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

鎖定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學校。始建於1890年,原名“蘆家井街正誼書院”,1949年,更名為“石蘆街小學”,後曾更名為“育新小學”,1983年恢復“德州市石蘆街小學”的校名。
中文名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
簡    稱
石蘆小學
創辦時間
1890(清光緒十六年)
類    別
公立小學
現任校長
王芳
所屬地區
中國山東德州
前    身
德州正誼書院

目錄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成長

近百年來,學校歷經坎坷,幾經滄桑。她的誕生、成長、發展,凝聚了數代石小人的心血,也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後,學校舊地重建,百年老校盡展新顏。學校現佔地面積77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631平方米。校內教學設施齊全,有教學實驗室、電教器材室、勞技室、活動室、微機室、音樂室等。現有教學班14個,學生800餘名,教職工40名。近年來,我校在上級黨委政府、教育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傾情快樂教育,讓師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傾情幸福教育,讓師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打造‘快樂、幸福’教育,追求持續發展,開創卓越未來,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的辦學目標,以“求實創新 和諧發展”為校風,以“天道酬勤 厚德博學”為校訓,以“教書育人 誨人不倦”為教風,以“勤奮善思 合作探究”為學風,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學校先後被評為 “區級規範化學校”、“市級規範化學校”, 2002年被確定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驗學校,2003年成為教育部北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科研項目實驗基地。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敬業愛生、治學嚴謹、勇於探索、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其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28名,小教高級教師以上職稱33名,“德城區百佳教師”1人, 17位老師先後分別獲“德城區教學能手”、“德州市、德城區師德標兵”、 “德州市、德城區優秀教師”、“德城區優秀班主任”、“德州市、德城區優秀輔導員”等榮譽稱號。有100多人次在各級各類教學論文比賽中獲獎。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措施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行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近幾年在全區教育質量檢測中位居前列。學校開設了音、體、美、科技製作、圍棋等十幾個興趣小組,並開發了“木琴教學”進課堂校本課程,在市、區舉行的各種比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石蘆街小學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闊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德州市石蘆街小學校史

學校歷史年曆: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督糧道在蘆家井街建正誼書院。
1909年(清宣統元年),德州設勸學所,為教育行政機構。地址在蘆家井街正誼書院舊址。
1916(民國五年),蘆家井街勸學所為師範講習所附設國民學校, 後改為師範講習所附屬小學, 日偽時期改為蘆家井初級小學。
1949年,更名為“石蘆街小學”。
1962年將建新街民中的校舍劃歸該校為分校。
1964年附設高級班兩班。
1967年改為育新街小學。
1969年開始增設初中班。
1972年將初中班併入一中。
1976年起,復招初中兩個班。
1979年、1982年各招初中兩班。
1983年停招初中班,校名復為石蘆街小學
1984年9月,石蘆小學分校改為建新街小學
石蘆街小學沿革
該校校舍由蘆家井街正誼書院改建。正誼書院,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督糧道(當時的政權部門)與滿營捐資合建,是滿族兒童上學的地方。清朝末年與其他書院同時停辦,改為勸學所。1916年(民國五年)為師範講習所附設國民學校,學生30人,教員一人,(蘆銑),後改為師範講習所附屬小學。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學生兩班,男57人,女6人,共63人。日偽時期改為蘆家井初級小學。
解放後改為石蘆街初級小學。解放初期,一至四年級四個班,學生150名。1962年將建新街民中的校舍劃歸該校為分校。1964年附設高級班兩班。繼而學校面積擴大,校舍逐步翻新和擴建。1967年改為育新街小學。1969年開始增設初中班2班。1972年將初中班併入一中。自1976年起,復招初中兩個班。1979年、1982年各招初中兩班。1983年停招初中班,校名復為石蘆街小學。1985年一至六年級12個班,學生573名,教職工46人。
歷任校長:
周美蕊 周仁青 劉長生蘇漢三李伯言
劉 奇 孟憲臣 於 萼(副) 李增瑞(副)
石蘆小學雪景
石蘆小學雪景(2張)
孫慶山 蘇立坤 楊繼森王素芬(副)
張貴亭 劉樹信 華金凱(副) 曹秀榮
楊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