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崇山向越常

鎖定
《從崇山向越常》是唐代詩人沈佺期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本詩從時間以及空間上對崇山到越常兩地的景色,並在其中融入了濃厚的情感。
作品名稱
從崇山向越常
作    者
沈佺期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排律

從崇山向越常作品原文

朝發崇山下,暮坐越常陰。西從杉谷度,北上竹溪深。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差池將不合,繚繞復相尋。
桂葉藏金嶼,藤花閉石林。天窗虛的的,雲竇下沉沉。
造化功偏厚,真仙蹟每臨。豈徒探怪異,聊欲緩歸心。 [1] 

從崇山向越常作品註解

1、岑[cén]1.小而高的山。2.崖岸。3.〔~寂〕寂靜,寂寞。4.〔~~〕形容煩悶。5.姓。
2、雲竇:yún dòu 雲氣出沒的山洞。

從崇山向越常作品賞析

沈佺期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經過嵩山時光高度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敍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裏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從崇山向越常作者簡介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656?—714 ),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舉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 、給事中、考功郎 。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繼“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是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的。他的《龍池篇》極負盛名,為玄宗享龍池樂章之三。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昇平之作。神龍初(705),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張易之兄弟被殺,沈佺期被牽連流放州崇山(今廣西崇左縣),後又遷台州錄事參軍。鄭振鐸先生曾評説:“沈宋之詩,至流徙後而尤工。佺期在州諸作,象《三日獨坐州思憶遊》、《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諸篇,皆出之以五言排律,而於沉痛鬱結之中,不失其流麗疏放之體。《答魑魅》一篇,長至十二韻以上,尤為當時罕有之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