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御藥院

(中醫術語)

鎖定
古代醫事機構。又稱御藥房。宋代始設。職責是掌管國內或外域進貢珍貴藥品,以供王室醫療養生之用。
中文名
御藥院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御藥院概念

掌管國內或外域進貢珍貴藥品,以供王室醫療養生之用。

御藥院解讀

掌管帝王用藥的機構。宋代始設。或稱御藥房,其職責是保管國內外進獻的珍貴藥品,按方和劑,以進帝王服用,供王室醫療養生之用。宋代以供奉官3人掌之,下設典、使臣、藥童、匠等;金代設提點、直長、都監、同監等官職管理;元代置達魯花赤、大使,官階從五品;副使3人,關節正七品;還有直長和都監。

御藥院中醫應用

御藥院是宋金元三朝宮廷中藥局機構,其所製成方為基礎,由元代宮廷醫家許國禎進行校勘編著《御藥院方》,收方1000餘首,多為宮廷秘方,較全面地反映宮廷用藥的經驗。現校勘《御藥院方》前言“御藥院昉於宋,有勾當官、有典、有藥童、有匠。掌按驗秘方,以時劑和藥品,以進御及貢奉禁中之用。……書凡十一卷,內分治風藥門、治傷寒門、治一切氣門(上下)、治痰飲門、補虛損門、積熱門、治雜病門、治咽喉口齒門、治眼目門、治婦人諸疾門等,蒐集金元及以前的宮廷用方而以丸散膏丹之成藥為主。元人方書,如危亦林《世醫得效方》、薩謙齋《瑞竹堂經驗方》、李仲南《永類鈐方》等外,傳世無多,此書頗足珍貴。據此不但可以窺見宋元時代宮廷用藥之一斑,亦可資今日臨牀實踐之借鑑。”
《御藥院方》首先內容豐富,經驗可貴。其所載方劑,涉及前代大多醫籍的內容,且多酌情增損,不僅泛獵羣經,廣收博採,而且更注重臨牀驗證,刪繁就簡,仔細參訂,薈萃精華,非親驗療效、屢試不爽者,恐不敢輕易進獻。其次,美容學頗具規模。從分類和內容看,本書與前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相比,更完備,並且多出“洗面門”,專載“皇后洗面藥”、“御前洗面藥”等美容外用方24首,突出了宮廷用藥的特點。此外,“補虛損門”中尚載有黑髭鬢、駐顏色、固牙齒、潤澤肌膚的內服方34首;書中其他門中還散載黑髮、潤髮、生髮、去油等外用方30餘首,並且提出美容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禁忌。第三,劑型完備,用法廣泛。所收方劑除湯劑外有丸、散、膏、丹、飲、露、煎、茶等,製作亦千差萬別,給藥途徑除內服還有多種外用方法,服法上衝服或化服丸劑的藥引,也根據病情不同而不同。第四,專載佚書,彌覺珍貴。書中收錄前代已佚方書中的內容,保存了古代方書的珍貴文獻,如《秘寶方》的蓯蓉丸等。第五,學術遺澤,綿延後世。本書在元代後流傳不廣,似對後世影響不大,但現今我們認為是明清醫家所創的方劑,出自《醫學入門》、《景嶽全書》等書中,卻在本書中均可找到出處,這其中的學術淵源和傳承關係,尚需後之賢者做詳盡的比較研究和縝密的考證。
[1-4]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 第二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4月
  • 2.    吳大真,餘傳隆.《中醫辭海·下》: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2月
  • 3.    許國禎.《御藥院方》:中醫古籍出版社,1983年7月
  • 4.    周益新.《御藥院方》研究:山西中醫,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