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鳳波

(天津市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教授)

鎖定
徐鳳波,學歷 博士天津市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教授 二級學科 有機化學 所在單位 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文名
徐鳳波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南開大學
職    稱
副教授
學位/學歷
博士

徐鳳波人物簡介

徐鳳波 性別 男 出生日期 1966-01-15 籍貫遼寧省。

徐鳳波人物生涯

徐鳳波 徐鳳波
畢業院校 南開大學
[1] 
1988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
1988-1990年在長春白求恩醫科大學任助教工作。
1990-1993在南開大學元素所攻讀碩士。
1993-1997在南開大學元素所任講師工作。
1997-2001在南開大學元素所讀在職碩士。
2001-至今在南開大學任副研究員。
基礎研究:超分子化學分支領域分子識別與分子開關研究
1  三價膦及N-雜卡賓熒光金屬絡合物的合成、結構和分子識別行為。
將三價磷、N-雜卡賓受體單元同蒽熒光團有機地結合起來,設計合成出蒽環通過不同間隔基團與三價膦及N雜卡賓受體相連的熒光分子化合物。利用它們進一步同金屬離子反應研究,合成出各種結構新穎、性能獨特的金屬絡合物,進一步研究了它們對於中性分子客體的熒光識別性質。(詳細內容)
2  通過N-雜卡賓絡合金屬形成的金屬冠醚的合成、結構和分子識別行為。
3  含熒光團杯芳烴化合物的合成、結構和分子識別行為。
應用研究:超高效綠色農獸藥技術研究
1 超高效綠色殺蟲劑農藥-甲氨基阿維菌素
我們的技術產品迅速在國內外得到推廣,紛紛被國內各省區和周邊國家列為綠色食品專用產品,僅中試產品已經給企業創造了上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時在上萬公頃農田,推動着綠色農業向前發展。隨着各廠家擴大產量,將會來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技術通過天津市科委鑑定,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 超高效綠色藥物-馬克菌素、乙酰菌素,國內空白玉米田苗後除草劑-環己烯酮系列產品正在研究中。
研究成果
2000年優秀教師二等獎。
2001年獲得校級優秀共產黨員
2001年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超分子有機化學,編號:ZR2001-1-005
2002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甲基胺阿偉菌素苯甲酸鹽合成技術,編號:2002JB-2-009
2004年原博士論文“含蒽熒光團雙膦金屬絡合物的合成、結構和熒光開關效應“榮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並獲天津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近幾年已經三次在學校崗位聘任評比中獲校級優秀。
2000年以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6篇,SCI檢索36篇,影響因子大於3.0文章8篇,代表性論文如下。
1 Bimetallocyclophanes formed by p-p stacking interaction approach and  fluorescent chemosensing behavior, Organometallics, 2004, 23, 632-634.
2 Formation of the Fluorescent Complexes[(carbene)2MII(CN)2] (M ) Ni, Pd, Pt by C-C BondCleavage of CH3CN,Organometallics, 2004, 23, 610-614.
3 A N-P Coordinating Group in a New Bidentate Ligand as a Fluoroionophore for Group 11 Metal Ions; the endocyclic-exocyclic Metal Transition and Spectral Variations in Molecular Switch,. Organometallics, 2003, 22, 633-640.
4 The Calix-Shaped Metallocyclophane [Rh{9,10-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nthracene}(CO)Cl]3 and Its Solution Behavior, Organometallics, 2002, 21, 4894-4896.
5 A New Anthr-aceno -Diphosphine-Silver(I) Complex and Molecular Light Switch Effect, Organometallics, 2000, 19, 2658-2660.
6 A Luminescent Silver(I) Carbene Stair Polymer, Organometallics., 2003, 22, 309-314.
7 Heterobimetallic Pt(II)-M(I) (M=Cu, Ag) eight-membered macrocyclic complexes with large-bite P,N-ligand bridges, Dalton Trans., 2003, 1551-1557.
8 First heterobimetallic seven-membered macrocycle complex with a Fe(0)→Cu(Ⅰ) donor-acceptor bond, Organometallics, 2001, 20, 412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