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孫

鎖定
拼音是cóng sūn,意思是:
1.從孫本義,指的是自己的親兄弟的孫子,是兒子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兒子,即兒子的堂侄(即從子),是孫子的從兄弟(從祖兄弟)。
2.從孫裹義,指的是父親的親兄弟的曾孫,即伯叔父的曾孫,即父親的侄曾孫(即族曾孫),是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是兒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堂侄(即從子)的兒子,即兒子的從侄(即族子),是孫子的族兄弟。
中文名
從孫
外文名
brother's grandson
拼    音
cóng sūn
注    音
ㄗㄨㄥˋ ㄙㄨㄣ
簡    稱
從孫
現今稱謂
侄孫
上古稱謂
兄(之)孫/弟(之)孫、從孫
中古稱謂
侄孫
相關稱謂
從孫婦
同類稱謂
外從孫
對稱稱謂
從祖祖父及從祖祖母、祖姑 [2-3] 
定    義
自己的親兄弟的孫子

從孫本義含義

從孫本義,指的是自己的親兄弟孫子,是兒子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即兄子/弟子)的兒子,即兒子的堂侄(即從子),是孫子的從兄弟(從祖兄弟)。
男子的親兄弟的孫子,上古漢語稱為(之)/(之)孫、從孫;
女子的親兄弟的孫子,上古漢語稱為歸孫
自己的親兄弟的孫子,晉代稱為侄孫
自己的親兄弟的孫子,稱為侄孫。
孫子的祖父(即自己)和本義從孫的祖父(即自己的親兄弟)是同父親的兄弟關係(即親兄弟),孫子和本義從孫的曾祖父都是父親。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內,本義從孫死後的喪服小功

從孫本義示例

國語·周語下》:“共之從孫,四嶽佐之。”三國·東吳·韋昭《國語注》:“共,共工。從孫(從孫本義),昆季也。”今注:“昆季,指兄弟。”
春秋·魯國·左丘明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其期,大叔疾之從孫甥也。”·孔穎達五經正義》:“男子謂兄弟之孫為從孫(從孫本義),故謂姊妹之孫為從孫甥,按今人省略從孫甥,直曰孫甥矣,謂歸孫者。”
唐·李延壽南史·列傳第十一·王弘傳[子錫、錫弟僧達、曾孫融、弘弟子微、微遠、遠子僧祐、僧祐子籍、弘從孫(從孫本義)瞻、弘玄孫衝、 衝子瑜]》:“王瞻,字思範,弘【王弘】從孫(從孫本義)也。王柳,字休季,位光祿大夫、東亭侯王猷,字世倫,位侍中、光祿大夫。”
·李延壽《南史·列傳第十四·王鎮之傳[弘之、弘之晏、晏從弟(從父弟)思遠]》:“王鎮之,字伯重,晉司州刺史胡之【王胡之】之從孫(從孫本義)、而裕之【王裕之】從祖弟也。祖耆之【王耆之】,位中書郎,父隨之【王隨之】,上虞(縣)。”
王裁
王琨①⊕
王嘏
王實
不詳
-
-
王浩
不詳
-
-
-
-
王琨①⊕
-
-
-
-
-
王茂璋
不詳
王僧聰
不詳
-
王長玄
不詳
王僧佑
無子
-
-
王僧謙
不詳
-
-
王儉
王瑓
王廓
王緝
不詳
不詳
-
-
無子
王簡
不詳
-
-
-
王雋
王僧朗
王粹
-
-
王伷
不詳
-
-
-
-
不詳
-
-
-
-
-
-
-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
不詳
不詳
-
-
-
王藴之⊕
無子
-
-
-
王藴之⊕
-
-
-
-
王平之
無子
-
-
-
王法興
不詳
-
-
-
-
-
不詳
-
-
王茂之
王瓚之
王耆之
王隨之
王標之
不詳
-
-
不詳
-
-
王普曜
王德元
不詳
不詳
-
王羅雲
不詳
-
王思徵
不詳
-
不詳
-
王訥之
王瑰之
不詳
-
-
不詳
王圭之
王灝
不詳
-
王翹之
王望之
王元弘
不詳
-
不詳
-
-
-
-
-
不詳
-
-
-
-
-
不詳
-
-
-
-
-
-
王徽
不詳
-
-
-
-
-
注: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王琨①,本名王混,生父是王恬,嗣父是王悦
2.王僧朗,又名王超。
3.王佟,又名王終。
4.王琨②,本名王崑崙,父親是王懌。
5.王靜之,又名王靖之,生父是王徽之,嗣父是王獻之
6.王德元,本名王湛
7.王綏,又名王萬。
8.王謐,生父是王劭,嗣父是王協。
9.王奐,生父是王粹,親生祖父是王僧朗,嗣祖父是王球。
10.王彧,生父是王僧朗,嗣父是王智
11.王藴之,生父是王凝之,嗣父是王玄之。
·朱元璋等《皇明祖訓》:“若從孫再從孫、三從孫,自稱曰從孫某,封某,再從孫某,封某,三從孫某,封某;稱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
王力《古代漢語·古漢語通論(二十一)》:“兄弟之孫為從孫。” [1] 

從孫裹義含義

從孫裹義,指的是父親親兄弟曾孫,即伯叔父的曾孫,即父親的侄曾孫(即族曾孫),是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是兒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堂侄(即從子)的兒子,即兒子的從侄(即族子),是孫子的族兄弟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上古漢語稱為從((之)/從(父)(之)孫、族孫(“”+“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代稱為再從孫(“再從”+“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泛稱為從孫(“”+“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稱為從侄孫(“從”+“侄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稱為同堂侄孫(“同堂”+“侄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代簡稱為堂侄孫(“”+“侄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稱為堂侄孫。
孫子的祖父(即自己)和裹義從孫的祖父(即自己的堂兄弟)是同祖父的關係(即從父兄弟),孫子和裹義從孫的高祖父都是祖父。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內,裹義從孫死後的喪服緦麻

從孫裹義示例

南梁·沈約宋書·列傳第十八·王球傳》:“(王球)無,從孫(從孫裹義)奐【王奐】為後。”
南梁·蕭子顯南齊書·列傳第十三·王琨傳》:“初,[王琨(王崑崙)]從兄從父兄)(新建縣開國宣侯)華【王華(新建縣開國侯)長【王長】襲華爵為新建(縣開國)侯,嗜酒多愆失。琨上表曰:‘臣門侄不,從孫(從孫裹義)長是故左衞將軍(新建縣開國定侯)嗣【王嗣,少資常猥,猶冀晚進。頃更昏酣,業身無檢。故衞將軍華忠肅奉國,善及世祀;而長負釁承對,將傾基緒。嗣小息(新建縣開國侯)佟【王佟王終)】閒立保退,不乖素風,如蒙拯立,則存亡荷榮,私祿更構。’[王琨(王崑崙)]出為冠軍將軍吳郡太守,遷中領軍。”
北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八》:“初,後秦主【後秦太祖武昭皇帝】萇【姚萇】之碩德【姚碩德】統所部居隴上,聞萇起兵,自稱徵西將軍,聚眾於冀城以應之;(姚碩德)以兄孫詳【姚詳】為安遠將軍,據隴城,從孫(從孫裹義)訓【姚訓】為安西將軍,據南安赤亭,與(前)秦州刺史王統相持。”

從孫兩義區別

“本義從孫”和自己的孫子是共曾祖父兄弟關係,而“裹義從孫”和自己的孫子是共高祖父的兄弟關係。

從孫演變過程1

表1-1: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王父
-
-
-
親同姓
-
-
-
-
族祖王父
族兄子/
族弟子
族兄孫/
族弟孫
族兄曾孫/
族弟曾孫
-
曾祖王父
從祖昆弟
從祖兄子/
從祖弟子
從祖兄孫/
從祖弟孫
從祖兄曾孫/
從祖弟曾孫
-
從父昆弟
從父弟子
從父兄孫/
從父弟孫
從父兄曾孫/
從父弟曾孫
-
兄孫/弟孫
兄曾孫/
弟曾孫
兄玄孫/
弟玄孫
表1-2: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祖父
-
-
-
親同姓
-
-
-
-
-
-
-
-
-
-
-
-
-
從孫
-
注:
1.以上兩表是上古漢語較為原始的親屬稱謂,中古漢語對親屬的稱謂變得多元化、複雜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從祖父、族父、族兄弟、從子、從孫、族子、族孫、族曾孫,都是本義而不是裹義或新義。
2.據表可知,在上古漢語親屬稱謂中,自己的從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從子,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是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族子。
親屬稱謂表2-1: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族高祖父
-
-
-
親同姓
-
-
-
-
-
-
-
-
-
-
-
-
-
從孫
--
親屬稱謂表2-2: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
再從曾祖父
親同姓
-
-
-
-
再從祖父
-
-
-
族玄孫
從兄弟
再從曾孫
再從玄孫
從孫
從曾孫
從玄孫
親屬稱謂表3-1: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
再從曽祖父
三從祖父
三從父
四從兄弟
四從子
-
-
-
再從祖父
三從子
四從孫
四從曾孫
四從玄孫
三從孫
三從曾孫
三從玄孫
再從曾孫
再從玄孫
從孫
從曾孫
從玄孫
親屬稱謂表4-1:五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
再從曽祖父
親同姓
-
-
-
-
再從祖父
-
-
-
-
族玄孫
再從曾孫
再從玄孫
從孫
從曾孫
從玄孫
親屬稱謂表4-2:五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
再從曽祖父
三從祖父
三從父
四從兄弟
-
-
-
-
再從祖父
四從子
四從孫
四從曾孫
四從玄孫
三從子
三從孫
三從曾孫
三從玄孫
從兄弟
再從曾孫
再從玄孫
從孫
從曾孫
從玄孫

從孫演變過程2

表1-3: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祖父
-
-
-
親同姓
-
-
-
-
族伯叔祖父
族伯叔父
-
-
-
-
從祖伯叔父
-
-
-
伯叔父
-
-
從孫
-
注:
1.上表是上古漢語較為原始的親屬稱謂,中古漢語對親屬的稱謂變得多元化、複雜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從祖父、族父、族兄弟、從子、從孫、族子、族孫、族曾孫,都是本義而不是裹義或新義。
2.據表可知,在上古漢語親屬稱謂中,自己的從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從子,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是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族子。
親屬稱謂表2-3: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曽祖父
再從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
親同姓
-
-
-
-
伯叔曽祖父
從伯叔祖父
再從伯叔父
族侄
族侄孫
族侄曾孫
族侄玄孫
伯叔祖父
從伯叔父
再從侄孫
再從侄曾孫
再從侄玄孫
伯叔父
從兄弟
從侄曾孫
從侄玄孫
侄玄孫
親屬稱謂表2-4: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同堂伯
叔曽祖父
再從伯
叔祖父
伯叔
親同姓
-
-
-
-
伯叔曽祖父
同堂伯
叔祖父
再從伯叔父
族侄
族侄孫
族侄曾孫
族侄玄孫
伯叔祖父
同堂伯叔父
再從侄孫
再從侄曾孫
再從侄玄孫
伯叔父
同堂侄
同堂侄孫
同堂侄曾孫
同堂侄玄孫
侄玄孫
親屬稱謂表3-2: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曽祖父
再從伯
叔祖父
三從伯叔父
四從兄弟
四從侄
四從侄孫
四從侄曾孫
四從侄玄孫
伯叔曽祖父
從伯叔祖父
再從伯叔父
三從侄
三從侄孫
三從侄曾孫
三從侄玄孫
伯叔祖父
從伯叔父
再從侄孫
再從侄曾孫
再從侄玄孫
伯叔父
從兄弟
從侄曾孫
從侄玄孫
侄玄孫
親屬稱謂表3-3: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堂伯叔
曽祖父
從堂伯
叔祖父
伯叔
親同姓
-
-
-
-
伯叔曽祖父
堂伯叔祖父
從堂伯叔父
族侄
族侄孫
族侄曾孫
族侄玄孫
伯叔祖父
堂伯叔父
從堂侄
從堂侄孫
從堂侄曾孫
從堂侄玄孫
伯叔父
堂侄曾孫
堂侄玄孫
侄玄孫
親屬稱謂表5-1:近代、現代漢語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堂伯叔
曽祖父
從伯叔祖父
族伯叔父
-
-
-
-
-
伯叔曽祖父
堂伯叔祖父
從伯叔父
族侄
族侄孫
族侄曾孫
族侄玄孫
伯叔祖父
堂伯叔父
從兄弟
從侄曾孫
從侄玄孫
伯叔父
堂侄曾孫
堂侄玄孫
侄玄孫

從孫爭議

三國志·魏書·文昭甄皇后傳》:取後(指甄皇后)亡從孫黃【甄黃】與合葬,追封黃列侯,以夫人郭氏從弟惪為之後,承甄氏姓,封惪為平原侯,襲公主爵。 [4] 
·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李淳風敬播令狐德棻等《晉書·列傳第九·荀顗(yǐ)傳》:“(臨淮縣康公)顗【荀顗】無,以從孫徽【荀徽】嗣(臨淮縣公)。中興初,以顗玄孫序【荀序】為顗後,封臨淮(縣)。”
唐·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李淳風、敬播、令狐德棻等《晉書·列傳第十二·王浚傳(子濟)》:“(東晉太元二年(377年),(東晉烈宗孝武皇帝司馬曜興滅繼絕,封(博陵郡元公)沈【王沈】從孫道素【王道素】為博陵(郡開國)公。”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徐汝讓欽寰,大司空拭之【徐拭之】從孫。”
參考資料
  • 1.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古代文化常識》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古代文化常識》_西倫斯_新浪博客[引用日期2015-02-26]
  • 2.    《三國志·魏書·文昭甄皇后傳》:取後亡從孫黃與合葬,追封黃列侯,以夫人郭氏從弟惪為之後,承甄氏姓,封惪為平原侯,襲公主爵。
  • 3.    甄黃是甄皇后的從孫,可知甄皇后是甄黃從祖的姐妹,為祖姑。
  • 4.    陳壽 撰,裴松之 注,楊耀坤、揭克倫 校.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巴蜀書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