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新鄉

鎖定
德新鄉,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下轄鄉,地處龍井市東南部,東與開山屯鎮接壤,南與三合鎮相連,西與智新鎮毗鄰,北與東盛湧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120.39平方千米。 [2] 
清初時期,為禁山圍場;1983年9月,德新公社改鄉。 [1]  截至2018年末,德新鄉户籍人口有5185人。 [2]  截至2020年6月,德新鄉下轄7個行政村。 [3] 
2011年,德新鄉財政總收入14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7305元。 [1]  2018年,德新鄉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2]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確認德新鄉為2019年國家衞生鄉鎮。 [4] 
中文名
德新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
地理位置
龍井市東南部
面    積
120.39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崇民村
電話區號
0433
郵政區碼
133416
車牌代碼
吉H
人    口
5185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德新鄉建置沿革

清初時期,為禁山圍場。
清光緒年間,屬南崗招墾局勇智社。
清宣統元年(1909年),析勇智社置德新社,屬和龍縣。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德新社改村。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劃歸偽延吉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為德新區四區。
1956年,分為德新、南陽、鏵尖3鄉。
1958年,德新、南陽2鄉合併為德新公社。
1983年9月,德新公社改鄉。 [1] 

德新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德新鄉下轄7個行政村:崇民、興隆、龍巖、南陽、英東、金谷、石門;下設60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德新鄉下轄7個行政村:龍巖村、興隆村、石門村、崇民村、南陽村、金谷村、英東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崇民村。 [1] 

德新鄉地理環境

德新鄉位置境域

德新鄉地處龍井市東南部,東與開山屯鎮接壤,南與三合鎮相連,西與智新鎮毗鄰,北與東盛湧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120.39平方千米。 [2] 
德新鄉

德新鄉地形地貌

德新鄉地處龍井市東南部,地勢東高西低。地形分為東部丘陵地,西部大部分為平原和半平原地區。主要山脈有南崗山,境內最高峯金谷大山位於東南部,海拔851米;最低點位於龍巖村,海拔300米。 [1] 

德新鄉水文

德新鄉境內河道屬圖們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八道河,發源於金谷村,由南流向東北,經德新鄉龍巖村流入東盛湧鎮石井村境內匯入海蘭河,長33.3千米,流域面積15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0.1億立方米/秒。 [1] 

德新鄉自然資源

德新鄉境內的礦藏資源主要是天然氣。自然資源有林地65235畝,牧草地46935畝。有野生動物3種,其中有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野豬、野雞2種,有桔梗、蕨菜等3種野生種子植物。 [1] 

德新鄉人口

2011年末,德新鄉總人口5753人。總人口中,以朝鮮族為主,達3040人,佔52.8%;漢族2657人,佔46.2%;另有滿、回、蒙古等少數民族。2011年,德新鄉人口出生率0.5‰,人口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長率-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人。 [1] 
截至2018年末,德新鄉户籍人口有5185人。 [2] 

德新鄉經濟

德新鄉綜述

2011年,德新鄉財政總收入14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50萬元,增值税75萬元,企業所得税7萬元,個人所得税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05元。 [1] 
2018年,德新鄉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2] 

德新鄉農業

2011年,德新鄉有耕地面積5.4萬畝,林地面積6.9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5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實現農業增加值540萬元,佔生產總值的9%。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171.4噸,其中玉米23167噸,水稻4.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蒜、辣椒、煙葉等。2011年,大蒜種植面積108畝,產量216噸;辣椒種植面積427畝,產量853噸;煙葉種植面積2097畝,產量28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200頭,年末存欄2600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牛飼養量1.9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家禽飼養量2.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658噸,其中豬肉188噸,牛肉1386噸,羊肉77噸;禽蛋187噸;畜牧業總產值760萬元。2011年,德新鄉有大型農業機械300台(輛)。 [1] 

德新鄉工業

2011年,德新鄉工業總產值300萬元,比上年增長5%。 [1] 

德新鄉商業

2011年末,德新鄉有商業網點151個,職工275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1] 

德新鄉社會事業

德新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德新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9人,專任教師1人;小學1所,在校生74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5人,專任教師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3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99萬元。 [1] 

德新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德新鄉有文化站1個,村活動室7個;圖書室7個,藏書2.5萬冊。文化藝術團體2個;年放映電影168場次,觀眾達5040人次;文化行業從業人員98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秧歌隊。2011年末,體育場地1個。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1] 

德新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德新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4張,固定資產總值43萬元。專業衞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6人、註冊護士0.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3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692人,參合率96%;孕產婦死亡率為0。 [1] 

德新鄉社會保障

2011年,德新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4户,人數473人,支出36.9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4人,支出4.5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人,支出1.5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49人次,共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3.4%;農村臨時救濟14人次,支出0.7萬元,與上年持平。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70人,緊急轉移安置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4700畝,直接經濟損失36萬元,救災支出5.5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40張,收養24人。 [1] 

德新鄉交通運輸

德新鄉有334國道經過境內。

德新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宣統元年(1909年),德新鄉從勇智社分出建新社,命名為德新社。 [1] 

德新鄉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衞會確認德新鄉為2019年國家衞生鄉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