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逸樵

鎖定
徐逸樵(1898~1989),原名頌薪,浙江諸暨化泉鄉黃坂陽人。 [2]  早年留學日本,1937年後任國民黨第二十集團軍秘書長,第三十一集團軍政治特派員,陝西省立政治學院院長,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訓練處處長,國民黨政府駐日本軍事代表團顧問。1949年辭職,在日本從事歷史研究,同時為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和祖國和平統一事業做了許多有益工作。1978年回國定居,曾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1]  1989年9月30日卒於北京。 [2] 
中文名
徐逸樵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諸暨化泉鄉黃坂陽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89年9月30日
原    名
頌薪

徐逸樵人物生平

徐逸樵(1898~1989),原名頌薪,浙江諸暨化泉鄉黃坂陽人。父尚書,舉人出身,曾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教師、台州師範學校校長,治學謹嚴,對徐逸樵影響很深。徐逸樵5歲入本村私塾,6歲進貞惠小學,12歲赴杭州就讀商科、農科學校,17歲畢業於諸暨中學。民國7年(1918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高等師範。民國13年(1924年)春回國,先後在浙江省立法政專門學校、上海法政大學、浙江省立嚴州中學任教。民國22年(1933年),應教育部長王世傑之邀,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長。民國25年(1936年),赴英、法、德、意、蘇聯等國考察教育。民國26年(1937年)後,任國民黨二十集團軍秘書長、政治部主任,三十一集團軍政治特派員。民國29年(1940年),創辦陝西省立政治學院,任院長。民國33年(1944年),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訓練處長。民國35年(1946年),任國民政府駐日本代表團顧問。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辭去駐日本代表團顧問職務,潛心於日本歷史的研究,並積極投身於中日友好和邦交正常化活動。1960年,正值國家困難時期,毅然將幼子送回國內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1978年8月,回國定居。離日前,將長期保管的亞東協會東京分會會址大批房地產和現金,主動贈予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回國後,又將在海外收集的宮廷珍品,無償捐贈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又將家鄉祖傳房產贈給當地中學,並捐贈人民幣5萬元,設立諸暨中學徐逸樵獎學金,以鼓勵鄉梓後學。晚年精心整理日本史稿。1989年9月30日卒於北京。 [2] 

徐逸樵人物事蹟

徐逸樵立志教育興國

徐逸樵5歲時,由家人送入本村私塾;6歲進貞惠小學。12歲時,辛亥革命爆發,他勇敢地剪掉辮子,離開家鄉,到杭州就讀商科學校,後轉讀農業學校,結識了後來的農業專家周汝沆和茶葉專家吳覺農。17歲畢業於諸暨中學(原諸暨縣中學堂)。兩年後他與虞紹棠等四位同學跟隨校長邊甘棠先生遠涉重洋,赴日本留學,尋求教育興國的道路。 [1] 
徐逸樵始到東京,就讀東亞預備學校,一年後考取東京高等師範官費生,主修教育和英語。在6年求學時間裏,他對日本社會初有了解,特別是當時常常遇到蔑視中國、污辱中國人的行為,使他憤恨不平。他結識了陳望道、雷震、湯恩伯等人,雖然日後彼此間趨舍異路,但就個人交誼而論,卻都不失為他終生的摯友。 [1] 
1924年春,徐逸樵回國投身教育事業。從1928年起,徐逸樵逐步走向了他一生中最活躍的時期,在上海法政大學政治系任課,講授有關社會思想的課程。他常常到內山書店和伊文思書局購買這些方面的最新書籍,一個學期後,經過對教案的整理,編著出版了《社會思想史ABC》一書。稍後由雷震介紹,徐逸樵便到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訓練部任職。初到訓練部,他幻想能為孫中山先生實現三民主義思想而有所作為,但事實上,所謂的訓練部,部長常常易人,部中既無訓練計劃,也乏訓練實績。失望之下,他再次轉向教育,出任建德縣省立嚴州中學校長。 [1] 
在中央黨部訓練部工作時,徐逸樵編寫了一套高、初中公民教科書,共六冊(其中高中的第二、三冊是與他人合編的),分別在1931年、1932年由上海世界書局出版,使用了8年之久,謂之《徐氏公民》。為此,民國政府教育部特聘他為中學課程標準編訂委員。1933年教育部長王世傑邀請他擔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長,負責民眾教育、體育和文物保護工作,後又兼第三科電化教育科科長。在這裏他將全部精力投入教育工作,並和雷震合力創辦行健中學;他受四川省主席劉湘的邀請,入川邊山區考察教育情況;他遠行歐洲德、意、蘇、法等國,考察那裏的教育以及有關青年訓練的工作……直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 

徐逸樵“政治工作向徐逸樵看齊”

1937年盧溝橋抗日戰爭爆發後,徐逸樵決定投筆從戎,報效國家。當時,湯恩伯想用共產黨人的辦法治理軍隊,於是來找徐逸樵,請他擔任國民黨第二十軍團秘書長,在軍隊中開辦軍政幹部訓練班,這樣,徐逸樵辭去教育部工作,從南京、開封等地招選了一批青年學生來到許昌。 [1] 
湯恩伯親自掛帥做訓練部主任,蔡劍鳴做教育長,徐逸樵做總教官。訓練班的主要任務是為二十軍團培訓軍政幹部,提高軍隊的思想素質,同時開展瓦解日軍的宣傳工作。徐逸樵運用他對日本的研究和了解,有針對性地用日語書寫許多宣傳品,再加上一些由政治部第三廳郭沫若處運來的宣傳品,由學員們偷偷地送進日本軍隊裏。第二年國民黨軍隊取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勝利,從戰場上俘獲日本兵的衣袋裏,翻出了訓練班散發的瓦解敵人軍心的傳單。此事報到蔣介石那裏,蔣當即提出“要見見徐先生”。就在這次接見中,蔣介石親筆寫下委任狀:“任命徐逸樵同志為第三十一集團軍政治部主任”,要求“全軍的政治工作向徐逸樵看齊”。 [1] 
在以後抗日戰爭的幾年裏,徐逸樵相繼擔任過國民黨重慶中央大學指導員、國民黨陝西省立政治學院院長、國民黨豫魯蘇皖邊區黨政委員會委員、國民黨冀察戰區黨政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等職,活躍於川、陝、冀、豫地區,從事的主要工作為培訓軍政幹部和宣傳。他當時的想法就是一個:要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中國的軍隊必須提高素質,嚴明紀律,加強戰鬥力。抗戰勝利前夕,他離開了軍隊,到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任訓練處處長。 [1] 

徐逸樵潛心研究中日關係

1929年10月,徐逸樵和友人在南京發起成立日本研究會———當時中國主要研究日本的團體,請戴季陶做會長,許壽裳和陳大齊做副會長,實際工作則都由他們自己承擔,劉百閔負責總務,徐逸樵負責出版。最初辦的是三日刊,版面四開,後來改為月刊《日本評論》。此外還出版不定期的小冊子,介紹日本的歷史、社會、人物,評論時局,曉以利害,眼光鋭敏,筆鋒犀利。不久便取得了宣傳抗日的良好社會效果,他的文章收入《抗戰言論集》中,後又為巴黎中國共產黨辦的《救國日報》轉載,引起了各界(包括日本人)的注意。1935年他們又創辦了“中國新論社”,編髮月刊《中國新論》及《非常時期叢書》,均由世界書局出版,一直持續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 [1] 
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張羣應蔣介石的要求,邀集對日本素有研究的王芸生、王芄生、雷震、徐逸樵等人士,召開“對日善後問題座談會”。會議分兩次進行,均由徐逸樵記錄並整理成文,交張羣轉蔣介石。這樣徐逸樵又開始了更深一層的對日研究。 [1] 
在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夕,徐逸樵毅然脱離了國民黨,埋頭於日本歷史的研究中。他從中、日、朝三國古文獻中尋覓文字記載;從民族學、語言學、考古學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他北上北海道,深入蝦夷人的居住地,又南下到日本列島的西南島嶼探尋古蹟,“就像從泥沙中淘金一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日本古代史和中日關係史的真面目,提出了一整套獨特的見解。他的著述《先史時代的日本》(原名《日本原始古代史論考》),一直到他去世都在不間斷地補充修改,後經中國著名日本史研究學者汪向榮整理,1991年由三聯出版社出版。 [1] 

徐逸樵主要作品

徐逸樵主要作品有《徐氏公民》《先史時代的日本》(原名《日本原始古代史論考》)等。 [1] 
參考資料