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軟收購諾基亞

鎖定
微軟美國時間2013年9月2日晚間宣佈,將以37.9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旗下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另外再用16.5億歐元(約合21.8億美元)的價格購買諾基亞的專利許可證,因此這項交易的總價格大約為54.4億歐元(約合71億美元)。
與此同時,微軟下一任CEO的熱門人選——諾基亞現任CEO艾洛普也同時加入微軟。
中文名
微軟收購諾基亞
總價格
54.4億歐元
原    因
擴大手機市場份額
宣佈時間
2013年9月2日

微軟收購諾基亞交易細節

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同時以16.5億歐元收購其專利組合,共計54.4億歐元,摺合約71.7億美元。 [1]  根據兩家公司達成的協議,諾基亞現任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將出任諾基亞執行副總裁,主管設備與服務,直至交易完成;諾基亞現任董事長里斯託·席拉斯瑪(Risto Siilasmaa)已被任命為諾基亞臨時CEO。在這筆交易完成後,諾基亞多名高管將加入微軟。 [1] 
諾基亞將有3.2萬員工加入微軟,其中包括4700名芬蘭員工以及大約1.83萬名製造部門的員工。 [1]  微軟將獲得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包括移動手機、智能設備業務以及業內領先的設計團隊,運營包括所有諾基亞設備和服務相關的生產設備、市場營銷、技術支持。諾基亞主要擁有設備與服務、Here地圖和網絡設備三大業務部門,而設備與服務部門主要負責手機業務。 [1] 
“諾基亞”品牌仍將得以保留,旗下“Lumia”、“Asha”品牌和產品繼續運營。 [1] 

微軟收購諾基亞收購原因

美國科技博客AllThingsD整理了幻燈片要點,微軟給出的收購諾基亞的理由如下: [1] 
1、擴大手機市場份額,提升手機業務利潤;
2、為用户創造微軟手機的頂級體驗;
3、防範谷歌和蘋果公司妨害應用創新、應用整合、應用分發和應用經濟。
4、借力智能手機發展形勢,抓住一次巨大機遇。

微軟收購諾基亞從諾基亞獲取

1、營業額。 [2] 
微軟的頭號競爭對手就是蘋果公司,但是兩者營收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蘋果的營收達到353億美金,而微軟總營收為199億美金。微軟如果要追平營收必須要進行資本運作,諾基亞的價格適中,正好能夠完成微軟對營業額的需求。
2、硬件公司。
整個產業鏈正在走向扁平化,已經徹底崩潰。跟1982年以前的產業鏈崩潰不同的是,需要無線互聯、雲計算的深度整合,微軟需要硬件公司重整產業鏈。
3、軟件發展瓶頸。
微軟的軟件業務發展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90%的佔有率讓微軟的軟件業務增長緩慢,微軟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4、移動策略。
微軟的桌面業務走OEM策略,移動業務將走整合策略。10月26日微軟推出Surface就是移動業務的試水。微軟為了移動業務,已經不懼破壞生態系統了。
5、專利。
作為手機行業的老牌勁旅,諾基亞手握鉅額的專利儲備。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讓微軟看到了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可能。
6、照相機市場。
照相機無疑是諾基亞手機最大的亮點,在蘋果還沒有大規模殺入照相機市場的時候,微軟拿下諾基亞在照相機市場的積累,對於這塊市場佔得先機。
7、歐洲市場。
歐洲市場是微軟非常看重的一塊業務,此前微軟試圖收購一家德國的軟件公司就是為了鞏固歐洲市場。在劉克麗總編探訪諾基亞芬蘭總部時瞭解到,芬蘭90%的税收都來自諾基亞。在蘋果還沒有明確的歐洲戰略時,諾基亞成為微軟鞏固歐洲市場的重要砝碼。
8、中國市場。
諾基亞曾經在中國市場有過輝煌的戰績,一度達到30%的市場份額。雖然Windows Phone系統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反響,但是微軟希望能夠整合諾基亞,推動諾基亞在中國市場的逆襲。
9、中國貿易額。
在2005年,諾基亞曾經得到150億美元的中國貿易額,製造、出口、投資分別拿下50億。
10、埃洛普完成使命。
從微軟過渡到諾基亞,再以70億美元的價格帶着諾基亞核心業務重回微軟,埃洛普完成了使命。

微軟收購諾基亞公開信

公開信全文: [3] 

微軟收購諾基亞致員工公開信

郵件全文: [4] 
參考資料
  • 1.    .微軟解釋為何收購諾基亞:防範蘋果谷歌.東方早報.2013-09-03
  • 2.    .劉克麗:微軟收諾基亞手機業務要什麼?.中關村在線.2013-09-03
  • 3.    .鮑爾默和艾洛普公開信:新的篇章.新浪可就.2013.09.03
  • 4.    .鮑爾默致微軟員工公開信:埃洛普將回歸.新浪科技.20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