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園包子

鎖定
德園包子是湖南長沙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 [1]  。選料精細,糖餡香甜爽口,肉餡則選用豬前夾縫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筍乾、葱姜、凍油等調料,油而不膩。德園的掌案師傅歷來都是技術高超的老師傅,老面發酵,絕不添加使用“泡打粉”,所制包點皮薄餡大、面香濃郁、顏色白淨、質地鬆軟、面呈海綿狀富有回彈性,口感特有嚼勁。德園以外形4個小孔的“四眼大包”為代表獨具特色,德園包點中的“銀絲捲”亦是湘點中的代表之作。
中文名
德園包子
外文名
Deyuan steamed bun
所屬地區
湖南長沙地區
國家歸屬
中國
起始時間
清光緒年間
名稱起源
《左傳》“有德則樂,樂則能久”
興起時間
民國初年
食品地位
長沙八大名包之一
美食種類
五大系列,300個品種。
特    點
皮薄餡大顏色白淨質地鬆軟富彈性

目錄

德園包子簡介

提到包子,長沙人必稱“德園”。德園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初為一譚姓業主(譚盛德)在八角亭附近開的一家夫妻店,取《左傳》中“有德則樂,樂則能久”之意,名之“德園”。民國初年,幾位失業官廚集資入夥,盤下幾經易手卻無建樹的德園,遷店於黃興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點招徠食客。因菜餚製作總有海味鮮貨等上乘餘料留下,為免浪費,故將其剁碎,拌入包點餡芯,誰知這竟使他們的包點風味異人,倍受垂青。從此,德園包子大振名聲,遂有“出籠熱噴噴,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菇爽鮮嫩”的民謠之贊。長沙“文夕”大火後,原班部分師傅重新集資,再度建店,取名德園茶館,繼續經營飯菜、包點,並逐步形成馳名長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為:玫瑰白糖包、冬菇鮮肉包、白糖鹽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鈎鮮肉包、瑤柱鮮肉包、叉燒包。長沙解放後,德園茶館獲得了新生,曾薈萃一批烹任名師和白案高手,使德園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300個品種 [1] 

德園包子選料

德園包子選料講究,糖包餡米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餡則選用豬前夾縫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凍餡、味精等佳制而成,吃起來油而不膩,十分鮮嫩。佳料還要講究佳制。德園的掌案歷來都聘用技術高超的老師傅,所制包點包皮薄,餡心大,外形美,一經蒸熟,具有顏色白漂,松泡富有彈性。使人見之慾食 [1] 

德園包子民謠

老長沙都知道這麼一首民謠:“楊裕興的面,徐長興的鴨,德園的包子真好呷 [1]  。”百年老店德園位於長沙的繁華地帶,每天早上,買包子的人排成長龍,在店門前延伸折曲,也算是長沙街頭一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