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水電利用工

鎖定
微水電利用工,微水電利用工是指從事微水電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設施的建造、安裝、調試、運行管理與維修的人員。
中文名
微水電利用工
外文名
Micro hydro make use of the work
概    述
微水電站和微水能利用
主要工作
建造和安裝
職業概況
技術人員緊缺
發展前景
收效快、花錢少

微水電利用工主要工作簡介

(1)從事微水電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設施的建造和安裝;(2)從事微水電站和微水能利用的調試;(3)從事微水電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設施的運行管理與維修等。
微水電利用工 微水電利用工

微水電利用工職業概況

微水電利用工發電站前景

我國地域遼闊,在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有7個無電縣、766個無電鄉,2.6萬個行政村的880萬户和3000萬人口仍沒有用上電,沒有享受到人類生活文明應有的權利。而這些地區的村落分散、集居點少、居住分散,發展常規電網工程基礎投資大,工程造價高,是極不現實的,經濟上不允許。微水電作為中國山區農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增加和改善山區農村電力供應、保護生態環境、扶貧濟貧等多種社會經濟效益。特別是在電力供應不足,偏遠山區供電成本高的情況下,在水力資源豐富的山區農村建設微型水力發電站和微水能利用站,是解決生產、生活用電的花錢少,收效快的良好途徑。

微水電利用工技術人員緊缺

在我國進行微水電站建設的人員,專職的技術人員不是很多,主要由地方農民組成。而微水電是高速旋轉的高電壓設備,因絕緣差而產生的漏電問題和因控制機構失靈而產生的飛車問題等,對安裝和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很大威脅,這就需要有經過嚴格培訓後考試合格的專業人員來從事這項工作。

微水電利用工發展分佈

微水電利用工沿革

20世紀80年代,在農業部和地方政府微水電專項經費的扶持下,我國南方山區的微水電得到了很大發展,在廣西、江西、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省安裝微水電機組上千台的縣不計其數。江西贛州的興國一個縣就安裝了一萬多台微水電機組;廣西桂林的不少少數民族村寨實現了一家一台微水電。我國現有微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在15萬千瓦左右,設備資金投入約3億元,其中90%以上為農户自籌資金,各級地方政府的補貼累計不足0.3億元。以每户容量300瓦計算,15萬千瓦的微水電基本解決了50萬户農民的照明和看電視的問題,約佔全國現有無電人口的8%,為國家節省電力建設投資約22.5億元。
全國從事與微水電利用相關工作的人員有近十萬人,分佈在我國除西北缺水地區以外的各個地區,主要分佈在廣西、四川、雲南、湖南、貴州、西藏等地區。他們由縣鄉級農村能源辦工作人員、水管員,當地的泥瓦工、木工,各種微水電項目的工作人員,生產企業的銷售、維修人員組成。他們文化教育程度差異較大,有大學畢業的,也有小學文化的。
微水電行業是中國農村行業協會小型電源專業委員會的一個分支,並在南京設有農業部微水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微水電同時也是水利水電工程行業中小水電行業的分支,在我國很多高校都設有水利水電專業。

微水電利用工分佈

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依靠其良好的工業基礎,生產的微水電在可靠性和發電機、水輪機效率兩個方面與國內微水電相比有較大的優勢。國外微水電的整機效率高,使用壽命長。而國內微水電在控制技術、產品的多樣化、產品價格等方面我國還佔有一定的優勢。隨着發展中國家微水電需求量的增長和各國環保意識的增強,微水電開始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一些較大公司和研究所開始關注或着手微水電的研發工作。在這些國家,微水電站的建設都是在工程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下進行的,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也由專人進行。但在東南亞和非洲國家,有些微水電站是由援助項目或扶貧項目來建設的,建站比較規範,但由於大部分是農民買到產品後自行安裝和維護,建站質量比較差,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微水電利用工發展

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都在加強"三農"投入,國債投資要重點加強農村"六小工程"和農村水利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作為"六小工程"之一的農村小水電(包括小水電和微水電),會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得到蓬勃發展,微水電利用工也將在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