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得勝村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檜溪鎮下轄村)

鎖定
得勝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檜溪鎮,屬於山區。距離鎮10.00公里,國土面積17.70平方公里,海拔892.00米,年平均氣温21.00℃,年降水量77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
該村東鄰永勝,南鄰細沙,西鄰團結,北鄰金沙江。轄滾子坡等 16個村民小組。 [1] 
中文名稱
得勝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檜溪鎮
電話區號
0870
郵政區碼
657300
地理位置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檜溪鎮
車牌代碼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檜溪鎮
行政代碼
53062510220

得勝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950.00畝(其中:田360.00畝,地4590.00畝),人均耕地1.50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9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5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7畝,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6485.00畝。

得勝村基礎設施

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23户通自來水,有86户飲用井水,有273户還存在飲水困難(佔農户總數的52%)。有502户通電,有2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317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96%、 0.3%和60%);安裝固定電話和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88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79户(分別佔總數的17%和15%)。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碼頭10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2畝,有效灌溉率為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29畝。
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1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5户。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2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5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得勝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1.00萬元,畜牧業收入13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55頭,肉牛18頭,肉羊130頭); 林業收入4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9.00萬元, 工資性收入3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0人,在省內務工100人,到省外務工50人。

得勝村特色產業

村裏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8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28%。該村發展魔芋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得勝村人口衞生

全村現有農户520户,共鄉村人口2046人,其中男性1087人,女性959人。其中農業人口2041人,勞動力1200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4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 距離鎮衞生院10.00公里。

得勝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該村距離中學10.00公里。全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52人,中學生30人。

得勝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得勝村人文地理

得勝村位於檜溪鎮東南部,全村面積18.8平方公里,地形以金沙江直上至成牆巖呈階梯分佈,與四川渡口鄉隔江相望,地勢險要,礦產資源豐富。解放前因各勢力爭奪,革命鬥爭激烈,均以勝利告捷,故名為得勝。革命武裝永昆支隊即誕生於此,當地百姓均稱為老革命根據地。境內居住着漢、彝、苗、白四族人民,民風淳樸濃厚,每年的苗族同胞花山節,彝族彝年熱鬧非凡,人民勤勞智慧,各民族和諧發展。

得勝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32人,黨員中男黨員28人,女黨員4人。 團員65人。

得勝村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人多地少,文化素質低,科技意識差;二、基礎設施脆弱、交通不便、各項投入少;三、環境衞生差,人們生活水平低,無經濟來源;四、生產生活困難,無產業結構支撐;五、醫療衞生條件差,村完小學校舍簡陋;六、生產生活用水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大力發展支柱產業,在5年間,發展蔬菜350畝、花椒1200畝、核桃900畝、板栗300畝、魔芋600畝,增加農民收入;二、2年內,建好檜得公路的橋洞、檔牆、保坎,解散交通不便;三、力爭在近3年間修建得勝衞生室,小學校舍;四、爭取牛欄坪、下漆樹灣、木枯小組的田間治理溝渠工程;五、2年內解決我村未搞的自然村的人畜飲水。
參考資料
  • 1.    資料  .雲南那數字鄉村[引用日期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