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2024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是2024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作    者
葛兆光 主編
出版時間
2024年4月
出版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2224933
開    本
32 開
裝    幀
精裝
內容簡介
凝聚二十幾位學者的“激情·野心·才華” 講述三百萬年“全球·人類·文明”的故事
世界和中國文明的起源到底是怎樣的故事?青銅冶煉與鑄造、農業與各種食物的起源和傳播、文字的發明和使用,這些勾勒出一幅全球史的初步圖景。交通的便利、物質的需求、信仰的傳播和文明的比賽,漸漸打破地球上的各種族羣、國家、文化的疆界。
隨着時間的推移,經歷羅馬帝國、匈奴與漢帝國的時代,經歷拜占庭、伊斯蘭大食和大唐鼎立的時代,經歷把歐亞大陸幾乎連成一片的蒙古時代,這種聯繫越來越密切。
現代人想象不到,古代各國之間物質交流有多麼頻繁。每一種商品在它的實用價值背後,都有其他政治、社會與文化元素。人類之間的全球聯繫,特別是經濟聯繫,已經是構成這個世界的基本要素,也是大勢所趨。
宗教信仰往往是超越國家或王朝的。之所以有這種超越國家的信仰,其實是因為“東海西海,心同理同”。因為人類有共同的恐懼,所以會採取差不多的信仰,或者是差不多的方法,“心有靈犀一點通”,這些信仰和方法就會互相傳播,各自發展。
歷史研究者關注到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這是全球史和過去傳統的世界史一個不同之處。在漫長的歷史中,看上去人類逐漸改造了自然,但實際上自然也在不斷報復人類。
世界一體化、全球化之路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近代歐洲霸權也從這裏開始,原本是近代歐洲才萌發的地方性文明規則和價值觀念也從這裏開始,成為全球的、普遍的和強勢的文明規則與價值觀念。
我們應該有世界公民的意識,這就是全球史的意義。全球史的意義,最重要的還是以“文明史觀”來取代“政治史觀”,第一要改變“歐洲中心”的立場,第二要取代“國家本位”的形式,第三要取代以“政治史”為主的寫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