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揚·昌德

鎖定
印度曲棍球運動員,射門成功率突出,和金特爾艾倫一樣,獲得三屆世界冠軍(1928,1932,1936)。1922年參加印度隊,1926年隨隊遠征新西蘭,名聲大振,隨後便開始橫掃世界曲棍球壇,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印度隊以進29球不失一球的成績贏得冠軍,其中22歲的昌德一人就包辦15球。1932年任隊長周遊世界,所戰皆捷,他一個人打進132球,1936年柏林奧運會,在絕賽中8:1擊敗德國,他一人獨得6分,1948年退役時在國際比賽中就射進400個球。印度人對曲棍球運動的統治一直延續到1972年,在昌德的7個兒子當中,有兩人接過了他的衣缽成為印度國家隊的一員。
外文名
Major Dhyan Chand Singh
國    籍
印度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79年
運動項目
曲棍球

目錄

德揚·昌德簡介

又名昌德·辛格(全名Major Dhyan Chand Singh,1905—1979)印度曲棍球史上的傳奇英雄,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最著名的球星之一,1928、1932、1936年接連獲得3枚奧運會金牌,是奧運史上獲這項榮譽的少數幾個運動員之一。即便到了今天,昌德仍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體育運動員。

德揚·昌德生平

1905年8月29日,昌德出生在印度北方邦一個有着曲棍球傳統的軍人家庭裏。昌德自己也是一名軍人,原名梅傑·杜揚·辛格(Major Dhyan Singh)。他的啓蒙教練認為終有一天辛格會像“Chand”(“月亮”的意思,音譯為“昌德”)一樣光芒四射,於是便在他的名字裏加上了“Chand”一詞。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曲棍球決賽,當時的英屬印度隊對陣荷蘭隊的比賽中,昌德獨中兩元,幫助印度隊奪冠。四年後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昌德打進了12個進球,是印度隊衞冕的絕對功臣。而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運會上,印度隊又是同東道主爭奪曲棍球金牌。有着希特勒親自督戰的德國隊很快掌握了主動,局面對印度隊十分不利。昌德臨危受命,帶傷上場,連入六球,帶領印度隊以8-1擊敗德國隊,幫助印度隊實現了“三連冠”。昌德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引起了納粹頭子希特勒的注意,據稱希特勒曾允諾授予昌德德國陸軍將軍的職位以此來拉攏他,但被昌德拒絕了。
昌德的弟弟,瑞普·辛格(Roop Singh)以及昌德的兒子,阿肖克·酷瑪(Ashok Kumar)都是著名的曲棍球運動員。昌德家族總共為印度贏得了5塊奧運會金牌,一塊銀牌和世界盃冠、亞、季軍各一次。
在其運動生涯中,昌德一共打進了一千多個進球。1956年,昌德從印度軍中退伍的時候,被印度政府授予“印度公民榮譽獎”(Padma Bhushan),這是印度授予公民的最高榮譽之一。昌德於1979年12月3日因肝癌醫治無效在印度德里的醫院去世。他死後,為了紀念這位國家英雄,印度政府將昌德的生日——8月29日定為本國的“全國體育日”;而且,2002年的時候,印度體育部門以“杜揚·昌德”的名字設立了一項體育終身成就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