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國戲劇

鎖定
德國戲劇源於古代民間儀式和遊戲活動。後由於民間流浪演員的出現而得到發展,中世紀已趨成熟,至20世紀40年代中期形成繁榮興旺的景象,其間,大體經歷了6個階段。
中文名
德國戲劇
來    源
古代民間儀式和遊戲活動

德國戲劇基本資料

60~70年代的舞台演出特點之一,是對古典名劇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解釋,要求舞台人物塑造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讓觀眾看到現代人對經典著作的獨特理解。具有代表性的演出如柏林劇團上演的由布萊希特改編的莎士比亞劇作《科里奧拉努斯》,導演是M.魏克維爾特和 J.坦歇爾; 柏林德意志劇院上演的萊辛的《智者納旦》,導演是F.佐爾特爾。古典劇作的大量演出,有向普通勞動者普及人類優秀文化的作用,哈勒劇院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這個時期湧現了一批很有才能的中年導演,除了魏克維爾特和佐爾特爾外,還有B.比佐、F.貝涅維茨、H.遜涅曼等。70年代初,有的劇院提出把劇院建設成為人民羣眾文化精神生活中心的口號,吸引廣大觀眾參加劇院建設,形成劇院與觀眾的新型關係。觀眾學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科學被廣泛應用,把觀眾作為藝術生產的不可缺少的對象系統地加以研究。 80年代,民主德國的戲劇界思想更趨活躍。一些原來受到批判不能演出的劇本被搬上了舞台,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表演流派給予了更多的注意。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德國現實主義傳統學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和布萊希特演劇方法,由過去的各自獨立逐步走向彼此吸收、相互融合,從而出現了一個探索、創造新的舞台表現方法的局面。1983年德意志劇院上演畢希納的《丹東之死》,中年導演A.朗克大膽地突破傳統表演手法,在布萊希特演劇方法基礎上,吸收了現代表演方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朗克於1986年應聯邦德國慕尼黑小劇院邀請執導席勒劇作《唐·卡洛斯》,同樣獲得成功。

德國戲劇主要劇院

民主德國的重要劇院有柏林德意志劇院、柏林劇團、柏林人民舞台、高爾基劇院、魏瑪劇院、萊比錫劇院。萊比錫奧托高等戲劇學校和柏林佈施高等戲劇學校為發展戲劇藝術培養了許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