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鎖定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是2018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美] 本傑明·艾爾曼 [1] 
書    名
從理學到樸學
作    者
本傑明·艾爾曼
譯    者
趙剛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10月
頁    數
228 頁
定    價
32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14073488 [2]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內容簡介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旨在從清代社會經濟的背景考察江南學術共同體的演變過程。這一考據學賴以生存的江南學術共同體後為1850年爆發的太平天國戰爭摧毀。《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還着重討論了明清時期大運河沿岸的文化中心城市蘇州、杭州、揚州、常州,力圖透過政區和地方史的視角展示考據學的崛起。與傳統著作中俯拾即是的思想研究理路不同,《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更注重“哲學的框架”。作者指出,18世紀晚期的中國歷史,實際上是17世紀以來政治、學術變革的延續及其發展的極致,其影響甚至播及19世紀乃至20世紀。18世紀的歷史是17世紀滿族入關到19世紀西方入侵的漫長曆史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不應被孤立出來,擱置一邊。《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的研究,是對有關這段歷史的傳統觀點做出的進一步的修訂和檢討,作者分析了18世紀眾多的歷史線索,是美國史學界研究中國史的一部承前啓後的著作,具有極高的學術意義。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艾爾曼譯者:趙剛編者:劉東本傑明?艾爾曼,1946年出生。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歷史系教授。他的教學和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思想與文化史,1000—1900年;中華帝國晚期科技史,1600—1930年;中日文化學術交流史,1600—1850年。主要著作有:《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晚期中華帝國科舉文化史》、《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科學在中國,1550—1900》等。 [1]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目錄

著者中文版序
著者初版序
第一章 中華帝國晚期的學術話語革命
第一節 江南學術界的內外環境
第二節 清代政治與學術
第三節 理學的解體
第二章 考據學派與共認的認識論觀點的形成
第一節 考據學的出現
第二節 明亡的衝擊
第三節 實證學風的衝擊
第四節 專業化與實證學風
第三章 江南學者的職業化
第一節 考據學派的社會起源
第二節 中華帝國晚期的職業化
第三節 官方與半官方贊助
第四節 江南學界與書院
第五節 士大夫社會角色的轉變
第四章 學術、圖書館、出版業
第一節 江南的藏書樓
第二節 江南出版業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考證研究
第四節 乾嘉時代的目錄分類
第五章 江南地區的學術交流網絡
第一節 通行的研究方式:札記體著作
第二節 考據話語中資料運用
第三節 協作、書信和會晤
第四節 累積性研究
第五節 學術發明權的爭論
第六節 考據學派的“進步”意識
第六章 考據運動的終結
第一節 考據運動的衰落
第二節 太平天國起義的衝擊
結論
參考書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