌縣社會保障

2021年,德昌縣率先在全州實現貧困人口住院結算“一站式”服務,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率達85%以上;累計發放社會救助資金和社會福利資金2.85億元,惠及100餘萬人次;完成工人文化宮、王所敬老院擴建等項目建設,松鶴憩園等項目加快推進;財政用於民生方面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75%以上,州下達民生實事107件全面完成,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503件和政協委員提案467件;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增就業1747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8%以內。加強國防建設和雙擁模範縣創建,高質量完成徵兵任務和退役軍人、隨軍家屬安置工作,發放優撫保障金839.55萬元,縣退役軍人事務“兩站一中心”全國示範創建成功通過省級複驗。 [30] 

德昌縣基礎建設

2021年,德昌縣新建新村新寨82個、“小組微生”聚居點54個,新建及改造管網376.78千米,新建、改建農村衞生廁所1939户,建成高標準農田7.11萬畝,溝渠、機耕道199.86千米,新增、改善灌面7.9萬畝,順利完成和平水庫壩區、高效節水灌溉等項目。投資4.01億元建設輸變電線路1419千米、惠及10萬餘人;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26個,獲得節餘指標2052畝;實施土地整理項目6個,取得佔補平衡指標4000畝;劃定基本農田20.14萬畝,落實保護地塊7468個,持續保有耕地26.25萬畝。 [30] 

德昌縣環境保護

2021年,德昌縣建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站點42個,劃定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實現“雙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1.6%、林木綠化率達73.03%,創建姑姑山、黑龍海子兩個省級森林公園;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編制完成“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劃定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河道管理範圍,完成黑龍潭湖泊健康評價、長江十年禁漁退捕安置及小水電清理,完成中央、省四輪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反饋問題整改。2021年,工業萬元GDP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2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增長2.89%。 [30] 

德昌縣歷史文化

德昌縣傈僳文化

德昌縣傈僳族 德昌縣傈僳族
德昌縣傈僳族是四川省傈僳族聚居最多的縣,有兩個自治鄉,總人口6000多人。傈僳族能歌善舞,傈僳族女人善編織火草麻布、手工羊毛腰帶,手工縫製、刺繡的女性衣裙尤具特色。傈僳族喜愛歌舞,無論婚、喪、慶典均要唱歌(對歌)跳舞。
德昌縣傈僳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當豐富並獨具風格,傈僳族原生態歌舞、服飾、婚俗、闊時節、口弦、葫蘆笙、火草織布技藝、民間文學等等,都是本縣最具民族特色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德昌縣已成功申報了1個國家級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德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建昌板鴨製作技藝
建昌板鴨製作技藝 建昌板鴨製作技藝
建昌板鴨製作技藝是德昌縣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德昌先民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養鴨,至唐鹹通六年(865年)蒙詔立建昌府,德昌屬建昌府地後,其名曰“建昌鴨”。其後,農户飼養“建昌鴨”相沿成習,在安寧河兩岸繁育,主要盛產地是現德昌縣的麻慄、阿月、德州、王所等鄉鎮。“建昌板鴨”是用建昌鴨製作而成的,後經沈萬三收集、整理成一整套的製作流程。明清時期建昌板鴨曾被列為貢品,其美名也流傳於民間,其製作工藝由沈家代代相傳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
在德昌縣境內板鴨屬宴席上品,建昌的板鴨最具特色。建昌板鴨是用放牧飼養3—4月齡的建昌鴨進行填肥1—2周,宰殺後的胴體用鹽醃製,再加以天然輔料(青椒、磨菇、沙姜、花椒、胡椒等),醃製1—2天后,自然風乾,再進行疊胚、整形即為成品。食用時浸泡、洗淨、煮熟、斬塊即食,也可蒸食。 [5] 
野蜂養殖習俗
傈僳族野蜂養殖習俗是德昌縣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傈僳族野蜂養殖習俗 傈僳族野蜂養殖習俗
傈僳族是狩獵民族,捕獵野蜂是他們狩獵的一項技能,這種技能不知傳了多少代,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德昌的傈僳族一直延續着捕養野蜂的習俗,80%的傈僳人家都養有各種野蜂。
尋找野蜂,德昌傈僳人有一套奇特的方法。他們通常是捉上一、兩隻蚱蜢等昆蟲,固定在一根細棍上當誘餌。然後用一根長頭髮,一端打上活結,另一端拴上白色的火草皮或雞毛等顯眼的分量很輕的東西,用作跟蹤的參照物。他們拿着有昆蟲的細棍在林間舞動,引來野蜂飛到棍上啃蟲肉。捕蜂人瞅準時機,將事先準備好的拴有醒目標誌物的頭髮絲,牢牢套在蜂腰上。蜂將肉啃成一個接近花生米大的肉團後,將其抱起往“家”飛,捕蜂人隨即跟着飛跑。由於捕獲了獵物,蜂的靈活度和飛行速度都慢了很多,捕蜂人就跟着白色的參照物追,看落在什麼地方,就能找到野蜂窩的準確位置。用當地人的話説,這就是給野蜂拴個尾巴,跟着走,就能找到蜂窩。在野外用這招找野蜂,非常有效。
在條件極為困難的年代,傈僳族男人們曾靠捕養野蜂的技能添補家用,為家人填肚充飢,維繫生命。野蜂養殖習俗是傈僳族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6] 
高腔
傈僳族高腔 傈僳族高腔
傈僳族高腔是德昌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傈僳族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説。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傳統。德昌傈僳族高腔民歌是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形式,其曲調高亢悠長、唱腔優美、節拍極為自由,韻味濃厚,頗具感染力。廣泛流傳於四川南部傈僳族所在地區,尤其以德昌金沙鄉和南山鄉一帶的花傈僳族中最為流行。傈僳族中的花傈僳是一支感情豐富的分支,婦女能歌善舞,有着悠久歌唱傳統,德昌傈僳族高腔是傈僳族婦女最喜愛的歌唱形式。其少女以上年紀的婦女均喜唱歌,無拘無束,開口即歌,出口成詩,一唱百和,大凡生產勞作、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各種儀式均離不了唱歌。以歌唱作為自娛自樂、自我教育和社會交際的重要手段,善於用詩歌和音樂表情達意。因此,傈僳族民間藴藏着極其豐富的民間歌謠。高腔即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種。
傈僳族高腔民歌享有傈僳族“川劇”的美譽,有字清、腔純、音高、大小腔互襯、剛柔相映等明顯特徵。它一般由一人演唱,與傈僳族葫蘆笙以復調的形式出現在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現場,歌、葫蘆笙、舞蹈為交織體的聲音加上視覺上的肢體動作形成了傈僳族獨特的藝術形式。 [7] 

德昌縣風景名勝

螺髻山
位於四川省涼山州中部,地跨普格、德昌、西昌兩縣一市,總面積2240平方千米,其中風景名勝區1086平方千米。主峯位於德昌縣境內,海拔4359米。景區具有古冰川公園、佛教文化淵源、生態旅遊景觀,被中外旅遊專家讚譽為“中國最後的聖地”。螺髻山於2002年被國家建設部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8] 
老鷹溝
位於縣東北部麻慄鄉。老鷹溝地貌多樣,以原始森林、山地、陡崖、峽谷景觀為主。 [9] 
鳳凰嘴
位於縣城北端,安寧河邊,遠近聞名,為邛都(原西昌)知名景點“六名勝”之三的“鳳浴寒潭”,鳳凰嘴上有昌聖宮、字庫塔。 [10] 
魁星閣
俗稱鐘鼓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上翔街,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38年),同治初年太平軍經過時毀於戰火。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三十一年(1905年)又遭火焚。宣統二年(1910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再次重修。該建築為條石、青磚城樓式基座,佔地142.8平方米,座高7.9米,四周起卷拱,通其往來。座上起建閣樓3層,二、三層逐級上收,為六角攢尖式青筒瓦屋面木結構建築。早年閣內曾裝塑有魁星神像,供文人學子祭拜。 [11] 
字庫塔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有六座字庫塔,分別是:麻慄字庫塔(1852年)、倉聖宮字庫塔(1836年)、小高字庫塔(1862年)、六所字庫塔(1829年)、魚洞寺字庫塔(1885年)、茨達字庫塔(1870年)。這些塔形字庫均為磚石砌成的仿樓閣六角攢尖式建築,多為三重檐。唯茨達字庫塔為五重檐,建造尤為壯觀精美。 [12] 
大石墓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王所鄉政府所在地西南方約400米處,據考證為西漢至戰國時期的邛都夷墓葬。因該墓葬是用大石圍成墓室,上方用巨石排列蓋頂,故名大石墓。該墓葬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13] 
傈僳水寨
位於樂躍鎮沙壩村。景點自然風光秀美、傈僳風情濃郁,有衝浪、藥浴温泉等旅遊項目,旅遊配套設施完善。 [14] 

德昌縣地方特產

德昌桑椹
桑椹歷來具有食用及藥用價值,很早就被作為水果和中藥材廣泛應用,據《本草綱目》記載:“食之,潤肌膚、烏鬚髮、固精氣”。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視桑椹為防病保健之佳品,被醫學界譽為“二十一世紀最佳保健果品”。而德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充足的陽光生產的桑椹品質更勝一籌。其內在品質表現為:營養豐富、綠色天然、防病保健等。 [15] 
德昌早蒜薹
地方名優農業特產品之一,以粗壯、脆嫩、色鮮、條長、香味濃、上市早等特點聞名省內外。2002年四川省公佈首批13個“特產之鄉”,德昌縣為“早蒜薹之鄉”。2004年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德昌早蒜薹不用大棚、温室培育,完全採用純天然、自然、傳統的方式種植。蒜薹粗壯、脆嫩、色鮮、香味濃純。每年元旦節前後即有小批量陸續上市,每年有上千萬斤早蒜薹銷往全國各地。 [16] 
建昌板鴨
建昌板鴨,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建昌板鴨是用生態放養填肥後的建昌鴨為原料,經傳統工藝醃製風乾而成。其外形飽滿、體幹皮亮、豐厚、緊密呈玫瑰紅色、肉質細嫩、香味濃郁、不肥不膩。建昌板鴨擁有幾百年的加工歷史。據元、明歷史記載,西昌原名建昌,以出產板鴨著稱,故名建昌板鴨。
2015年0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建昌板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7-18] 

德昌縣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14日,德昌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19]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3]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61 [21]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衞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2]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